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2016年7月,针对当前一些机构过于依赖境外节目模式、原创节目比例较小等问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卫视把节目原创作为自主创新工作的核心,研发具有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国特色的原创節目,并要求“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节目不得超过一档”“黄金档引进节目每年不得超过两档”“‘中外联合开发必须中方取得完全知识产权”。
《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近几年来,各大卫视纷纷推出当家综艺。但是,我们仔细查看这些节目的“家谱”就会发现,这些综艺节目许多都带有“国外基因”。据《2015腾讯娱乐白皮书》报告,2015年中国有215档综艺节目播出,而雄踞收视率榜首前10名的,近80%是引自国外、于本土落地的“综二代”。韩国的综艺模式几乎被中国引进殆尽,而我国自己的原创综艺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我们应该看到,引进文化产品,不是拿一台手机、一辆汽车,除外表、功能之外,节目还包含了一颗文化的内核。这颗内核承袭怎样的文化传统?表达怎样的文化心态?传递怎样的文化价值?这些都会通过引进的产品辐射出来。如果我们长期引进国外的文化产品,我们的文化就成了引进的文化,我们的价值就成了引进的价值,其后果是我们今天尝到了金钱换来的甜头,明天就会尝到丧失本土文化的苦头。
正因如此,在节目引进模式热火朝天的今天,我们需要泼一盆冷水,把黄金档留给“中国造”,大力扶植本土原创节目,让《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一年级》这样的优秀原创综艺节目大放光彩,让自主创新成为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