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校豆
国家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从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到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可见一斑。
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人民路小学,自1958年建校以来,一直坚持将体育当成一项“终身发展事业”来推进。走进学校的陈列室,一屋子的奖杯奖牌,无声宣示着学校体育战功——1984年,被重庆市教委、重庆市体委命名为“重庆市(田径)体育传统学校”;1996年,被国家体委、国家教委授予“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2002年,获“重庆市青少年足球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获“重庆市足球重点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学校”等荣誉称号;2015年,更是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荣誉只是副产品,学校领导更看重的,是体育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影响——“野蛮其体魄,和谐其精神”。正是透悉体育对于身体和精神的重要性,人民路小学才能秉持真心实意做好做强体育工作的精神,扎实行动,在体育路上步步精心。
不忘初心
学校体育的初心是什么?不是搞噱头争荣誉,而是“野蛮学生体魄”。教师不忘初心,兢兢业业抓教育,学生方能身康体健;学校不忘初心,扎扎实实做工作,发展方能势如破竹。
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上,代表中国队出战女子4×400米接力的运动员中,有一个叫李雪的姑娘。她是人民路小学的毕业生,也是龚陈明老师最引以为傲的学生。说起他俩,还有一段“师徒缘未了”的故事。
小学二年级下期伊始,李雪便跟了龚陈明这个师傅。可好景不长,龚陈明被调至人民路小学,这段“师徒缘分”本应就此割断。可李雪舍不得,嚷着闹着要转学,就这样她再次拜入龚陈明门下,直至小学毕业。“这样的好师傅,我也抢着要。” 学校中层分管体育工作的段义洪老师与龚陈明共事近二十年,对他的为人了如指掌,“既专业又负责,从不吝惜用私人时间给学生义务训练”。
“家长把孩子交给我训练,孩子愿意跟着我,我就不能辜负他们。”这是龚陈明的宣言,也是人民路小学体育组七名教师的共同信念,更是老一辈们留下的光荣传统。
51岁的巫正洪老师在体育组资历最老,他从1984年开始扎根于此,助推并见证了学校体育的发展。他记得来校之初,还很懵懂的他被两位老教师二话不说强拉“入伙”,“说是一起干事业”。当时他们仨“腻”在一起,工作起来废寝忘食,以干事业的心气劲儿把田径做起来了。
正是这般兢兢业业,2007年,学校体育组获得了“重庆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先进教研组”的荣誉。
每个学校都存在着一种深刻的精神风貌,人民路小学的精神风貌便是回到“人”的立场静心做教育,尊重和呵护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成长。具体到体育上,便是明确让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不是为争获名次,而是面向未来为他们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让体育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2015年4月,人民路小学制定出《阳光体育活动方案》,明确从指导思想、加强领导、实施目标、内容、方法、要求,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推进阳光体育工作。因为学校有这样的思想意识,并扎扎实实做工作,体育发展才能势如破竹,“野蛮学生体魄”的初心,才能在这片土壤上经久传承,生生不息。
匠心筑梦
业余训练与课堂教学“两手抓”,以匠人之心追求细致,在精心培育优秀拔尖体育人才之时,也全力为每个学子的身体素质提升“保驾护航”。
一个平常周五的放学后,操场右侧跑道上,穿着红色运动服的学生正两两一排开始训练。对于开跑前的训练,龚陈明毫不含糊,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指导。
操场中央和另一侧正在开展学生足球和篮球训练。“除了参加田径训练的学生是经过资质挑选,足球、篮球都是学生自愿报名。” 龚陈明说,每天下午四点半开始,篮球训练(针对低年级)一个小时,足球和田径训练要一个半小时,“都是义务训练,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上午七点至八点,是高年级学生篮球训练。每天都大清早到校,坚持得下去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学生陈明卓抢答:“当然!我都坚持近一年了,现在身体变好很多。很喜欢我们的篮球训练。”
满意的不止学生,还有他们的家长。“这群老师认真负责,教得非常细致。”等候孩子足球训练的伍彬文婆婆说。一旁曾祥宏的婆婆也非常认同,“我看见他们都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反复磨”。
因为场地限制,球类无眼,田径训练同学经常被误伤,体育业余训练曾一度陷入困局。经过反复研究,这群体育教师琢磨出一套“齐头并进”的方案。首先是保证参加训练,保证训练时间;在此前提下,严格规划训练场地,留出安全距离;各负责老师严格执行与监督,保障方案顺利推行。
提起学生们的体育成绩,巫正洪眉宇间透着掩藏不住的“小骄傲”:“我们学生体育好,不是国家严格要求时才好,是一直都好。”
2015年,人民路小学被国家抽中进行体育达标检测。检测人员没有提前通知,就直接到了学校。他们到操场上,随意点了个班,再随意抽取10人,就开始测试。最终结果很好。2016年,人民路小学成了必测学校,并将被持续跟踪五年。“我们一点都不担心,不论外界是否检查,我们平时自己也会测。”巫正洪说每个班级都制作了一张表格,哪位同学体育进步了,就标注上去,“让每个孩子都能看见自己的进步”。
体育业余训练针对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怎么让全校学生体育都好呢?“抓好课堂教学。”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王海说,“严格根据教学计划实施,有节奏、有目的地上好每一堂课,在下课前几分钟,再针对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每周三节体育课,一节体育辅导,两周一次健康教育——学校在课时上并没有对“体育”特殊照顾,但收获这般成绩,除抓好课堂外,也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和习惯。
