英汉句法对比在口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6-10-10 01:57王京京王军霞于丽丽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后测英汉口译

王京京,王军霞,于丽丽

(燕京理工学院,河北 三河 065201)



英汉句法对比在口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王京京,王军霞,于丽丽

(燕京理工学院,河北 三河065201)

以负迁移理论为基础,选取非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共68人为实验被试,将英汉句法对比在口译教学中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英汉句法对比教学能够更显著地提高学生口译的语言差异意识;实验组对英汉句法对比教学持有积极的态度。旨在对提高大学生英汉语言差异意识的口译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

英汉语言;对比教学;句法差异意识;负迁移;实验研究

国内的英汉对比研究主要以美国的理论为基础。根据刘重德的观点,1977年至今,英汉对比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1990年后,英汉对比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包括连淑能(1993),潘文国(1997),许余龙(2002)和刘宓庆(2006)等研究者的专著。通过对2000年后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论文的整理,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方法以描述分析为主,实证研究为辅,实证研究以共时性的调查为主,以历时性的跟踪调查为辅。学生的口译能力应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多数研究只是把学生的口译能力当作结果来研究,做一次性的调查和分析。这样做不能很好地运用英汉对比分析成果来优化不断发展的口译教学。Thomason (1981) 认为负迁移现象明显存在于句法层面(转引自Odlin, 2001),因此本研究尝试以六类英汉句法对比分析和负迁移理论为基础,采用学生最新的口译语料,来分析英汉句法对比对口译教学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1.1研究问题

(1)两组前测中的句法负迁移数量可能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经过英汉句法对比教学,两组后测中的句法负迁移数量是否出现了显著差异?

(2)实验组对英汉句法对比教学的态度是什么?

1.2实验被试

选取笔者所在的燕京理工学院本科一年级的两个班级(大学英语分级教学A班)学生共68人作为实验被试。采用英汉对比教学方法教授实验组,使用传统方法教授控制组。开始时,两个组的人数分别为34人。

1.3实验工具

两次口译测试:两次口译测试间隔一年。测试内容为20组口译句子,包含6种句法。关于态度问卷设计的理论出发点:加德纳 (1985) 认为态度是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个人以何种程度积极地参与到所学内容中(转引自Kristin,2002)。根据他的观点,实验组学生对英汉对比教学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基于该理论和教学实践设计了英汉对比教学的态度问卷。

2 实验过程

2.1前测

学生在15分钟内完成20组口译句子,进行录音。之后,笔者搜集前测中的句法负迁移现象。

2.2英汉句法对比教学过程

笔者在实验班采用了英汉对比教学的方法。每类句法差异的教学周期为两周。在第一周的课上,利用30分钟和学生讨论一个新内容。在第二周的课上,利用10分钟分析并讲解学生测验和作业中的典型问题。每一个差异的教学共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呈现新差异,与学生讨论新差异,学习学生之前的语料,教师对学生测验语料进行讲解,教师搜集典型负迁移问题供下次课上讨论。在控制班,教师采用了传统翻译教学方法,包括具体语言形式和知识点的讲解。

2.3后测

在一年的对比教学后进行,要求同前测。

2.4数据收集与分析

利用Excel 和SPSS(17.0)进行了数据搜集和分析。问卷采用了5分制测量方法,每题后有5个选项:①完全不同意;②基本不同意;③不确定或说不清;④基本同意;⑤完全同意。态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认知、情感、行为。 测试中6类句法差异的类型为形合和意合,主谓结构与话题评论结构,静态和动态,非人称主语与人称主语突出,被动与主动,右分支与左分支结构。

前后测的等值性,被试的同质性,衡量标准的一致性,以及基于概念的问卷设计保证了研究的客观性和可信性。

3 结果和讨论

3.1结果

3.1.1验证假设一

表1两组前后测六类句法负迁移的频率对比

组别测 试123456整体实验组控制组前测:O18428100879734430后测:O3181073435714215O1-O3661827444020215前测:O280359976101294后测:O4403196588324332O2-O440431818588

(注:O1和O3,O2和 O4表示两组内部前后测的句法负迁移数量。O1-O3和 O2-O4分别表示在两组内部,与前测相比较,后测在句法负迁移数量上的减少量)

与前测频率相比,两组在后测中的句法负迁移数量都有所减少。为了验证两组内部的进步是否显著,笔者进行了独立样本测试,得出以下数据:

表2实验组前后测独立样本T值测试数据

类别测试人数平均值标准差T值六类前测后测343412.6476.3241.8811.249.000

* P<.05 ** P<.01 *** P<.001

6类句法差异的T值小于0.001,因此,实验组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表3控制组前后测独立样本T值测试数据

