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非X不Y”句式的出现及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先秦时期、汉魏六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20世纪白话文时期”五个阶段。该句式由表达双命题话语发展为表达单命题话语;“X”由体词性成分为主演化为谓词性成分为主;“非X不可”结构呈现凝固化和有界化的特点,由此,“非X不Y”句式完成了其语法化进程。
关键词:“非X不Y” 历时演变 语法化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句子:我非说不可;非胆子大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不让他去他非去,等等。可以发现:这些句子都是由“非……”和“不……”两部分组成。为方便论述,本文把这种由“非……”和“不……”两部分组成的句式,叫作“非X不Y”句式。本文主要对该句式的产生和发展做纵向的梳理,并探究“非X不Y”句式的历时演变轨迹及其演变特点。
一、“非X不Y”句式的演变
“非X不Y”句式的出现及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先秦时期、汉魏六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20世纪白话文时期”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先秦时期(包括上古时期)
这一阶段是“非X不Y”句式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非X不Y”句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出现频率低。据笔者统计,其用例情况大致如下:《论语》1例、《孟子》6例、《尚书》3例、《韩非子》7例、《左传》6例、《墨子》8例[1]。
2.关联词语的使用不统一。一般地,前项的关联词用的是“非”,后项用的是“不”,但在《诗经》里,前项的关联词语用的都是“非”的假借形式“匪”,先秦其他文献还有使用表示否定关系的副词“微”的,后项有使用“弗”“勿”等的。例如:
(1)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经》)
(2)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左传》)
(3)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不从令者斩。(《墨子》)
(4)所令,非身弗行。(《墨子》)
3.常以紧缩形式出现。以上列举的例子均为紧缩形式,前项后项间的结合比较紧密。例如:
(5)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於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孟子》)
(6)且事非权不立,非势不成。(《战国策》)
4.常以对举或排比的形式出现。例如:
(7)非威不立,非势不行。(《战国策》)(对举)
(8)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孟子》)(对举)
(9)天子非展义不巡守,诸侯非民事不举,卿非君命不越竟。(《左传》)(排比)
5.“X”多为体词性词或短语。以上几例除例(3)外,“X”全是体词性的词或短语。
6.以表示客观性意义为主。虽然从言者视角看,有一定的主观性,但还是以紧缩的必要条件句为主。
(二)第二阶段,汉魏六朝时期
这一阶段的“非X不Y”句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出现的频率比先秦时期高。据笔者统计,《论衡》中约有20例、《史记》约41例、《淮南子》约23例。
2.后项由以“不+行为动词或词组”形式为主变为以“不+助动词+行为动词或词组”形式为主,助动词以“可、能、得、敢”最为常见。如:
(10)人之性有仁义之资,非圣人为之法度而教导之,则不可使乡方。(《淮南子》)
(11)唐子高章奏百上,笔有余力,极言不讳,文不折乏,非夫才知之人不能为也。(《论衡》)
(12)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史记》)
(13)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史记》)
3.后项出现了“不+助动词”的结构,但是这一结构在这一阶段不是主要形式。例如:
(14)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史记》)
(15)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史记》)
此处的“行”字仍然应该算作动词,但可看到其演化的轨迹。
4.前项“非X”与后项“不Y”之间可以加入其他词语,这说明其结构还比较松散。如:
(16)以臣料之,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史记》)
(17)子在身时,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非正色目不视,非正声耳不听。(《论衡》)
例(16)中“非X”与“不Y”之间加入了副词“固”。例(17)中则把整句话的主语放到了“非X”和“不Y”之间。该句正常的语序应该是“目非正色不视,耳非正声不听”,为强调“正色”和“正声”,把“非X”提前。
5.与“非X不Y”具有一定联系的同义表达形式增多。例如:
(18)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史记》)
(19)《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史记》)
(20)若情周而不繁,辞远而不乱,非夫熔裁,何以行之乎!(《文心雕龙》)
