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思考

2016-10-08 14:41吴丹葛春雷刘豫黔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课程教学高职

吴丹 葛春雷 刘豫黔

【摘 要】针对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思路及考核模式三个方面探索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措施。

【关键词】高职 建筑材料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066-02

随着建设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和深厚专业背景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青睐。在此大环境下,笔者通过对建筑材料课程的调查研究,结合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建设成果,针对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三个方面探索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措施。

一、建筑材料课程特点

结合笔者多年的从教经验,加上深入的调查研究表明,建筑材料课程内容繁杂,涉及有机、无机、金属、非金属、复合等材料,融合了数学、物理、力学、化学等知识,学科之间的交叉错综复杂,并且独立成章,计算推理少,技术标准多,应用性强,学生学习无章可循,普遍感觉枯燥乏味。再加上很多院校为了提高资源周转率而压缩学生的在校时间,授课学时一减再减。为了完成任务,教师只能满堂灌,呕心沥血,尽心尽力,效果却不甚理想。由此可以看出,该课程若不突破传统,推陈出新,将很难改变这种教与学双方都感到困难重重尴尬局面。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做到“三突出”。在内容选择上,要删繁就简,做到“三突出”,即突出重点章节、突出重点内容、突出工程应用。教师应根据专业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分清主次,哪些是必须讲深、讲透的,哪些是适合学生自学的。像在结构工程中使用较少、叙述性较强、先后课程重叠覆盖的部分,如木材、装饰材料等,可以少讲,甚至不讲。

(二)实时更新,与时俱进。大部分教材在编写的时候,都会把水泥、混凝土、钢材等传统材料作为主要章节,授课时间甚至会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二。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如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新型防水材料及复合材料等。为了能够与时俱进,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实情,适时调整学时分配,传统材料要讲,新材料也要及时跟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能够“融会贯通”。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建筑材料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只单纯片面地讲解“材料”,而应该依托建设行业这个大背景,充分结合专业特点,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将学生带离“材料”这座孤岛,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四)体现高职特色。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需要,高职学习的重点不在于“为什么”,而应侧重于“是什么”和“怎么用”,因此,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偏重各类材料的质量检测及工程方面的应用,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必须在日常教学当中适时穿插实训课,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以实促理、以理固实”。

三、教学方法及思路的改革

多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作为新生事物,也曾深深吸引着广大学生的眼球。然而,现在的大学生,从中学甚至是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接受多媒体教学,他们对此种课堂呈现模式早已没有新鲜感和好奇心,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和4G网络的全面覆盖,多媒体对学生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况且现在很多教师所谓的多媒体课件,无非就是文字、图片和视频,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稀可以看到黑板教学的影子,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在课堂上常见的一幕: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而下面的学生却在低头玩手机,至于相对比较枯燥的建筑材料课程,情况就更为糟糕。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其思路如下:

(一)展馆参观——建立感性认识。大一新生对建筑材料要么是“听说过,没见过”,要么是“没听说过”。在此背景下,教师强行去讲解材料的相关知识,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稀里糊涂,结果可想而知。

为此,学院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建立了多视角建筑材料综合展览馆。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要专门拿出一定的学时,由专业教师带领进入展馆,通过实物、图片、视频、动漫、文字说明及教师讲解等多种形式充分认识当前工程中的主要建筑材料,让他们在心理上对即将学习的对象有一个感性认识。

(二)课堂学习——汲取理论精华。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回到课堂,教师再结合教材对前面所看到的材料的特点、技术性质及应用等知识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逐渐“了解”。当然在讲解的过程中,授课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把头抬起来,如当下比较流行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例如,可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即每学期开始前,把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发放任务卡,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各种途径完成任务卡上的相关任务,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中汇报,并将此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

(三)实验操作——学习应用技能。对每一种材料,理论学习结束后,应及时安排实验课。在实验课堂上通过拟定实验方案、独立操作实验、分析与处理数据、编写实验报告等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验证材料的基本性质,对所学内容形成较为充分的理解,还能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故地重游——建立理性认识。实验结束后,学生对所学材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时教师带领大家再次进入展馆,在自行参观的同时,针对尚有的疑问进行重点讲解,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已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内容。

(五)工地实习——学以致用。学生在毕业之前,有一定时间的工地实习环节。为此,授课教师要做好计划,把建筑材料课程的相关内容做成卡片,以知识卡的形式发放给大家。在实际工作当中,一旦遇到相关问题,学生能够及时获取相关知识,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通过提炼与加工,进而指导施工,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四、考核方法的改革

“一张卷”的考试方式只是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的掌握,难以把握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门典型的理实一体课程,建筑材料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是开放的、多样化的。对此,可采用如下评价方式,从四个部分对建筑材料课程进行评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小组汇报,占20%;第二部分为平时成绩,占20%;第三部分为实验成绩,占30%;第四部分为卷面成绩,占30%。此种评价模式可以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而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可以充分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及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结语

本文在调查了大量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提出了建筑材料教学改革的新思路,通过“展馆参观→课堂学习→实验操作→故地重游→工地实习”的教学过程,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丽琴,付春松.新时代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2]史国庆.在高职教育新模式背景下《建筑材料》的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4(35)

[3]尹振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管理观察,2014(1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新型墙体材料为主线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优化”

【作者简介】吴 丹(1973— ),女,广东清远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高级规划师,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建筑规划设计、建筑材料节能、建筑工程等。

(责编 刘健华)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课程教学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及发展方向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新型混凝土技术与建筑节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