类别测试人数平均值标准差T值6类句法前测后测343412.3539.7651.8071.558.000

* P<.05 ** P<.01 *** P<.001

整体的T值等于0.000,可以得出控制组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两组内部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研究问题(1)得到了肯定的结果:即经过学习,英汉句法对比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分别提高了实验组和控制组口译中的句法差异意识。

实验进一步研究了实验组和控制组,到底哪个组学生进步更明显,见表4。

表4两组后测独立样本测试T值

类别测试人数平均值标准差T值6类句法前测后测34346.3239.7651.2491.558.000

整体的T值为0.000. 因此,在后测中,实验组取得的进步更加显著。研究问题(2)也得到了肯定的结果,即两组前测中的句法负迁移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经过英汉句法对比教学,两组后测中的句法负迁移数量出现了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假设一是成立的,即使用了对比教学的实验组进步更加显著。

3.1.2验证假设二

假设实验组取得的进步更加显著,实验组学生对这种英汉对比教学方法持有更积极的态度。

表5实验组对英汉对比教学方法的态度

类别题号满分单项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整体平均值认知1,2,31513.881511情感4,5,61510.8214841.06行为7,8,9,102016.352010

从表中可以看出单项平均值和整体平均值都超过了总分值的半数,这表明实验组对这种英汉对比教学方法持有积极的态度,因此,假设二是成立的。

3.2讨论

经过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两组都取得了进步。大学口译教程中的汉英翻译学习,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对于长难句的讲解,学生的语言差异意识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表现在后测中的句法负迁移数量显著地减少。但是,实验组的进步更加显著,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1)6类句法差异的选择是有针对性的。作者先收集了学生写作语料中的负迁移现象,包括了句子缺少连接词,主题突出,过多使用第一、二人称做主语的句子,多动词句子,缺少被动句和从句,句式单一等。在此基础上,笔者确定了6类句法差异教学内容。

(2)教师在对比教学中使用了反馈的方法。笔者搜集了学生课堂测验和作业中的负迁移现象,记录下每一部分学生的进步情况和问题,并将典型问题作为下次课堂讨论内容,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3)教师采取了鼓励式的教学方法。教师鼓励实验组学生学以致用,不怕犯错误,并乐于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此外,进步大的学生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笔者利用了有针对性的衡量方法,即Odlin(2001)对于负迁移现象的分类方法,包括生成不足(回避现象)、过分生成、表达错误和理解错误这四类 (Odlin, 2001)。之前的研究主要采用两种衡量方法。一是五点计分方法,对每一个句子进行打分,这样做缺乏针对性。因为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可能是学习了某一个具体语言点的结果,而不是因为注意到了英汉句法差异。二是只收集学生语料中明显的负迁移现象,而忽视了学生的回避策略。

(5)学生和教师的相互合作。学生并不知道对他们进行教学实验。但是,如果学生不努力,老师的教学设计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4 结 论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使用英汉对比教学的实验组进步更加显著,他们对这种教学方法持有积极的态度。在方法上,遵循了时间的适宜性与句法对比的适量性,每一部分实施的系统性以及衡量的针对性。英汉对比教学对语言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许余龙(2002)认为对比分析的应用需要语言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纠正学生的迁移错误。也就是说,语言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汉对比理论水平。此外,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应该密切配合老师的教学,包括认真对待教授内容,参与课堂讨论,学以致用等。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1]Kristin, H. C. Youth and the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 An investigation of attitudes [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2002,35 (3): 320-332.

[2]Odlin, T. Language Transfer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3, 37-41,162.

[3]Usoro, A. Attitude as a factor for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global planning [J].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00(07):58-64.

[4]高远. 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5]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6]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7]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8]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On Experimental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Syntactic Contrast in Interpretation Teaching

WANG Jing-jing, WANG Jun-xia, YU Li-li

(Y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anhe 065201,China)

Based on negative transfer theory,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syntactic contrast in Interpretation Teaching is carried out by taking 68 non-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yntactic contrast teach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differences awareness of interpreta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olds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syntactic contrast teaching. The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interpreting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differences awarenes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nglish and Chinese, syntactic contrast teaching; language differences awareness; negative transfer; experimental study

2016-04-28

该校课题“基于情景教学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究”(编号:2010023090)的研究成果之一。

王京京(1986-),女,辽宁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教学与研究。

H319.35

A

1673-0496(2016)03-0073-03

10.14079/j.cnki.cn42-1745/tv.2016.03.023

猜你喜欢
后测英汉口译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