以上三例中,“非我莫能为”义同“非我不能为”;“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非夫熔裁,何以行之乎”义同“非通人达才不能注意”“非夫熔裁,不能行之”。
(三)第三阶段,唐宋时期
“非X不Y”句式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有:
1.“X”有谓词化倾向。例如:
(21)元长曰:“夫人之来,非元长在此不可。元长若去,夫人隐矣。”(《玄怪录》)
(22)若《孟子》《诗》《书》等,非读不可。盖它首尾自相应,全籍读方见。(《朱子语类》)
2.“非X不可”结构继续增多,“非X不可”的有界化程度增强。
有界化在不同层面上表现不同,沈家煊(1995)[2]认为,“事物在空间上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动作在时间上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性状在程度上或量上有‘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句式的有界化是指句子成分的成句性程度(洪波,2004)[3],如现代汉语里句末语气词“了”“呢”就是句子有界化的一种标记,具有很强的成句性作用。句式的有界化倾向是人们完型感知的必然要求。
“非X不可”的有界化是指“不可”后无需加入后续成分就可以成句,表达完整的意思。“不可”成为“非X不可”句式有界化的一种标记。如:
(23)谓政刑但使之远罪而已;若是格其非心,非德礼不可。(《朱子语类》)
(24)但以事机密,虑有所泄,非生人传之不可。(《宣室志》)
(25)和戎之使且须谙练朝廷事,非揆不可。(《太平广记》)
到唐宋时期,“非X不可”的有界化程度已相当高。据洪波(2004)统计,《太平广记》和《朱子语类》中的28例只有两例有后续成分。而唐宋以前文献中的“非X不可”结构,一般不独立成句,多以“不可+谓词性成分”的形式出现。如:
(26)然皆以倡见,非王侯有土之士女,不可以配人主也。(《史记》)
(27)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於人。(《孟子》)
(28)夫痤疽之痛也,非刺骨髓,则烦心不可支也。(《韩非子》)
(29)非易不可以治大,非简不可以合众;大乐必易,大礼必简。(《淮南子》)
这几例中,“不可”后面均加入谓词性成分,且这些谓词性成分不可省去,否则无法完整地表达句子的意思。笔者对《论衡》《史记》《孟子》《韩非子》和《淮南子》等唐宋以前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共得“非X不可”15例,除《史记》3例和《韩非子》1例无后续成分外,其他均有后续成分。
(四)第四阶段,元明清时期
本阶段的“非X不Y”句式的特点主要有:
1.用例较少。以下是笔者统计的用例情况:王实甫《西厢记》2例,《平妖传》3例,《金瓶梅》5例,《醒世姻缘传》3例;四大名著中,《红楼梦》7例,《西游记》中没有检索到该句式的用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的用例稍多一些,但也仅仅只有18例和15例。
2.“X”由体词性词或短语充当的情况仍然十分普遍。例如《三国演义》15例中有13例“X”是体词性成分,《水浒传》中有14例“X”项是体词性成分,《金瓶梅》5例中有3例“X”是体词性成分,《平妖传》3例中“X”全是体词性成分。例如:
(30)皆因只是那时朝廷奸臣当道,谗佞专权,非亲不用,非财不取。(《水浒传》)
(31)这婆子非钱而不行,得了这根簪子,吃得脸红红,归家去了。(《金瓶梅》)
3.“非X不可”更加凝固化,基本上完成了“非X不可”这一句式的有界化,“非X”和“不可”之间一般不加入其他成分。例如:
(32)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三国演义》)
(33)朱俊曰:“要破山东群贼,非曹孟德不可。”(《三国演义》)
(34)费得若干钱物,非千金不可。(《平妖传》)
(35)也有两句诗道:拖虹歇雨,止电收雷,相送归云,非风不可。(《醒世姻缘传》)
4.出现了比较多的“非得X不可(行/成)”的用例。例如:
(36)然而要办这件事,非得要先把几个当权的去了不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7)他们都是亡命之徒,四个差人恐怕无济于事,非得大队不能镇压得住。(《活地狱》)
5.出现了用于强调纯粹的主观意愿的新用法。例如:
(38)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子。(《红楼梦》)
(39)(二郎)怒发冲冠的道:“我非得将他们的尸灵皮斩尽不可!”(《狐狸缘全传》)
(五)第五阶段,20世纪白话文时期
到了20世纪,在众多作家的白话文作品中,“非X不Y”句式已大量涌现,老舍、钱钟书等作家的作品中,此类句式也成为常用句式。据笔者统计,《骆驼祥子》中约有27例,《围城》中约29例,《四世同堂》中约88例。
这一阶段该句式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非X不可”句式定型化并完成其语法化进程。“非X不可”句式用例大量增加,在数量上压倒其他类型的“非X不Y”句式,成为“非X不Y”的主要句式,并且“非X”和“不可”之间一般不能加入其他成分。《骆驼祥子》27例“非X不Y”用例中有13例是“非X不可”句式,《四世同堂》88例“非X不Y”用例中有73例是“非X不可”句式,《围城》29例“非X不Y”用例中有21例是“非X不可”句式。
2.“X”项谓词化。“X”项由谓词性成分构成,这一用法成为该句式在此阶段的主要用法。《骆驼祥子》27例“非X不Y”用例中,有23例“X”项由谓词性成分充当;《四世同堂》88例中有84例;《围城》29例中有23例。例如:
(40)四大爷,你非帮这个忙不可!(老舍《四世同堂》)
(41)赶到看见非把车挪开不可了,他的嘴更不能闲着,他会骂。(老舍《骆驼祥子》)
3.“非得(要)X(不Y)”成为常用句式,并且出现了“非得(要)X才Y”句式。
(42)但是,声言一定要在某地安家,声言非要在那里安度晚年不可,而且身处不同的时代竟不谋而合地如此声言,这无论如何是罕见的。(余秋雨《寂寞天柱山》)(非要“X”不“Y”)
