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育德落实德育实效

2016-10-09 12:29马映波
关键词:育德功利化品格

马映波

【摘 要】

用生活育德就是把德育目标融合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规范生活细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从根本上克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目标空泛化、活动模式化、方法单调化、考核功利化问题。本文主要就生活育德做一些实践探讨,以努力促进学校德育实效化。

【关键词】

生活育德 德育实效 实践探讨

细节形成习惯,习惯形成品格。用生活育德就是把德育目标融合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规范生活细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从根本上克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目标空泛化、活动模式化、方法单调化、考核功利化问题,进一步落实德育实效。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⒈用生活育德,应密切联系生活。学生一日生活无不与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认真真生活就是扎扎实实育德。如早起可以培养勤劳习惯,洗漱可以培养卫生习惯,礼让可以培养团结习惯,准点上课可以培养守纪习惯,见老师问好可以培养尊师习惯,善管零花钱可以培养节俭习惯,看电视、读报、听广播可以培养关心时事及课外阅读的习惯等。

⒉用生活育德,不可因小而不为。常言说:“生活无小事,做人无小节”“伟大起于平凡,复杂始于简单”,学生的大品格、大修为本身就需要从一点一滴、一举一动抓起。

⒊用生活育德,应该追求高标准。我们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提出高标准的要求,用生活育德虽然其教育内容都是生活琐事,但不可降低标准要求,哪怕是餐桌上随意丢弃的一片餐紙,都不可等闲视之。

⒋用生活育德,应该注重过程的序列化、规范的明确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强调有针对性,起于“单一”“简单”,逐步增加教育内容,不可面面俱到。要求学生做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采用什么程序做,要达到什么标准,均应有明确的要求。

⒌用生活育德,其着眼点应始终放在培养学生达成“四会”目标上。生活是一所最好的学校,在生活中,学生的日常表现、行为习惯,经常得到教师的矫正和规范,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求知,学会了生存,学会了健体,成为适应未来社会的一代新人,这正是德育实效的体现。

⒍用生活育德,应重视教师及家长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家长是学生德育的楷模,生活的表率,因而在生活中育德更要求师长的行为不可与对学生的德育要求有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两张皮”现象存在,要求学生做到的,师长首先要做到。

⒎用生活育德,贵在“实在”。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实在”,就如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生活德育的着眼点也应该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包括学生的起床、折被、洗脸在内,都应体现一种协作,一种统筹,一种过硬的习惯。不可重演某校学生为了学雷锋做好事,而强行搀扶不愿过马路的老太太过马路之类的形式主义作法。

⒏用生活育德,重在长期坚持。再好的方法都有一个落实的周期,企图追求立竿见影的功利主义做法,不仅是一种短视行为,而且必然会欲速则不达;再加之德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养成习惯的过程,铸造品格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不仅需要逐步渗透,更需长期坚持。

【参考文献】

徐冬青.关于学校道德教育重建的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1(04)

猜你喜欢
育德功利化品格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班主任:坚守课堂育德的教学初心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冬季暖男必备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幼儿园绘本教育功利化的问题及对策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