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大煤沟组7段油页岩低放射性控制因素

2016-10-10 04:26张云鹏李永红杨海星党洪量
现代地质 2016年4期
关键词:暗色层段油页岩

郭 望,张云鹏,李永红,姜 亭,杨海星,党洪量

(1.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2.青海煤炭地质一0五勘探队,青海 西宁 810007;3.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韩城 715400;4.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青海 西宁 810001)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大煤沟组7段油页岩低放射性控制因素

郭望1,张云鹏1,李永红2,姜亭1,杨海星3,党洪量4

(1.中国地质调查局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 西安710054;2.青海煤炭地质一0五勘探队,青海 西宁810007;3.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韩城715400;4.青海省地质调查局,青海 西宁810001)

以探讨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大煤沟组7段(J2d7)油页岩低放射性的控制因素为目的,选取鱼卡地区典型井目的层段的油页岩和暗色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测井资料及含油率、有机地球化学、X射线衍射、元素地球化学等岩心测试分析资料,对二者的组构、水体介质条件、放射性物质供给特征及其与岩石放射性的关系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暗色页岩段相比,油页岩整体具有低的自然GR值,具有高的含油率、有机质丰度及沉积期还原性较强水体介质条件,具有较低的黏土矿物含量及沉积期母岩区较弱的风化程度。初步分析得出,有机质富集及贫氧水体介质条件对于区内油页岩的低放射性无明显影响,而古气候条件由温湿到逐步干热,导致陆源黏土矿物及放射性物质输入有限是油页岩低放射性形成的关键。

大煤沟组7段;油页岩;低放射性;有机质丰度;风化作用;古气候;柴达木盆地北缘

0 引 言

油页岩,一种潜力巨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多具有高有机质丰度(主要指TOC)和高放射性(主要指自然GR值,以下称为GR)的特征,没有严格的地质和化学上的定义,任何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现今认为具有商业数量石油(一般认为含油率>3.5%)的岩石均可认为是油页岩,包括黑色页岩、沥青页岩、碳质页岩及碳酸盐岩等细粒沉积岩[1-7]。在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以下称“柴北缘”)中侏罗统大煤沟组七段(J2d7)油页岩进行调查评价中发现,其GR值整体低于与其整合接触的暗色页岩的GR值,但其TOC仍不低,类似的低放射性细粒沉积岩在我国吐哈盆地中侏罗统三间房组[8],土耳其Ankara地区Hirka组[1],美国Montana西南地区Phosphoria组[9]等地区地层中均有发育。高GR为识别油页岩等富有机质细粒沉积岩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区内油页岩低GR形成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为油页岩等细粒沉积岩的有效识别及分布预测提供参考。

GR值反映岩层内自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主要为U-238,Th-232,K-40)原子核衰变过程中放射出来的伽马射线的强度。沉积岩中放射性的原生矿物含量很少,主要是吸附来自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次生放射性物质[10]。由于有机质及其富集环境一方面能够促使放射性元素,主要为U,从水介质中沉淀下来,另一方面有利于黏土矿物等细粒强吸附体的发育,因而形成了一种相对简化的模型,即认为一般情况下,TOC与GR二者大体具有正相关性[11-13],油页岩往往由于富有机质而被认为具有高GR响应[14]。

但是,上述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某些特定的高TOC岩石并不具有高GR特征,如腐殖煤,而且曾有学者明确提出,除了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的类型、成熟度对于放射性物质的吸附也有一定的影响[15-16]。其次,有机质、黏土矿物等细粒强吸附体何者为吸附放射性物质的主控因素以及二者是否伴生分布目前仍有争论[10,13,17]。此外,多数研究专注于吸附体及水体氧化还原等介质参数特征,而较少将同时期放射性物质的供给程度考虑在内。

