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体育大年,欧洲杯刚刚结束,奥运会又要来了。
说到体育,从去年开始,体育产业被强烈看作是“风口”之一,创业者大量涌入。到了今年,经历了资本和市场的双重洗礼,有的脱颖而出,有的消失不见。
体育产业看上去很美,然而只有真正去做,才会知其难度之大,有些甚至非人力所能掌控。
近日在鸟巢举办的曼彻斯特德比,开赛当天临时取消,原因是连日降雨场地条件恶劣。球迷都已经出发在路上,自然沮丧不已,主办方只能退票赔钱。
一般的创业公司承担不了这种风险,遇到一次就是重创。
至少在当下,绝大多数体育创业者不适合走商业赛事运营的路线——即使这是蛋糕中最为诱人的一块。就算天不下雨,光是各种审批也能让创业者们酸爽不堪。
记得13年前皇马第一次来华,国内商业体育赛事火爆萌芽,大牌球星受到的礼遇甚至令他们自己都感到吃惊,而票房也像躁动的火药桶,瞬间被引爆,一票难求。
那是匮乏市场突然得到填充的蜜月期,然而之后的故事进行得并不流畅,各种各样的问题接踵出现,观众也开始变得挑剔,商业赛事竟然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呈现出泡沫化趋势。
表面上的热闹难以掩盖骨子里的贫瘠,体育对于人们来说,理应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轮接一轮的票房收割。
转眼十多年过去,现在的创业者有机会对现实做出一点改变。
在宏观层面,国务院“46号文件”描绘了一个体育产业发展蓝图: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
为此,体育产业要发挥市场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与创造力,提供适应群众需求、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
以上这些文件要点被体育创业者屡屡拿来作为政策背书,以证明风口的坚实有力,接下去要做的,就是选择一种姿势,乘风而起。
机会相当多。正如大家所知,中国是个体育大国,但并非体育强国,依靠举国体制的力量,竞技体育成绩斐然,但同时大众体育却发育迟缓——这留给了创业者空间。比如,跑步、健身都是公众日常的高频需求,与竞技无关,与健康相关,圈层性强,兼具社交属性,因而迅速被众多创业者锁定。
我们本期特别制作了体育创业专题,介绍几家小而美的体育创业公司以及他们各自的创业过程和商业逻辑。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可喜的现象,那就是创业者们正在回归到商业的本源,抛开互联网思维的浮躁,务实服务用户。他们各自准确寻找到了自身的定位和价值,拒绝以宏大的方式扮演颠覆者的角色,在大众体育的垂直领域,用创新的技术或商业模式满足用户的需求,赢得回报。
王健林有句话说得直白:靠社会投资、自己能养活自己,甚至能赚钱的才是体育产业,靠政府投钱才能活下去的叫体育事业。
也许,越来越多聚焦用户的体育创业者将会改变体育产业的现状,当然这很难,但如果能在社会资本的土壤里种植出独特的花朵,那并不比夺得奥运金牌逊色。
—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