(43)在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因为衣裤过于紧小,肘弯膝盖,筋骨接笋处非得开缝不可。(张爱玲《更衣记》)(非得“X”不“Y”)
(44)但是你能否向我解释清楚,究竟为什么,那个骗子非要说他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正教授。(梁晓声《感觉日本》)(非要“X”)
(45)长年住在闹市里的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不了一些什么。(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非得“X”才“Y”)
二、“非X不Y”句式演变的特点
从“非X不Y”句式的历时演变可以看出从古到今该句式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由表达双命题话语发展为表达单命题话语
该句式在古代汉语中本来是强化必要条件的复句类型。“X”是满足“Y”的必要条件,全句利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如果不是X这一条件,就不能产生Y这一结果”。因此,该句式表达的是双命题,有两个逻辑重音。例如:
(46)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
“非梧桐不止”,如果不是梧桐树就不停下;“非练实不食”,如果不是练树的果实就不吃;“非醴泉不饮”,如果不是醴泉的水就不喝。这几个“非X不Y”结构均为双命题结构,“X”项和“Y”项均须重读。
到后来,该句式主观性增强,有了类似“非X不可(行、成)”之类的凝固格式,就只能表示单命题了,而逻辑重音也只在“X”上。例如:
(47)我们国家十年动乱刚结束,实在腾不出人力、物力来打仗,但这一仗非打不可了。(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48)要不是随后我明白了“四人帮”已经进了监狱,我非得上吊不行。(苏板阳《婚礼集》)
2.“X”由以体词性成分为主演化为以谓词性成分为主(即“X”的谓词化)
《诗经》中的“匪X不Y”中“X”全是体词性的。先秦两汉时期的用例中有体词性的也有谓词性的,但以体词性的为主。唐宋明清时期,“X”项由谓词性成分充当的用例有所增加,到现代汉语中,就以谓词性为主了。即该句式完成了“X”由体词性成分充当到由谓词性成分充当的演化过程。
3.“非X不可”结构的凝固化和有界化
“非X不Y”句式的初始形式是松散的,表现为前项和后项之间可以用逗号隔开,也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如例(10)、例(13)、例(16)等。后来,该句式出现了“非X不可”结构,到元明清时期基本完成其凝固化和有界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非X不可”用例的大量涌现;“非X”和“不可”之间不再能插入其他成分;“不可”后不再加其他成分,成为“非X不可”句式有界化的标志。
4.“非”由否定副词转化为评注性副词
张谊生(2000)[4]认为,现代汉语副词可以分成三类: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对相关命题或述题进行主观评注是评注性副词的基本功用。评注性副词在句中主要充当高层谓语。“非X不Y”句式的初始句式是双重否定句,“非”为表否定的限制性副词(为论述方便,以下称为否定副词)。在演化过程中,该句式单命题化程度逐渐提高,主观性不断增强,出现“非X不可”句式。“非X不可”句式可以单纯表示当事人的主观愿望,这一用法在清代已非常普遍。“非X不可”句式的长期使用促进了“非X不可”的凝固化和定型化,“不可”的语义逐渐虚化,有时即使省去“不可”也不影响交际。“不可”语义的虚化和“不可”的脱落使“非”负载了本应该由整个“非X不可”句式承担的信息。此时,“非”就由否定副词完全演变成单纯表主观意愿的评注性副词,表示“一定要、偏要”等义。应该说,是该句式的主观化,促进了“非”的高层谓语化。例如:
(49)我还舍不得穿呢。可冲你一说,我非连着穿三天不可。(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50)我是在路上遇见他们的,(他们)非要来看看。(王朔《浮出海面》)
例(49)中,“可冲你一说,我非连着穿三天不可。”意思是“可冲你一说,我一定要(偏要)连着穿三天。”从表达的角度看,这句话的后半句包含两层表述,第一层(低层)表述是“连着穿三天”;第二层(高层)表述是“一定要(偏要)连着穿三天”。这里的“非X不可”可以不再看作是双重否定句,完全可以看作是对述题的主观评注。
如果说例(49)中的主观评注是由“非”和“不可”共同承担的,“非”还不能被完全看作是评注性副词的话,例(50)中的“非”就是典型的评注性副词了。例(50)中,“我是在路上遇见他们的,(他们)非要来看看。”这句话的后半句也包含了两层表述,低层是“(他们)要来看看”,高层是“一定要来看看”。在“要”前加一个“非”字强调主观意愿,这里的“非”已经不再是否定副词,而变成了评注性副词。如果看成否定副词,意思则正好相反,表示“(他们)不要来看看”了。
从历时演变轨迹可以看出,“非X不Y”句式经历了“非X不Y(“X”是体词性词或短语)→非X不Y(“X”是谓词性词或短语)→非X不可→非(得、要)X→非(得、要)X才Y”的发展的连续统,完成了其语法化的历程。当然,每一种句式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共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郭攀.“非A不B”句型的出现及其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2]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5).
[3]洪波,董正存.“非X不可”的历史演化和语法化[J].中国语文,2004,(3).
[4]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张小芳 江苏盐城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