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具对比性,本文依据含油率>3.5%的标准大致将区内的油页岩与暗色页岩段划分开来,通过详细分析二者组构的变化,推导对应的水介质参数及放射性物质供给变化,而后结合沉积、构造及气候资料,对研究区J2d7油页岩低放射性的控制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柴北缘西起阿尔金山前,东至德令哈凹陷大浪—土尔岗构造带的东段,北界为祁连山前深大断裂,南界为鄂博梁南缘—陵间断裂—黄泥滩断裂—埃姆尼克山南缘深断裂与盆地中央坳陷带分界,面积约33 400 km2(图1)。在早侏罗世末期—中侏罗世初期,区域构造应力由拉伸转变为挤压,沉积中心迁移至鱼卡凹陷—大煤沟一带。中侏罗统大煤沟组四至七段(J2d4—J2d7)即为该时期沉积的产物,自下而上发育有低位-高位体系域的整个沉积过程,区内低GR油页岩主要赋存在浅湖-半深湖相的J2d7上部地层中[18-20](图2),在大煤沟及鱼卡地区最为发育,具有发育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品质好的特征。本文即选取鱼卡凹陷J2d7油页岩进行着重分析。

图1 研究区位置图Fig.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图2 柴北缘目的层段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演变柱状图(引自杨平等[18]、马新民等[20],有修改)Fig.2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 of sediments for target interval, Northern Qaidam Basin (Modified after Yang Ping et al[18] and Ma Xinmin et al)

野外露头及钻井岩心观察结果(图3)显示,J2d7段油页岩普遍以灰褐色为主,岩性致密细腻,频繁发育不等厚的灰白色泥灰岩(夹)层,页理极为发育,具油质感,有沥青味,具良好的荧光显示,新鲜样品易燃,具贝壳状断口,较坚硬,易破碎,风化后成薄片状。

2 样品与实验

图3 研究区油页岩基本特征Fig.3 Characteristics of oil shale in the study area

选取资料相对齐全的Y-1Y井进行样品测试分析。该井位于鱼卡地区北部,全井段取心,经过详细的岩心归位,有效降低了岩心归位偏差造成的测井数据与样品不对应。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初步观察,选取目的层段为220.00~275.00 m,其中,褐色页岩段为有利的油页岩发育段,深度为220.05~235.70 m,控制间隔约0.30 m密集采样,其余为暗色页岩段,控制间隔约0.80 m采样,共采集样品97个。

所有样品均进行含油率分析以划分油页岩段与暗色页岩段,而后选取典型样品进行有机地球化学、X射线衍射及元素含量等常规分析,均为常规测试项目,具体步骤不再赘述,在此仅明确测试结果来源。含油率测试由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完成,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由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X射线衍射及元素含量测试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完成。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图4 Y-1Y井目的层段有机地球化学综合柱状图Fig.4 Synthetic histogram of geochemical attributes of target interval for well Y-1Y

含油率及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目的层段含油率为1.30%~11.50%,TOC为3.81%~17.17%,其中220.22~239.00 m的含油率较高,主体为3.60%~11.60%,均值为6.33%,达到油页岩标准,划为油页岩段:239.00~275.00 m含油率相对较低,为1.30%~5.30%,均值2.62%,划为暗色页岩段。结合GR曲线(图4)可得,油页岩段的GR值整体明显低于含油率及TOC均较低的暗色页岩段的值,具体范围分别为55~120 API、88~158 API,均值分别为80 API、129 API。元素分析结果并未表现出完全与之吻合的特征(表1),油页岩段的U、Th含量均大于暗色泥岩段的值,与GR变化趋势相悖,具体范围分别为,U含量3.0×10-6~6.7×10-6、3.6×10-6~4.2×10-6,Th含量14.5×10-6~25.8×10-6、11.9×10-6~18.7×10-6,均值分别为5.0×10-6、4.0×10-6,19.9×10-6、15.0×10-6;K含量相对较小,与GR较符合,具体范围分别为1.0%~1.9%、1.8%~2.5%,均值分别为1.5%、2.0%。单从已有样品的放射性元素特征推断,油页岩段的低放射性可能由K较少造成的;然而,考虑到样品个数有限,对于放射性元素的特征并未完全反映,该井又缺少能够连续记录各放射性元素含量变化的NGS曲线,故选取与之邻近的柴页1井作为参考(图5),其油页岩段为1 922.00~1 930.05 m,GR值偏低明显,为61~96 API,均值仅为75 API;下部暗色页岩段的GR值为66~166 API,均值高达129.32 API。放射性元素方面,与Y-1Y井元素含量测试结果不同,除个别高值外,如1 926.00~1 927.00 m段,该井油页岩段的U、Th、K值整体均小于暗色泥岩的值,具体范围分别为,U含量0.45×10-6~3.06×10-6、1.21×10-6~4.86×10-6,Th含量8.00×10-6~16.45×10-6、9.56×10-6~20.06×10-6,K含量0.83%~1.94%、0.96%~1.90%,均值分别为1.42×10-6、3.16×10-6,10.43×10-6、14.26×10-6,1.19%、1.43%,与GR变化趋势一致,尤以U含量变化最为显著,后者为前者2倍之多。由此认为,区内油页岩的低放射性应当主要是由U元素较少所致,Th、K元素偏低亦有一定影响。

