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6-09-28 06:41李鹏超张志敏
陕西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压积通心络血管性

韩 丽 李鹏超 张志敏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衡水053000)



通心络胶囊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韩丽李鹏超△张志敏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衡水053000)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VD患者158例,随机分组,其中通心络组78例,常规治疗组8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通心络组再给予通心络胶囊1.04g,1d3次,共服用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予行简易智能状态评估量表(MMSE)、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量表(SDSV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并检测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后通心络组MMSE、SDSVD、ADL得分均较常规治疗组改善,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亦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通心络胶囊通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从而改善认知功能,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主题词痴呆,血管性/中西医结合疗法@通心络胶囊认知血液流变学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痴呆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现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1]。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为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两大类型,其中,VD约占所有痴呆的20%~30%。VD是由脑血管疾病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血液流变学如血液黏度的改变对VD的发生发展亦具有一定的作用[2-3]。通心络作为治疗心脏血管疾病的中成药物,已获得广泛应用。近年来,通心络已逐渐被使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本研究使用通心络进行规律治疗,从而探讨通心络胶囊对VD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VD的患者共210例,随机分为两组,排除中途退出研究者,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为158例,包括通心络组78例,其中男46例,女32例;平均年龄67.2±7.1岁;平均病程1.9±0.4年;平均受教育程度8.9±5.6年。常规治疗组80例,其中男39例,女41例;平均年龄65.9±6.6岁;平均病程1.6±0.7年;平均受教育程度9.5±6.0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受教育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及排除标准存在痴呆表现,症状发生于卒中后并持续≥3个月;有神经局灶性症状或体征;CT或MR提示存在多发性脑缺血病变;Hanchinski(HIS)评分>7分;简易智能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24分;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分类手册》第四版(DSM-IV)关于VD的诊断标准。排除阿尔兹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合并严重原发性精神疾病;合并出血性疾病;无法坚持按规定服药及随访者;药物过敏者。

治疗方法常规治疗组采取基础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0.1g,1d1次、阿托伐他汀20mg,1d1次,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予降压、降糖治疗。治疗期间停止使用其他抗痴呆的药物。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服用通心络胶囊(国药准字Z19980015)1.04g,1d3次,胶囊主要原料包括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虫、蜈蚣、檀香、降香、乳香(制)、酸枣仁(炒)、冰片,4周为1个疗程,共服用3个疗程。

疗效标准在研究开始和结束时采用MMSE、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量表(SDSVD)评分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检测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治疗结果痴呆评分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治疗前两组的MMSE、SDSVD、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通心络组和常规治疗组MMSE、SDSV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通心络组ADL评分出现显著下降(P=0.272),但常规治疗中暂未见显著差异。通心络组治疗后MMSE(P=0.021)、SDSVD(P=0.043)得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而ADL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9)。通心络组和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对比,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通心络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的趋势(65.4% vs 58.8%),具体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智能和生活能力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疗效比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通心络组的血液黏度(P=0.010)、红细胞压积(P=0.025)、纤维蛋白原(P=0.001)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常规治疗组仅血液黏度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40),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通心络组的血液黏度(P=0.047)、红细胞压积(P=0.033)、纤维蛋白原(P=0.009)水平亦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具体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

讨论VD是由于脑之气络损伤,其痴呆症状发生在脑卒中后,病因与脑血管病息息相关。脑动脉硬化、狭窄、闭塞导致的脑血流量下降,引起海马、丘脑、角回等脑组织结果缺血缺氧受损是VD的重要发病机制。其中,血流变化以及血管因素是影响脑动脉硬化,促进V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改善脑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代谢,可能对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重要作用[4]。从中医角度来说,VD的治疗应重在益气通络,通心络胶囊是根据中医络病理论研制的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物,是运用通络方药防治心脑血管病变的有效药物,具有活血通络,醒脑开窍的作用,近年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逐渐获得广泛应用[5]。

本研究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医角度出发,还对患者进行了血管性痴呆中医辨证量表的评估。结果表明,经通心络胶囊治疗的VD患者MMSE、SDSVD、ADL较常规治疗患者有显著改善;其临床有效率虽较常规治疗组虽未见统计学差异,但仍有高于常规治疗组的趋势。这提示通心络胶囊具有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而经通心络治疗的患者,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较常规治疗患者均明显下降。通心络胶囊可显著改善VD血液流变学,降低血黏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认知功能。

[1]胡起超,于涛,韩景献.老年性痴呆中医症候及病因病机探析[J].陕西中医,2010,31(5):576-577.

[2]陈松盛,何娅,袁平花.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6):731-733.

[3]Noh HJ, Seo SW, Jeong Y, et al. Blood viscosity in subcortical 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versus without cerebral amyloid burden[J].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4,23(5):958-966.

[4]O'Brien JT, Thomas A. Vascular dementia[J].Lancet, 2015,386(10004):1698-1706.

[5]刘双秀,郭和宗,冯书凤,等. 通心络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 2014,(4):336-338.

[6]齐康,蒋雷培,李向东,等.通心络减轻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其改善内皮屏障功能有关[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12):1020-1023.

(收稿2016-01-28;修回2016-03-13)

△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外科(衡水053000)

R277.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6.09.012

猜你喜欢
压积通心络血管性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通心络胶囊在气虚痰瘀阻络型中风早期应用研究
不同年龄比格犬红细胞压积、生理脆性的测定
通心络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脉慢血流的临床观察
复发性脑血栓与红细胞压积的关系分析
中老年男性血小板压积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