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下经圆孔治疗三叉神经痛第Ⅱ支临床研究

2016-10-10 19:10彭胜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射频

彭胜

[摘要]目的 探讨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下经圆孔治疗三叉神经痛第Ⅱ支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278例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在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下行射频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2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圆孔穿刺时患者穿刺操作后与操作前比较,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心率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凝损毁时,在不同的温度下,操作后与操作前比较,患者平均动脉压均显著升高,心率也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缓解程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7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各方面受干扰程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欲、与人交往、生活兴趣等方面术后7个月得分较术后3个月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疼痛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d、3个月、7个月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下经圆孔治疗三叉神经痛第Ⅱ支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系统;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74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6-121-04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疼痛,呈突发性、短暂性、阵发性剧烈疼痛,反复发作。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多单侧发病,双侧少见。临床诊断主要是靠典型的临床表现,目前尚无病理学、实验室方面的客观辅助诊断指标,也无阳性神经体征。临床治疗可分为内科治疗及外科治疗。大多患者内科治疗效果差,需要外科治疗。而外科治疗穿刺靶点的精准定位是成功治疗的关键。我院引入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用于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的辅助定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278例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4例,女174例,年龄48-79岁,平均(64.8±8.4)岁。其中193例为右侧,85例为左侧;所有患者均为第Ⅱ支病变。病程2-9年。145例患者发病前有明显的诱发因素,109例患者有扳机点。本次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经其他治疗方法复发而再次就诊。排除穿刺部位有感染者,有系统性疾病患者,有精神病病史者,有麻醉药物滥用史者,有凝血机制异常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1.2.1术前准备 完善术前准备及术前检查。签订知情同意书。术前禁水4h,禁食8h。

1.2.2手术方法 (1)医生要熟悉机器人辅助定位具体操作步骤,该系统由头部标志物、图像传输设备、主控计算机、以及智能机器人等部分组成。(2)通过头部标志物实现无框架治疗靶区定位:首先在患者头部贴附3~4个标志物,代替立体定位框架,进行CT/MRI扫描。(3)三维重建虚拟治疗定位空间,将CT/MRI图像通过多重输入方法输入主控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获得虚拟治疗定位空间。医生在虚拟治疗空间内标识治疗区域,确定治疗靶点,规划穿刺路径。(4)固定现实治疗操作空间:机器人施术时患者的头部即为现实治疗操作空间,为保证空间与机械臂的相对位置不变,本系统可采用塑型枕来固定患者头位,形成一个稳定的现实治疗操作空间。(5)用注册标志物实现虚拟与现实空间相互对应:当机器人的位置与患者头部相对固定后,以机械臂的工作尖端分别点触患者头上的标志物点,与虚拟治疗空间的标志物点对应注册,即可实现虚拟治疗定位空间与现实治疗操作空间的对应。(6)提供准确3D导航和治疗操作平台:完成两个空间的相互对应(注册)后,机器人的操作路径即显示在虚拟治疗定位空间内。当机器人的操作路径与治疗规划路径相吻合时,即锁定机械臂。机械臂的末端作为治疗操作平台,可导入各种相应的治疗器械,如穿刺针等,进行各种治疗操作。(7)治疗结束:逐步停止机器人操作过程,治疗结束。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经圆孔穿刺路径手术。术前了解圆孔解剖结构,注意骨性标志,穿刺点选择在颧骨下,颧颌缝下端的外下方0.5~1.0cm处,绝缘穿刺针在3D导航引导下穿刺进入圆孔后,回抽无出血,无脑脊液流出。插入射频电极针,确定电极尖部、位置,给予电刺激,患者出现上唇、颧面部麻木,异物感,则确定到达位置。0.2mL的2%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入,无法诱出原有的疼痛等症状后,进行射频温控热凝治疗。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记录穿刺、不同温度热凝毁损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与术前、术后第7天、第3个月、第7个月采用NRS方法评价患者疼痛程度,0~10分,无痛为0分,剧痛为10分。计算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同城差异情况。疼痛缓解评价:未缓解,缓解1/4~1/2为轻度缓解,减轻1/2-3/4为中度缓解,缓解超过3/4以上为明显缓解,疼痛完全消失为完全缓解。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包括睡眠、食欲、日常生活、生活兴趣、精神状态、与人交往等方面;无干扰为0分,干扰最严重为10分。治疗1个月后疼痛出现,NRS 3分以上为复发。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F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

2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及术中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压变化见表1。穿刺时患者穿刺操作后与操作前比较,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心率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凝损毁时,在不同的维度下,操作后与操作前比较,患者平均动脉压均显著升高,心率也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

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缓解程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9.672,P=0.139>0.05)。见表2。

2.3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价

术后3个月及术后7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各方面受干扰程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欲、与人交往、生活兴趣等方面术后7个月得分较术后3个月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

术前疼痛NRS评分(8.4±2.2)分,术后7d(1.8±0.5)分,术后3个月(2.1±0.6)分,术后7个月(2.2±0.7)分。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02.5,P<0.01);术后7d、3个月、7个月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182/10万,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占3%。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均为第Ⅱ支。经皮穿刺神经节射频热凝损毁技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具有简单、安全、疗效确切等优点。术前术中定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我院引入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用于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的辅助定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疼痛程度显著下降,随访7个月,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缓解程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疗效稳定。术后随访7个月,无复发的患者发生。

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是利用在患者头部标志物(marker)的方法,替代定位框架,进行三维CT/MRI扫描,三维重建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创建虚拟治疗空间。通过注册识别标志物,实现虚拟治疗空间与机器人现实操作空间的简易映射,这样医生就可以在虚拟治疗空间规划治疗路径及穿刺靶点,智能机器人则按医生的规划,在现实操作空间进行三叉神经3D导航定位,辅助完成各种复杂、疑难类型的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

综上所述,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下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能够精确定位,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热凝损毁的精确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射频
综合护理在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疼
三叉神经痛,“疼”你没商量
如何推动5G射频器件产业发展
治三叉神经痛
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
5G将拉动射频器件国产化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护理配合
浅析DF100A型短波发射机射频增益控制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
射频阻抗分析仪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