表1 Y-1Y井目的层段部分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及相关判识参数

注:*K含量为通过K2O计算而得的摩尔质量百分比。

图5 柴页1井目的层段放射性测井曲线(引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年报,2013,有修改)Fig.5 Radioactivity logging data of target interval for well Chaiye1 (Modified after 2013 Annual report, Oil and Gas Survey, CGS)

3.1组构特征及其与放射性的关系

油页岩主要由有机质以及黏土矿物、陆源硅质矿物(石英)、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物质组成,另外还包括少量长石、重矿物(黄铁矿、菱铁矿)等。

3.1.1有机质

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油页岩段的有机质丰度整体高于页岩段的值,分别为3.8%~17.2%、4.4%~7.8%,均值分别为9.8%、5.9%(图4)。二者类型差异较大,油页岩段以Ⅰ—Ⅱ1型有机质为主,反映沉积期湖泊水体中的藻类等浮游生物发育;暗色页岩段有机质则以Ⅱ2型占绝对优势,反映沉积期陆源高等植物供给相对丰富。有机质成熟度差异不大,油页岩段的Ro为0.40%~0.41%,略低于暗色页岩段的Ro(0.43%~0.44%),但二者均为未成熟-低成熟阶段。

3.1.2矿物质

依据X射线衍射结果(表2)得出,油页岩段与暗色页岩段的矿物质组成具有明显差别,除个别异常值外,如S15、S46,油页岩段整体具有较高的碳酸盐矿物含量及较低的石英和黏土矿物含量。其中,具体的黏土矿物组分有所差别,油页岩黏土矿物类型以富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贫伊/蒙混层、绿泥石为特征,暗色页岩段黏土矿物类型则以富伊/蒙混层、高岭石、伊利石,贫蒙脱石、绿泥石为特征。

表2 Y-1Y井目的层段主要矿物含量及黏土矿物含量

注:*括弧内为换算后的绝对含量。

相比暗色页岩段而言,油页岩段的低GR值对应较高的TOC、碳酸盐矿物含量和较低的石英及黏土矿物含量(图6),但各组构对于GR的影响方式是有所差别的。石英本身吸附放射性物质的能力相当有限,油页岩段石英含量的减少反映沉积期的湖泊水体以湖侵水进为主,同期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减少,必然包括陆源放射性物质的输入也一定程度降低,故形成低石英含量、低GR的油页岩段。碳酸盐矿物本身的吸附能力也极为有限[10,21],其含量的变化与陆源碎屑的输入往往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进而形成高碳酸盐含量、低GR的对应关系。因此,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含量的增大和石英等陆源硅质碎屑含量的减小对于油页岩的低放射性主要为间接影响。

图6 Y-1Y井目的层段GR值及主要组构含量Fig.6 GR value and main constituent content of target interval in well Y-1Y

有机质本身具有较强的吸附性[10],TOC高值的油页岩段整体未显示高的GR值,且二者的成熟度接近,说明有机质丰度及成熟度对油页岩低GR的形成无明显影响。有机质类型对于放射性的影响仍有争论,部分学者认为,偏Ⅰ型有机质的放射性大于偏Ⅲ型有机质的[15-16]。另有观点认为,腐殖型有机质,即偏Ⅲ型有机质,具有高的放射性,且在低成熟度条件下尤为显著[21]。后者似乎与区内目的层段Ⅰ—Ⅱ1型有机质具有相对低GR的特征相符,但以松辽盆地嫩江组深湖-半深湖相的油页岩及泥岩为例[10],油页岩有机质类型同样以Ⅰ型占绝对优势,邻近泥岩有机质各类型均有分布,油页岩段的GR值却明显高于邻近的泥岩的值。可见,有机质类型对于GR值的影响仍有待研究。因此,有机质并非区内目的层段油页岩低GR的主控因素。

