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贵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历史教材不过是沧海一粟。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涉猎更多的历史知识。
历史教材内容离学生的直接经验太远,且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因此,只有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拓展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参与式的历史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一、开展主题活动,直接感知历史
教学的基本规律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相互结合。这一规律的中心环节在于如何直接感知教材。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就给学生提供了参与历史学习的很好的途径。例如,我们设计了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古代钱币的小展览”活动,让学生通过搜集钱币图片、制作钱币拓片、用橡皮泥制作古代钱币,感知古代钱币的特点、种类等等。同时,让学生用自己做的钱币进行现场交易,理解秦始皇统一货币的重要意义。
再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进行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历史。教师设计了“走进重庆师大博物馆”这一学习活动。参观过程中,我们请到了考古学专家孔令远博士为学生们讲解夏商时期的青铜器、陶器、甲骨和玉器等文物的特点。参观后,学生初步学会通过文物去感知历史,许多学生在观后记中把一些文物描写得相当细致,开始学会欣赏文物。
二、掌握学习方法, 全面积累历史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历史教材不过是沧海一粟。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涉猎更多的历史知识。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了解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就显得很重要了。历史新课标把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作为一项目标。我们根据教材辅栏目中有关“读读”“想想”“看看”“写写”“记记”的要求,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根据历史学习资源分类推荐有关常用历史工具书、普及读物、历史学习网址、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的介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外学习,使学生通过以上途径搜集更多的历史知识,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例如,在主题活动“我评秦始皇和汉武帝”中,要求学生学习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为了让学生对这两个人物评价得更为全面而深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查资料,让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来完成,并注明所查阅资料的基本信息。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许多学生都写了教材上所没有的一些观点,有60%的学生查阅了两种以上的资料并且采用其中的观点。可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搜集、整理资料,自主挖掘知识深度,对积累历史知识是很有效的。
三、置身换位思考,深度理解历史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思考,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深度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主体进入客体之中去想象客体”的研究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参与意识和研究能力。
例如《张骞通西域》一课中的“想想”,要求学生想象“绿洲上的人民是如何生活的?”我们便抛出问题,假如你是西域人,你在这一天中打算做些什么呢?学生开始沸沸扬扬地讨论起来。有学生说“我会带着玉石去跟汉人换一些丝绸回来做衣服”;还有学生说“我要去教一个汉人演奏一种乐器”;还有学生说“我要骑着马去放羊”等等。学生们各抒己见,充分融入西域人的生活当中,加深了对西域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挖掘社会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才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