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课姓真

2016-10-08 10:26
今日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穷养黄黄的贪官

编者按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这无疑是教育工作者永远关心的话题。好课的形态各不相同,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变化,但无论如何变,核心精神是相通的。本期“现场”推介的“创课”中,孙建锋老师用创意设置了耳目一新的场景,用激情启发起学生真思考。上课是一门艺术,只有投入创造力才能激发创造力,只有投入真问题才能开启真探索。希望“创课”能激发更多的教师投入教学艺术的锻造中,过上更有意思、更有意义的课堂生活。

创课,就是把教学思想化为教学现实。其核心:“思想+现实”;其表征:从0到1,而非1到N,前者是首创,后者是克隆;其环节:创思想,创教材,创设计,创教学,创成思,创发表(六创一体、一体六创,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其测评:创思想——“真”,创教材——“做”,创设计——“好”,创教学——“美”,创反思——“妙”,创发表——“空”,即“思想真‘真”——“教材真‘做”——“设计真‘好”——“教学真‘美”——“反思真‘妙”——“发表真‘空”;其奥义:真字挂帅,统摄整体。

创课姓真,为什么?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人的精神越伟大,就越能发现人类具有的创造性。

2016年5月28日,我应邀到四川遂州外国语小学现场创课——《行动,才是最伟大的》。像近十几年来以往任何创课一样,真实,以“处女课”面世。

【片段一】

师:当你遇到“红红的”,怎么办?

(播放微视频:一位教师教一年级小朋友读“两颗星星黄黄的”,重复教了16遍,小朋友依然把“黄黄的”念成“红红的”。)

(那时那景,逗得学生哄堂大笑。)

师:初看,是心疼的倔强;回眸,是欲泪的心软。没有包医百病的良药,没有包打天下的教法。但有从0到1的首创。你愿意做“从0到1”的首创,来教教这位小朋友吗?

(有4位学生争先恐后上台。)

师:请你们到台下约老师一起合作教教这位“红红的”。

(应邀上台的有两位校长、一位老师、一位记者,连同4位学生,一共“八位老师”。我扮演“红红的”。先是“四位学生老师”教我读“黄黄的”,他们不厌其烦地领读,读得我口干舌燥;再是“四位应邀的老师”教我读“黄黄的”,他们又是“写拼音”、又是“做口型”“辨粉笔”,最终我还是“涛声依旧”。)

……

师:也许多一扇视窗,就多一个世界;多一个头脑,就多一重生命。

他山之石,可否攻玉?

【播放微视频:国外体育课上,面对一个下肢健全、上肢残障的绿衣男孩——体育老师“以长带短”,让他用脚“踩”运动小车后面托着的一个布片,他每踩到一次,就快乐地手足舞蹈。数学课上,仍然是这位绿衣男孩,残障的上肢较不能清楚发音的嘴巴有“优长”,老师“以长带短”,不是让他读出“9÷3”,而是让他在iPad上用手“指”,指“成功”了,他就高兴的“耶”!】

师:常言道,在哪里跌倒了——?

生:就在哪里爬起来!

师:不!(出示PPT)“换个地方爬起来。因为你的能力根本就不在那里。或许,改头换面了,‘以长带短了,就会柳暗花明了。”

(观看视频之后,现场邀请两位老师:一个着黄色上衣,一个着红上衣。请她们和同学再次合作共同教“我”。“整个教学团队”依然固守口口相授的办法,耐心教我读“黄黄的”……自然结果是无效的。)

……

【思绪一】一位教师不能上出比他自己更真实的课了。因为他是从自己拥有的思想高度来上课的。他没有站在高跷或者梯子上,他只是光脚站立着。上文案例,两轮“教学”,都是在“光着脚”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教,尽管后来提供的国外残障儿童教学的微视频可以借鉴,但“他山之石”,依然无从“攻玉”。“老师们”拥有同一性的教法——口口授受;拥有同一性的信奉——“铁杵磨成针”;拥有同一性的思想——注射灌注;拥有同一性的耐心——“红红的”虐我千百遍,我待“红红的”如初恋。这种“同一性”的思想遮蔽了学生的差异性,同时也泯灭了自己的个性,其自主性与创造性完全退场,人人都变成了被赋予思想的石头。

何因?如果说上文案例的“现场教学”是一种“存在”,我们所追寻的应该是“最近之因”的“最后之因”——人往往有固守心理与保守思想,喜欢从经验到经验,不喜欢无经验创经验,总以为轻车熟路好过改弦更张,完全没有必要改变思想。上例不自觉地佐证了“当人们面临改变思想和证明没有必要改变思想的选择时,几乎人人都在忙于证明后者。”([美]加尔布雷思语)

【片段二】

师:观看了微视频上金沐杨流畅背诵π……你怎么看?

