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例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

2016-09-29 10:56陈甲安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示范性变通启发性

陈甲安

例题教学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很常见,特别是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它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教学可以把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启迪。

一、例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问题。学生们手上的教学教材都是统一的,书上的教学内容一样,也表明了书上的例题也是一样的。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这些教材的例题一般都是针对相应的知识点设计的,这样的例题一般都会比较简答,缺乏技巧性和综合性。这样,如果教师完全按照教学材料中的例题给学生们授课就会浪费多余的时间去讲解不必要的例题。

2.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改革后,教师们的教学方式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改变,我们倡导不准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学校与教师为了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也在努力转变,最明显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课本上的例题讲解得过于详细,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们虽然在教师讲解的时候听懂了,但是到自己实际操作时却又毫无头绪。

二、例题教学的策略探析

1.例题的设计要遵循目的性原则。高中数学的例题教学一定要遵循目的性原则。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例题的设计不是随意的,它有着一定的目的性。没有目的的例题设计是失败的,即使它遵循了其他的例题设计原则。所以,教师在设计例题前先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设计这个例题,这个例题的目的是什么,是要教学生新的知识还是教学生新的做题方法又或者是两者皆有呢?所以,教师在设计例题前要想清楚了自己的目的再开始设计例题。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

2.例题的设计要遵循启发性原则。教师设计例题的时候要遵循启发性的原则。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和数学思想,还要教导学生们通过课堂的学习,掌握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让学生们懂得如何举一反三,获得更多解题技巧。“启发是游离于教师讲解和学生思维的活动形式,例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使学生原本闭塞的思路活跃起来,以形成探究的欲望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例题的设计要遵循示范性原则。教师在设计例题的时候要遵循示范性原则。教师在课前都会用一些时间对于将要讲解的内容进行引导和准备。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用到例题来做指引,通过这些例题将学生引导至要讲课的内容上。所以,提前准备的例题一定要起到示范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例题的时候务必要保证遵循示范性的原则。

4.例题的设计要遵循变通性原则。教师在设计例题是要遵循变通性原则。虽然在高中文科的教学过程中,死记硬背会起到作用,但是这种方法绝对不适用在理科的教学。在理科的教学过程里,一旦对某个知识点不理解,也不去想办法理解,那么这就会变成以后学习里的一道障碍。教师在设计例题的时候要教会学生懂得变通的学习技巧,培养他们有逻辑的思维方式,这不仅对学生们的学习有帮助,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有着帮助的。所以,教师在设计例题的时候要遵循变通性原则,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明白相应的解题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教师在进行例题教学的时候不要依赖教材上的例题,而要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设计相应的例题,当然也可以和其他教师一起合作,争取设计出适用于更多学生的例题。高中的例题教学不仅有相应的设计原则,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要适时调整教学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示范性变通启发性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事不凝滞 理贵变通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变通
刻舟求剑
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探析
我省启动2015年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评选工作
拥抱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