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

2016-10-08 13:44陈蓉
考试周刊 2016年74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陈蓉

摘 要: 在高中课程体系中,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特别是对于理科生来说,其是高考必考科目。近些年来,为了提高生物课程教学效率,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这种大环境下,通过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将抽象复杂的重难点内容变得形象简单化,方便学生理解,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论述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并提出几种方法对策。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近些年来,信息科技不断与教育教学实现了有机融合,课堂教学技术与教学手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生物教学中已经是大势所趋,传统课堂教学上“一支粉笔”加“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彻底改变了。高中生物不仅知识范围广,知识脉络也十分复杂,特别是生物实验教学,往往抽象性很强,老师如果采用传统的口授式开展教学工作,那么学生往往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随着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生物教学,给学生带来完美视听享受的同时有效拓展生物教学的空间和容量,这对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激发是极为有利的,也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对于如何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因此,老师在高中生物实际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借助网络平台,搜寻与教学有关的图片、视频及相关可用资源,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动手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先声夺人的目的。比如老师讲解“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部分实验内容时,可以在备课阶段上网搜集一些社会曾经曝光过的负面消费信息,并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借助多媒体课件,老师可以进行如下问题情境的创设:“新闻媒体曾经一度曝光了三聚氰胺事件,报道了很多婴幼儿因食用了蛋白质含量不合格的奶粉而变成了‘大头娃娃,这个事件在社会反响极其恶劣,那么现在如果你们手头上有一罐奶粉,你们能够采用什么方式检测出来你们手中的奶粉是劣质奶粉呢?”还可以提出:“现在市场上还存在一些不法商贩,售卖假鸡蛋,这个问题十分严重,你如何通过试验操作进行检测和判断出你手上的鸡蛋是假鸡蛋呢?”更可以通过糖尿病的例子:“都说糖尿病患者是不能摄入含糖类食品,那么你怎样通过实验判断糖尿病患者适用的食品中是否含糖?”老师通过这种问题情境创设方式,结合社会生活实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进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关心的实例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为老师开展后续教学奠定基础,也为学生进行后续学习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不仅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还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定向突破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信息技术具有直观生动、视音频结合的优越性。因此,生物老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善于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生物课堂,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充分的调动,将抽象内容变得简单化,将难以用言语讲明、学生难以听懂的知识难点用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比如老师在讲解“人类遗传病”这一部分内容时,如果不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仅仅通过传统口授式教学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往往无法形成直观深刻的认识,很可能将相似遗传病的特点和发病机理相混淆。基于此,老师可以在备课时事先上网搜集有关遗传病的各种资料和信息,重点关注一些常见的遗传病内容,整理相关图文资料,甚至还可以是视频影像。比如说21三体综合症、白化病及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常见疾病。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各种遗传病的特点和危害产生直观影响,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优生优育”及“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等情感态度,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极为有利。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学习资源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规定,要求老师善于利用教学手段进行高中生物学习资源开发,鼓励学生学习课外知识,不断拓宽知识范围,不断提高生物综合实验能力。有了信息技术这个有利平台,就可以将海量的教学资源直接搬到课堂上,这样能够有效弥补生物教材在实效性、广泛性等方面的不足,提高课堂的丰富性。另外,对于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和物理化学课程一样,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老师们不能在课堂中仅仅通过多媒体演示完成实验探究,而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有机会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其次,老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不能所有内容都要通过多媒体,应当有所侧重;最后,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比如在讲解“细胞结构”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应当事先制作动植物细胞切片,让学生轮流进行显微镜观察,让他们观察细胞结构,这对学生体验知识获取是极为有利的,有助于加深印象。

四、结语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教学内容优化的必然要求。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不忘学习,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学习创造更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更有力的学习工具。

参考文献:

[1]宫丽颖.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思考[J].飞:素质教育版,2014(01):283-284.

[2]汤小丽.论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教师,2013(23):89-89.

[3]任文娟.试论信息技术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5(21).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e学习环境下高中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2015/02/038)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