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研究

2016-10-09 06:39周若青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7期
关键词:贵州省趋势城镇化

周若青



贵州省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研究

周若青

本文运用协调度模型对贵州省2000-2014年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考察,发现其金融支持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进一步好转,但金融支持不能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为此,从金融支持规模、金融支持结构、金融支持效率三方面提出二者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贵州省;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

一、引言

2015年11月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公布,贵州省贵安新区、遵义县、玉屏自治县、湄潭县位列其中。贵州省省委根据本省省情提出建设“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2015年城镇化率达42.01%,约是2000年的1.76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56.1%相比,仍偏低。城镇化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贵州省作为欠发达欠开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低于全国水平,需要加强金融对城镇化的支持力度,提高城镇化水平。

二、城镇化与金融支持指标体系构建

1.评价模型

2.评价指标体系

城镇化和金融支持指标选取必须遵循综合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原则,客观反映两者的发展情况,在数据可获得前提下选取具有代表性指标。城镇化指标在选取上要与传统城镇化相区别,不仅注重城镇数量的增多,更多关注城镇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城镇化选取二级指标人口、产业、空间、社会、城乡一体城镇化5个,各二级指标下属三级指标共13个;金融支持选取的二级指标有金融支持规模、金融支持结构和金融支持效率3个,各二级指标下属三级指标共7个。根据专家打分法对贵州省金融支持和城镇化三级指标分别赋权(见表1和表2)。

三、贵州省城镇化与金融支持的协调性分析

1.城镇化综合指数分析

2000-2014年城镇化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说明贵州省城镇化水平得到提高。人口城镇化指数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2000年贵州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1,约是2014年的2倍;城乡一体城镇化指数下降是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比和收入比均有所下降造成的;产业、空间、社会城镇化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以2007年为分界点,2007年以前城镇化综合指数为负值,2007年及以后城镇化指数由负值转为正值并不断上升。其中,人口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城镇化指数出现由正值转负值的趋势;产业、空间、城乡一体城镇化指数出现由负转正的良好趋势。

表1 城镇化指标体系及权重

表2 金融支持指标体系及权重

2.金融支持综合指数分析

2000-2014年金融支持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金融支持水平不断提高。其中,金融支持规模指数逐年上升的原因是金融相关比率、上市公司数、保险深度呈明显增加趋势。金融支持结构指数呈下降趋势,金融效率指数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交替出现,说明贵州省金融结构有待优化,金融效率有待提高。2000-2014年金融支持综合指数(除2005年和2014年波动外)整体呈负转正趋势,上升趋势较明显。金融支持规模和金融支持效率对金融支持综合指数的上升趋势影响更大,金融支持结构指数2007年及以后转为正数,但对金融支持综合指数的上升起到反作用。

3.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协调度评析

贵州省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协调度总体上由非协调向协调状态转变,第一阶段为2000-2014年,两系统的发展水平较低,处于非协调状态,协调类型除2005年为欠协调外,其他年份均为最低等级6的失调状态;第二阶段为2007-2014年,协调状态由非协调转变为协调,协调状态除2014年为弱协调外,其他年份均为最高协调等级1的高度协调状态。金融支持水平得到较快发展,城镇化水平从2007年开始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两者在该阶段相互影响(见表3)。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金融支持综合指数始终低于城镇化综合指数,且两者间的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说明金融支持滞后于城镇化发展需求。

表3 2000-2014年城镇化与金融支持协调度及类型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结论

贵州省城镇化综合指数、金融支持综合指数、关联协调度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协调类型由非协调状态转为协调状态,二者协调发展状况进一步好转,但15年来,金融支持水平落后于城镇化发展水平。

(1)金融支持规模不足。金融支持规模水平总体提高,表现在下属三级指标金融相关比率、保险深度和上市公司数都呈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有限,滞后于城镇化发展。贵州省提出建设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项目带来大量资金需求,而这些项目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盈利性产生矛盾,阻碍了新型城镇化顺利进行。

(2)金融支持结构欠合理。贵州省金融支持结构不合理表现在间接融资占比重大。企业主要通过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直接融资比例较小。由中国金融年鉴得知,截至2014年末,贵州省社会融资规模总额为3576亿元,直接融资仅占21%,不利于发挥金融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

(3)金融支持效率不高。贵州省金融支持效率指数波动性较大,没有出现明显上升趋势,说明金融效率有待提升。第一,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性质,与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相背离,导致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效率欠佳;第二,金融资源分布不均。目前,金融资源主要分布在省会城市贵阳,非省会城市的金融资源相对匮乏。明显的地区差异和分配不均造成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反过来抑制了非省会城市的金融发展;第三,贵州省金融抑制尤为严重,造成金融支持效率低下,不能为全省城镇化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2.政策建议

(1)提高金融支持规模。以建设“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为目标,统筹兼顾人口、产业、空间、社会、城乡一体城镇化,全面提高金融支持规模。第一,加强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实现农村人口市民化;第二,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占比,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就业,现代服务业扩大就业”;第三,以“山水田园林地”为愿景,优化空间格局;第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强对城镇服务体系的金融支持力度;第五,加强金融对农业现代化支持力度,使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之间差距。

(2)调整金融支持结构。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总融资中比重,发挥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工具作用,以此带动产业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利用互联网搭建新的融资平台,例如,众筹、P2P等融资方式可节省成本,解决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难问题,使城镇化实现集约高效和科学发展;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贵州省城镇化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几乎没有参与城镇化建设,应在发挥银行类金融机构城镇化建设作用同时,积极鼓励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参与其中。

(3)提升金融支持效率。提高金融效率,防范金融风险,完善金融体系。第一,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强金融扶贫支持力度,为中小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第二,简化金融审批程序,实行差别化的金融监管政策,在可控的风险范围内,适当照顾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第三,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完善金融机构贷款制度,防范可避免的金融风险;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个人企业信用信息的共享,降低道德风险的发生率。

[1]刘杰颖,季红颖.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基于金融支持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5(12):126-129.

[2]杨慧,倪鹏飞.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5(2):63-68.

[3]周宗安,王显晖,汪洋.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5(1):112-116.

[4]周恩静.新型城镇化对金融支持的需求、难点和路径分析[J].金融经济,2013(10):53-55.

[5]熊湘辉,徐璋勇.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影响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6):73-89.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省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年鉴》。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7.011

本文受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贵州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问题研究”(项目编号:研人文2016045)和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创新基金项目“西南地区金融竞争力比较分析”资助]

猜你喜欢
贵州省趋势城镇化
贵州省种公牛站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初秋唇妆趋势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趋势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