黏土矿物不同于一般的无机矿物,由于其比表面积较大,且矿物颗粒往往具有一定的阳离子交换能力,故对于放射性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与有机质相比,黏土矿物的含量与GR值的变化相对一致(图5、表4),尽管S46、S15油页岩样品具有较高的黏土矿物含量,但整体上油页岩段的黏土矿物含量低于暗色页岩段的值,该特征与部分学者认为的放射性元素具有较强的无机亲和性一致[17]。同时,从含量对比上可以发现,油页岩与暗色页岩段不同类型黏土矿物的含量显著不同。各黏土矿物对于放射性物质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按对应放射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蒙脱石、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后两者对于岩石的放射性的贡献极小,可基本不予考虑[21]。油页岩段的蒙脱石和伊利石的相对含量高于暗色页岩段的值,伊/蒙混层的相对含量低于暗色页岩段的值,且油页岩段中蒙脱石的相对含量大于暗色页岩段中所有强吸附性黏土矿物的相对含量。油页岩段的黏土矿物为强吸附类型,理论上应当表现出更高的放射性,但其黏土矿物含量整体较低;经过绝对含量换算后得出,不同类型黏土矿物在油页岩段和暗色页岩段的相对富集程度仍基本没有变化,但暗色页岩段伊/蒙混层的含量却略高于油页岩中蒙脱石的含量,高出其伊/蒙混层含量的6倍之多,伊利石含量相当,伊/蒙混层的吸附能力仅次于蒙脱石,其绝对含量的高值与暗色页岩具有较高的GR值相一致。

单从组构分析来看,黏土矿物应为区内目的层段油页岩低GR的主控组构因素。

此外,黏土矿物与有机质往往相互吸附,部分甚至可形成极为稳定的有机质黏土复合体[23],二者往往相互伴生发育。而研究区目的层段油页岩在有机质含量较暗色页岩的含量高的情况下,黏土矿物的含量却相对较低,推测与二者的来源变化有关,本文将在文末结合地质背景要素展开讨论。

3.2水体介质条件及其与放射性的关系

3.2.1V/(V+Ni)

V、Ni元素均易在还原环境中富集,但V比Ni更易在缺氧条件下富集,而在含氧条件下Ni具有较高的平衡常数,比V优先发生络合反应。一般认为,V/(V+Ni)的值大于0.5为厌氧环境,介于0.45~0.50为贫氧环境,小于0.45为富氧环境[26]。微量元素测试结果(表1,图7)表明,油页岩段与暗色页岩段的V/(V+Ni)比值相当,均值均为0.71,显示二者的沉积时期水体的氧化还原程度差异不大。

图7 Y-1Y井目的层段氧化还原程度剖面Fig.7 Redox condition of target interval in well Y-1Y

3.2.2Pr/Ph

姥鲛烷(Pr)和植烷(Ph)均来源于植醇,氧化条件下,植醇转变为姥鲛烷,而缺氧还原条件下,则转变为植烷。一般而言,Pr/Ph比值>3.0指示为氧化的沉积环境,Pr/Ph比值<1.0反映强还原条件,而Pr/Ph比值在1.0~3.0间可以指示一种贫氧弱还原的沉积环境[10]。饱和烃色谱结果显示,油页岩段和暗色页岩段的Pr/Ph比值分别为0.46~0.64、1.65~1.67,均值分别为0.55、1.66,显示油页岩较暗色页岩沉积期的水体介质偏还原(图7)。

除了上述参数,油页岩段亦具有相对高的黄铁矿含量(图7),综合分析认为,油页岩段沉积期水体的还原性较暗色页岩沉积期的强,理论上应当吸附更多的放射性元素,相对偏低的GR值说明水体介质条件对油页岩段偏低的放射性无影响。