从2002年开始,班级足球活动席卷校园。两年后,学校又举办了篮球联赛,而今还特别举办了女子足球联赛。这些体育活动成了学校每年的必备项目。
不是要做到多“特别”才算工作完成得出色,“每一堂体育课、每一次课间操,都扎扎实实做好,就是精彩。”人民路小学的体育组教师用行动诠释着“师者匠心”,用对工作细致入微的要求和近乎强迫的坚持,筑梦学子的身体基石。
“心”火相传
不断的鞭策是不断向上生长的动力,让教师“心中激情之火”代代相传。
毛海燕老师记得,才来学校没多久,她就彻底懵了,“我怎么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也不对”。因为教学工作中的差错和失误,她屡屡受到“教训”。
“我们看见错都是直言不讳,对事不对人。”段义洪解释,老教师们喜欢直接干脆地指正错误,以求年轻教师铭记于心,不再犯。如今,毛海燕在校教学近7年,深刻体悟到“受益匪浅”。
近两年才来校任教的额进川很喜欢这种感觉,“他们说话直,我说话也直,所以完全不存在芥蒂”。
“他们像爸爸一样,很严,但可亲。” 虽然来校还不到一年,24岁的女教师刘燕和其他老师却并不生分。在前不久一次赛课中,刘燕战胜9位教师,夺得第一名。“段老师他们利用自己时间给我指导,一次就是一个多小时,从不嫌累。”如果学校有培训学习的机会,也是先“照顾”新教师。
这些老教师也是如此成长起来的,他们现在做的,就是要把这些方法、这些精神传承下去。
强悍的人格与执着的精神自然拥有感染力。段义洪直言受退休老师谭新民感染颇深。“我来这教学已23年,身上一直秉持着一股好胜的气,对待教学、比赛都如此。如果我今天输了,就努力明天赢,明天还输,就努力后天赢。”他也如此教导新教师,心中要燃起激情之火,把学校体育当个人事业来经营。
“想要扎扎实实提升每位同学的身体素质,这对我们体育教师来说,就没有压力不大的时候,但我们也会调节。”体育组内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哪个老师过生日,就一起庆祝,段义洪说一方面是“大家一起庆祝,增进感情”,另一方面也是“减减压,平时大家都太费心了”。
“‘和谐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不禁锢于整体,也不流连于表层,它深入到人的内在,注重其身体的和谐和精神的和谐,尊重和呵护人的生命成长。” 自从学校2003年旗帜鲜明地提出“和谐管理、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以来,学校校长希望学校团队是和谐的,个人的身体和精神也是和谐的。
万众一心
举全校之力做好体育,而不只做体育。“和而不同、为而不争”的平和心态,使学校迈向全面优质发展之路。
“要想让孩子爱锻炼,必须自己先锻炼起来。我们教师如此,家长也应如此。”家长会上,巫正洪采取迂回战术教育家长。
“同学们,你们都是小老师,记得回去要教导你们的爸妈锻炼身体。”类似的“台词”,在体育课中频频出现。
这是这群体育老师惯用的“招数”——从家长和学生双方攻破,借助他们的力量推进体育,让锻炼不止于课堂,延伸至家庭和日常生活行为方式中,成为他们自觉的习惯。
那遇到寒暑假怎么督促?“要靠班主任发力。”王海说,假期会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班主任要督促学生进行简单安全的锻炼,比如仰卧起坐、跳绳、立定跳远。
“科任教师也很为孩子的体育锻炼着想。”王海说,“如果他们整天就拉着孩子补习语文、数学,那还有时间推进体育吗?”
学校领导团队的支持更是体育向上生长的重要支柱。学生在各级体育比赛中获得奖项,其所在班的班主任、副班主任,包括数学老师都能获加分奖励。“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是从多方面考虑,不是说本学科教得好就可以过关,我们讲究和谐——与其他学科的和谐、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段义洪说。
学校体育水平过硬,尤其是足球特色突出,便有人提议举全校之力打造一所足球特色学校。但遭到学校领导的否定:“学校办学不能仅停留在一项特色和学生的一项特长上,以免扼杀广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虽已是全国足球特色学校,但人民路小学更倾向于让各门学科齐头并进。
副校长王世平告诉记者:“对语数外、音体美等学科,学校都是一视同仁。无论哪门学科,学校永远都会尽最大力量给予支持。但需要老师先去思考与实践,缺什么再补什么,不可能把什么都准备好摆在面前了再去动手,这样老师是被动的,学科也无法呈良性发展。”
这种“和而不同、为而不争”的平和心态,使得人民路小学迈向了全面优质发展之路。除却体育带来的荣誉,学校还获得了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全国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全国传统文化进校园首批试点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文明学校、重庆市人文校园示范学校、重庆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学校、重庆市家长学校示范学校、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重庆市优秀卫生单位、重庆市绿色学校等诸多重要荣誉。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还专门报道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和体育老师的事迹。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构建个体与群体相融的和谐校园,需要出色的工作能力,更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无私付出。”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坚信,学校在体育路上步步精心,不仅可以“野蛮学生体魄”,更能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体育是学校推进各学科建设的一个缩影”,只有各学科都强大起来,才能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和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