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平平
摘 要:高职院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点内容,在新时期教育方针指引下,高职教育得以发展。但是在对学生管理上,因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实际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学生的思想指导、生活管理以及学习上的管理方式滞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等。基于高职院校办学的特点以及学生职业规划方向,需要在高职院校中引入企业管理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此,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研究在学生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应用分析
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方面存在偏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高职学生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大于精神生活,对生活的理解存在偏差,这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麻烦。部分管理人员不能正确认识管理工作的性质,管理工作中忽视思想教育,管理理念存在偏差。部分教师的管理意识淡薄,将自身工作等同于上传下达,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能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1]
(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化建设没有统一性。首先,相关的学生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能认识到管理方式的重要性,很多教师在学生管理中采取的方式不科学。另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失去积极性,很多工作只是流于形式。[2]随着高职院校连年扩招,导致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管理者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想实现规范化的学生管理,需要在学校中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应用分析
(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是一种比较的企业化模式应用。学生只有找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差别,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工作中。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所以能够融合,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文化中的激励机制与校园文化中的奖学金机制有相似点,都是对表现优异、能力较强者进行鼓励。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该引用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同时在实际管理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教育管理上也是如此。要想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需要对企业激励机制创新进行分析。第一,建立激励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特征,将激励机制与企业管理机制充分结合起来,从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以及工作福利等方面为员工创造便利条件。第二,企业管理从奖励机制上实现了员工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素质的提高。第三,企业员工在各项激励机制中,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实现企业长足发展。
在学生素质评定机制与企业绩效机制之间建立桥梁,在学生管理中应用企业化模式,同时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需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机制。在此机制中,辅导员通过合理方式,对学生信息进行采集,对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分析,以科学方式制订高职教育目标。通过定量和定性的评定方式、观察判定、成绩考核等多种手段,对高职学生综合发展情况以及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2)“订单式”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就业率。近年来,“订单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在各大高校中火热实施。学生之所以面临就业时显得手足无措,原因主要是高职学生大部分学无所用,空有满腹理论知识,当面临实际工作时,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增加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缓解其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增加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该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工作实际机会,完美地实现了学生在校理论知识与企业中实践相结合,是新时期提升高校学生就业率的重要举措,在经济市场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教育中的重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当学生进入企业后,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高职院校学生将难以跟进企业发展步伐,这将会为学生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将企业化的模式应用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来,能够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到职业状态,采用该种管理方式在教育改革中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 婷.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企业化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10):176-177.
[2]宋 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