3.3放射性物质供给特征及其与放射性的关系

若放射性物质供给不足,即使在足量的吸附体(有机质、黏土矿物等)和适当的水体介质条件(缺氧还原、水体安静等)下,也难以形成高放射性的岩石。与通过重矿物研究粗碎屑物质的物源不同,由于较好的横向均质性及沉积成岩后的低渗透性,页岩能够较好地保存物源的原始信息,被认为是最适宜进行元素地球化学物源研究的碎屑岩[27]。

3.3.1源区物质组成

Al2O3/TiO2能够反映沉积物的来源,当Al2O3/TiO2<14时,指示沉积物来源于镁铁质火山岩;当Al2O3/TiO2介于18~26之间时,指示来源于长英质火山岩。目的层段油页岩的Al2O3/TiO2为26.32~32.30,平均为28.90,暗色页岩段的Al2O3/TiO2为27.42~30.54,平均为29.18(表2),二者的Al2O3/TiO2值偏高,均倾向于长英质火山岩物源。Cr赋存在铬铁矿石中,代表铁镁质组分;Zr赋存在锆石中,代表长英质组分,Cr/Zr亦可能反映源区铁镁质与长英质组分的相对含量[27]。目的层段油页岩较暗色页岩具有较高的Cr/Zr比值,二者分别为0.93~1.21、0.79~1.07,均值分别为1.07和0.94(表1),二者比值接近,反映具有近似的长英质含量。TiO2-Zr关系图也表明二者来源于长英质火山岩源区,如图8所示。

图8 Y-1Y井目的层段物源判识图Fig.8 Source discrimination diagram for the target interval in well Y-1Y

3.3.2源区风化程度

基于不同元素氧化物的抗风化能力差异,可通过化学蚀变指数(CIA)、化学风化指数(CIW)及斜长石蚀变指数(PIA)来评价物源区化学风化作用的强弱[27]。其中,

CIA=(Al2O3/(Al2O3+CaO*+Na2O+K2O))×100

(1)

CIW=(Al2O3/(Al2O3+CaO*+Na2O))×100

(2)

PIA=((Al2O3-K2O)/((Al2O3-K2O)+CaO*+Na2O)))×100

(3)

式中:氧化物的单位均为摩尔数。CaO*为硅酸盐中的CaO,通过对比沉积物CaO与P2O5摩尔数差值与Na2O摩尔数的大小得出。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后者即为CaO*的摩尔数;反之,前者为CaO*的摩尔数。该三项指标越高,反映源区风化作用越强烈。

将目的层段的元素含量测试结果带入上述3式中得出,油页岩段CIA、CIW、PIA分别为77.51~83.98、87.94~93.97、86.12~93.15,均值分别为80.68、91.04、89.70,暗色页岩段对应的指标分别为82.93~87.27、93.80~96.66、92.86~96.25,均值分别为85.56、95.51、94.90(表1),由此可见,油页岩段沉积期母岩的各项风化指标均小于暗色页岩段对应的值,反映油页岩段沉积期母岩风化程度相对较低。

火山岩的放射性自酸性到基性逐渐减弱[28],尽管研究区目的层段油页岩和暗色页岩的母岩一致,均为偏酸性的长英质火山岩物源,但由于油页岩沉积期母源区相对低的风化程度,导致放射性物质淋出规模有限,可能是造成油页岩低GR值的主要因素。

4 控制因素初探

岩石的物质组构与沉积时期的水体介质条件及物源供给是沉积、构造及气候等宏观地质背景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气候条件对于母岩风化有影响,进而影响到放射性物质等其他组构的供给。