(许多同学为他惊人的记忆力点赞。)

生:尽管他记忆力好,能背诵出π小数点后面的一百多位数字,但我觉得那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那是一种死记硬背。

师:(出示PPT)学生朗读——

生:“π 是一位真神,说它是真神是因为现在的超级计算机虽然能将π精确到小数点后的12411位,但后面无穷个数字,假如像金沐阳这样1秒钟可以读两个阿拉伯数字,那么他日夜不停地读完这个π的数值要用的时间是三万年。”这段话用数字说明在计算机时代,死记硬背,作用不大。

……

师:如果你是校长你怎么教金沐杨呢?

(生一时难以回答。)

师:π可以化身为美妙的音乐,你想欣赏吗?

【播放一段π谱写的钢琴曲】

(生听得津津有味。)

师:数学仅用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和若干符号,便造就一个无限的、真的世界;音乐仅用了五条线和一些蝌蚪状的音符,便造就了一个无限的、美的世界;互联网仅用一个“+”,便造就了一个无限的、平的世界。

(先图文阅读:喜欢数学的六岁一年级深圳男孩,在互联网上学习,获得了中国MOOC大学计算机课程合格证书,这在全国是首例。再视频欣赏:全息计算机突破显示屏的限制,让人遨游不同时空的壮观景象……)

生:看了上面的故事与视频,再看金沐杨,有点“伤仲永”的感觉。因为今日的男神,如果不能够找到适合他的教育,那么明天我们只能“伤仲永”。

……

【思绪二】

“如果你是校长,怎样教金沐杨?”教学中抛出这个开放性的问题。接着拓展阅读“喜欢数学的6岁孩子网上学习拿到中国MOOC大学计算机课程合格证书”故事,欣赏“π谱成优美的钢琴曲”与“全息计算机人机互动”的微视频,广角的背景拓展、多维的视野阔放,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学习不仅是给一条鱼,也不仅是给一张网,而是把学生引到渔场,准确地说是引到水域辽阔的生态渔场,续续不竭的渔猎将在那里发生……

【片段三】

【微视频:新学期入学第一天,记者采访一年级小朋友,问他们理想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要当“科学家、画家、医生、老师……”这时,一位戴眼镜的女孩微笑着说:“要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钱!!!”】

师:一夜间,视频在网上“蹿红”,校长要求班主任找“眼镜女孩”的爸爸妈妈“谈话”——

(现场请一名学生扮演班主任,请一男一女两位听课老师扮演家长)

班主任:两位家长,你们这孩子,在家是实行“穷养”还是“富养”?

爸爸:这个“穷养”和“富养”的标准是什么?

班主任:“富养”不一定是人们所说的那种买奢侈品,或从小带在身边出入高档场所的那种。“富养”只是一种标准——告诉孩子,咱们家并不是需要你去做什么出格的事,譬如,依靠他人,或者做一些犯法的事。而“穷养”就是不停地向她索取,不停地向她灌输长大后要对我们负责之类的,然后你必须怎么怎么样的。

爸爸:她在我们家必须要做事啊,这跟“穷养”“富养”没关系,必须得干事情,不干事情,我就要揍她。

班主任:可能就是你这种思想导致了她有这样的想法。

师:(相机插话)这就叫——

班主任:养不教,父之过。

妈妈:要做贪官肯定是不对的。如果孩子有这种想法的话,我们要先去了解下她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师:(插话)妈妈通情达理。

爸爸:她要当贪官肯定是不对的。

师:爸爸也醒悟了。

班主任:你怎样跟孩子谈呢?

爸爸:想挣很多的钱,这是没有错。但是你想通过当贪官去捞很多钱,这个是错误的。

妈妈: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贪官贪钱牢房见。

【思绪三】

“学生扮演班主任与现场听课老师扮演家长”的情境创设,像是一粒新鲜的种子,播在“对话”的土壤里。假如班主任说的“两位家长,你们这孩子,在家是实行穷养还是富养”的话为“1”,爸爸的“这个穷养和富养的标准是什么”的话也为“1”,他们之间对话的果实就是“1+1 >2≈3”。这个“≈3”就是班主任对富养与穷养标准的创造性回答。说它是“≈3”,因为这是个不断逼近真的新生成的“3”,它使对话有了进一步延展和深入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可以经由再度对话不断生成“3”,这个“3”又可以看成是新生成的“1”,“1”又是下一轮对话的“种子”。新的“3”不断生成的过程,就是无限逼近真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核心素养的健全与完善不断实现的过程。

猜你喜欢
穷养黄黄的贪官
月牙
我要对你说
穷养和富养的打开方式
我把太阳摘下来了
特赦,对贪官说不!
“穷养男孩、富养女孩”的4个真相
最美贪官
贪官转世
啊哈,找到了
梨子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