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华
摘 要:盐都新区社区教育管理是强化促使盐都快速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基本型现代化以及组建和谐社区的需求。文章以盐都新区社区教育中心实行盐都新区市民教育为例,研究社区新市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市民;社区教育;和谐;创新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7-0032-01
社区新市民教育是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要方式,同样也是现代化文明的主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城市化以及工业化不仅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改变、整体经济的发展,还有效缓解社会结构的分歧化,对于润滑社会流动性有着显著的效果。对此,研究社区新市民教育的必要性、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一、盐都新区开展新市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1. 通过社区教育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盐都新区的发展一体化主要是以农业一体化、工业一体化同步发展为目标。按照盐都政府所出台的相关规定,截至2016年,盐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70%,基本上已经达到中等水平。盐城新区借助土地整治等工作,成功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转变,使大批从事农业的劳动力逐渐转向到第二产业甚至第三产业,从而基本实现了城乡生产力要素的自由行流通。由此可见,通过社区新市民教育工作的实施,必然能够促使盐城的市民整体素质得以有效提升,从而使新市民真正融入到盐城的社会活动当中。
2. 社区新市民教育是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所提出的基本现代化宏观目标,盐城也必须针对这一目标开展相关工作。基本现代化的核心因素必然是人,特别是相对于原始居民而言进入城市相对较晚的新市民人群,这些人群是盐城基本现代化的重点因素,只有这些人群真正跟上现代化步伐,公平享受盐城的发展成功,才能够真正给盐城带上基本现代化的标签。而新市民的现代化必须通过教育和引导来实现,因此对社区新市民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盐城社区新市民教育的创新途径
1. 完善社区新市民教育管理体系,确保新市民能够顺利参与教育
首先,构建一个扁平性的社区新市民教育管理体系。新市民社区管理体系是确保盐城社区新市民教育工程以及社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指标。对此,想要完善社会管理、全民参与、和谐共创、党委实行的管理结构,激发社会整体活性,促使社会能够和谐进步,构建一个完善并且能够在基层应用的新市民教育管理体系是必然的。针对盐城的实际情况,教师认为,应当构建“党委、居委会、管理服务站、综合治理办”四个结构的社区管理结构,其至少能够实现以下四个作用:一是提升党的基层管理效果,并通过基层的民主性为提升社会的民主性。二是提升社区的民族自治能力,通过由群众所组成的社区委员会强化整个社区的自治能力,从而使社区教育更好地落实在基层中。三是提升公共服务在基层的有效范围,通过四个方面的组织结构拓展社区新市民教育的有效应用范围。四是提升基层的平安建设以及综合管制效果。按照教育工作的规划,截止2016年底盐城新区必然能够达到省级和谐社区的标准,达到95%以上的城乡教育覆盖率,从而实现全面覆盖、全面教育,确保社区新市民教育的落实和有效性。
2. 综合社区的教育资源,促使社区新市民教育发展更加顺畅
社区新市民教育的教育资源主要包含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各种类型的无形教育资源等多个层面。综合社区的教育资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一是综合社区中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等传统教育机构以及各类型科研企业、图书馆等非传统教育机构的教育资源,通过这些教育机构的资源有效弥补社区新市民教育的缺陷。二是综合社会教育的管理、教师、自愿者以及领导等各方面的人力资源,积极协调各个层面的积极因素,从而确保社区新市民教育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三是综合社区新市民教育的财力资源,首先当地政府可以强化对居委会或综合治理办处的财政支持,为社区新市民的教育提供根本保障;其次也可以面向社会筹集教育资源。四是综合社区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资源,在教育过程中借助数字化媒体、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新途径给新市民进行相关教育,从而消除传统的新市民教育的时间、空间约束性,优化教育技术,通过现代化社区新市民教育使教育更加有效。五是综合社区教育的各种无形教育资源,如社区的文化资源、氛围资源等,通过这些各式各样的无形资源强化新市民对盐城新区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从而营造更好的文化资源和教育氛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社区新市民教育过程中,必须以行政章程、法律法规、道德规范以及行为规范等内容为主,真正确保社区新市民在教育之后能够良性存在于社区当中。除此之外,为了全面性提升我国新市民的整体身心素质,强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新市民的社区教育质量,需要相关工作者不断创新、深入社区教育,使新市民在思想观念上得到彻底性转变、创新,从而保障整个城市能够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桑宁霞,王晓丹.社区教育特色课程的生命寓意[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2]贾陆和.城郊新市民的城市化困境及对策——基于社区教育的角度[J].继续教育研究,2013(05).
[3]陈曙.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教育培训激励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