综合上述分析结果及区内地质背景的研究成果可知[18],不同于暖湿气候利于有机质的富集,研究区J2d7目的层段暗色页岩到油页岩颜色由灰黑色逐渐转变为灰褐色,孢粉Classopollis含量逐渐增加,且油页岩中频繁发育泥灰岩(夹)层,均反映湿润到逐步干热的古气候演变,同期构造沉降速率大于气候变干导致的湖平面下降速率,使得该时期湖泊规模达到顶峰,形成了展布广泛且有机质富集的油页岩。干热气候具越往后越加强的趋势,导致经常性河流注入减少及母岩风化程度减弱,有利于湖泊水体中非陆相高等植物来源的Ⅰ—Ⅱ1型有机质的富集,而由于同时期地层的黏土矿物及放射性物质均为陆源供给[29],上述变化会引起黏土矿物及放射性物质的输入减少,导致油页岩段中有机质与黏土矿物因来源差异变化而表现出含量的变化不一致。同时,黏土矿物易于优先吸附有限的放射性物质,使得即使在丰富有机质且贫氧环境下,也难以有足够放射性物质供有机质吸附,表现为黏土矿物对GR的变化比有机质对GR的变化更为敏感的特征。整体上,黏土矿物及放射性物质输入减少极大地限制了研究区油页岩的放射性。

5 结 论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地区典型井目的层油页岩段和暗色页岩段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得出,有机质富集及贫氧水体介质条件对于区内油页岩的放射性无明显影响,古气候条件由温湿到逐步干热,导致陆源黏土矿物及放射性物质输入有限,是油页岩低放射性形成的关键。

本文对研究区油页岩低放射性的控制因素仅为初步探讨,仍存在许多值得深入研究之处,如富有机质的页岩具有高放射性的先决条件,不同放射性元素控制因素的差异,诸如此类问题有待后续补充研究。

致谢: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卢进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玉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专家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诚挚感谢。

[1]PEHLIVANLI Berna Yavuz, KOÇükrü SARI Ali, et al. Factors controlling low uranium and thorium concentrations in the Çayirhan Bituminous Shale (ÇBS) in the Beypazari (Ankara) Area, Turkey [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14, 88(1):248-259.

[2]柳少鹏,周世新,王保忠,等.烃源岩评价参数与油页岩品质指标内在关系探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23(3): 561-569.

[3]ROGER Ellis. Oil Shale: A Fuel Lifeline [M]. London: Publisher Mining Journal Ltd, 2009:1-10.

[4]刘招君,董清水,叶松青,等.中国油页岩资源现状[J].吉林大学学报,2006,36(6):869-876.

[5]姜在兴,梁超,吴靖,等.含油气细粒沉积岩研究的几个问题[J].石油学报,2013,34(6):31-39.

[6]白云来,赵应成,徐东,等.陕西铜川—黄陵地区油页岩地质特征及利用前景[J].现代地质,2010,24(1):158-165.

[7]张妮妮,刘洛夫,苏天喜,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与威利斯顿盆地Bakken 组致密油形成条件的对比及其意义[J].现代地质,2013,27(5):1120-1130.

[8]吴胜和,王仲林.温米油田中侏罗统低伽马泥岩的湖泛成因及层序地层学意义[J].新疆石油地质,1999,20(4):325-328.

[9]VERNON E Swanson. Oil yield and uranium content of black shales [R].Tulsa:USGS Professional Papers, 1960: 1-44.

[10]贾建亮.基于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的松辽盆地上白垩统油页岩识别与资源评价[D].长春:吉林大学,2012.

[11]SCHMOKER James W.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content of Appalachian Devonian shales from gamma-ray logs[J]. AAPG Bulletin, 1981, 65 (7): 1285-1298.

[12]JENNY La Gesse, NEIL Hurley. Predicting source rock quality using GR wireline response andUmaavs.ρmaacrossplots in the Lewis Shale, Green River Basin, Wyoming[R]. Denver: SPE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2008.

[13]沈平,朱慧英,徐永昌.沉积岩中铀、钍、钾的分布特征[J].沉积学报,1983,1(3):109-122.

[14]高岗,刘显阳,王银会,等.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页岩油特征与资源潜力[J].地学前缘,2013,20(2):140-146.

[15]WALTER H Fertl, GEORGE V Chilingar.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determined from well logs [J]. SPE Formation Evaluation, 1988, 3(2):407-419.

[16]WILLIAM L Russell. Relation of radioactivity, organic content, and sedimentation [J]. AAPG Bulletin, 1945, 29 (10): 1470-1494.

[17]柏静儒,王擎,魏艳珍,等.油页岩中U和Th分布及赋存状态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3,41(1):53-59.

[18]杨平,杨玉芹,马立协,等.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沉积环境演变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2):160-164.

[19]王信国,曹代勇,占文锋,等.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盆地性质及构造演化[J].现代地质,2006,20(4):592-596.

[20]马新民,郝海燕,马峰,等.柴达木鱼卡大煤沟组七段油页岩开发价值[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3):52-58.

[21]郭庆银,李子颖,王文广.内蒙古西胡里吐盆地有机质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J].铀矿地质,2005,21(1):16-22.

[22]孙建孟,李召成.伽马能谱测井确定黏土矿物类型和含量[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4):29-32.

[23]蔡进功,包于进,杨守业,等.泥质沉积物和泥岩中有机质的赋存形式与富集机制[J].中国科学(D辑),2007,37(2):244-253.

[24]常华进,储雪蕾,冯连君,等.氧化还原敏感微量元素对古海洋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J].地质论评,2009,55(1):91-99.

[25]陈中红,查明,金强.自然伽玛及自然伽玛能谱测井在沉积盆地古环境反演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04,47(6):1145-1150.

[26]李广之,胡斌,邓天龙,等.微量元素V和Ni的油气地质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19(1):13-17.

[27]罗情勇,钟宁宁,王延年,等. 华北北部中元古界洪水庄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物源及其风化作用[J].地质学报,2013,87(12):1913-1921.

[28]冯庆付.大庆徐家围子地区深层火成岩气藏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

[29]赵东升,贺鹏,孔红喜,等.柴达木盆地黏土矿物特征及其演化[J].沉积学报,2001,19(1):66-70.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Low Radioactivity of Oil Shale in the 7th Section of Dameigou Formation of Jurassic in Northern Qaidam Basin

GUO Wang1, ZHANG Yunpeng1, LI Yonghong2, JIANG Ting1, YANG Haixing3, DANG Hongliang4

(1.Xi’an Center of Geological Survey,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Xi’an, Shaanxi710054, China;2.Qinghai105CoalGeologicalExplorationTeam,Xining,Qinghai810007,China;3.PetroChinaCoalbedMethaneCompanyLtd.,Hancheng,Shaanxi715400,China;4.QinghaiGeologicalSurvey,Xining,Qinghai810001,China)

The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low radioactivity of oil shales in the 7th Section of Dameigou Formation of Jurassic in Northern Qaidam Basin were primarily discussed.Taking oil shales and dark shales in typical wells in Yuqia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constituent, water-medium condition, radioactivity-source supply and their relation with radioactivity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combined with logging data, oil-yield test and the analysis of organic geochemistry, X-ray diffraction and element geochemistry.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dark shales, oil shales are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attributes, lower GR, higher oil yield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stronger reducing-sedimentary water, lower clay-mineral content and weaker source weathering.Therefore,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enrichment of organic matters and the condition of anoxic water medium hardly influence the radioactivity of oil shales, however, the limited input of terrestrial clay minerals and radioactive substances, caused by the semiarid climate, may dominate the low radioactivity of oil shales in the study area.

the 7th section of Dameigou Formation; oil shale; low radioactivity; organic matter content; paleoclimate; northern Qaidam Basin

2015-06-25;改回日期:2016-05-04;责任编辑:潘令枝。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柴达木盆地重要页岩气远景区调查评价”项目(1212011221045);青海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青海省侏罗系油页岩资源调查评价”;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西北地区中生界陆相典型页岩气赋存方式与富集规律研究”(2016ZX05025-001-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柴北缘鱼卡-红山地区中生代构造热演化恢复: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镜质体反射率的联合约束”(41502200)。

郭望,男,工程师,1986年出生,石油地质专业,油气成因机理与分布预测方向。Email:geology2010@126.com

TE121.1

A

1000-8527(2016)04-0905-09

猜你喜欢
暗色层段油页岩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张家滩油页岩生烃演化特征
基于Matlab 和Monte Carlo 方法的油页岩非均质热弹塑性损伤模型
暗色倒影
特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层段划分新方法
对油页岩勘探现状的评价分析
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油页岩资源潜力
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展布规律研究
春“色”撩人
高含水油藏细分注水层段组合优选方法研究
水井的层段注水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