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6-09-27 04:06庞加兰李村璞王新霞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实验教学

庞加兰 李村璞 王新霞

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庞加兰 李村璞 王新霞

大数据时代必将给传统的高等教育和学习模式带来深刻影响。目前国内大学的金融教育水平与当代信息技术以及金融市场层出不穷的创新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金融专业需要顺应经济全球化、金融信息化的潮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的信息优势和技术支撑,对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进行及时调整,在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思路和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

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大数据时代,信息化金融的发展对当前和未来的金融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了《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明确了近十年金融人才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高校必须转变观念、主动应对、加强合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力开展大数据时代的金融教育和人才培养,为我国信息化金融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第二次产业革命标准化机器大生产的产物。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国外高校都进行了积极应对,如德国FH模式、英国“三明治”模式以及美国的“生计教育”模式等都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实践环节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大数据时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高等教育,但是高校办学指导思想仍然停留在工业化大生产的标准化精英教育阶段,人才培养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现实中不少高校对新形势下培养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仍旧模糊不清。因此,大数据时代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思路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的人才队伍已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金融发展的需要,亟需培养大量兼具金融业务、信息技术和管理等多种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大数据时代下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要体现教学理念的前瞻性,体现大数据时代实验教学的实战性,体现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以云技术为手段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发展的最新特征和培养模式。遵循“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思路,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大数据时代下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1.运用大数据思维审视和修订教学培养方案,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金融人才理论知识体系。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更多带有机器化大生产背景下的标准化特点,与大数据时代对金融从业人员的高要求严重脱节。金融专业应重新审视和修订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拟进一步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金融人才理论知识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大数据思维和大数据视野。

2.利用大数据技术探索并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金融人才实践能力体系。大数据时代下海量信息资料的获取可为高校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教学素材;各种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搭建国际化实践教学平台提供了技术保障。经济金融学院同欧美多所知名高校接触,积极筹备国际化实践教学平台,旨在实现不同时空下的同步模拟、数字仿真,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金融人才实践能力体系。

3.借力大数据平台建设和优化课程资源,创新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受大数据时代的影响,课程资源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借助大数据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是未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金融专业需要探索翻转课堂、微课、MOOC等先进的教学方式,借力大数据平台建设和优化课程资源,创新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

4.依托大数据系统整合并完善实验室资源,创造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实验教学环境。金融实验室为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顺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金融实验室能同步接收全球金融市场的海量交易数据,商业银行交易系统、金融模拟交易系统、金融仿真系统、金融风险分析系统等为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实验教学提供全面支持。

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大数据时代必将对传统的高等教育和学习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与当代信息技术以及金融市场层出不穷的创新相比,目前国内大学的金融教育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在大数据视域下,如何处理好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将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现代学习技术、工具结合起来,是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任务。

图1 大数据视域下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课程体系创新

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能够支撑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和工作技能要求。为了更加紧密地与国际金融环境接轨,适应信息化金融的发展,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应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外语能力突出、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金融投资分析技能娴熟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高级金融人才。

面对大数据时代和信息化金融的发展,金融专业还需要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进行再突破。根据大数据背景下金融业务创新和人才需求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大数据视野、大数据思维和大数据实践能力角度出发,进行课程体系创新,创建“1+1+X”的动态课程体系。第一个“1”代表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为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突出专业理论的应用型特征;第二个“1”代表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实验课程模块、实训课程模块和实践模块,进一步突出课程体系设置的应用型;“X”代表课程体系中的动态调整因素,在实验课程模块和实训课程模块两部分中,将其分为必修和选修,选修课程即是所谓的动态调整过程,用这个选修动态模块来追踪大数据时代的一些最新动态。

2.教学方法改进

大数据时代为进一步改进金融专业教学方法,提高金融学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各种新的机遇。

(1)海量的数据信息资料为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能。一方面,海量的数据信息资料为本科教学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教学素材,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可学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大量新颖案例的引入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案例教学,生动且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思考过程,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将传统集体授课方法与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等新兴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将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线学习日益成为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MOOC和微课能充分发挥其特点——工具资源多元化、课程易于使用(依托互联网,突破传统课程学习的时间、空间限制)、课程受众面广、课程参与自主性强。由此可见,如能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点并弥补彼此的缺点,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授课效率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3)将传统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与网上小组学习模式相结合。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信息获取和信息交流能力是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基础。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设备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建立学习讨论组,讨论交流心得体会,随时随地分享智慧火花,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4)利用大量微观统计数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国内外企业数据库、上市公司数据库等所提供的企业微观数据为课堂教学之外的学生自主小组学习和本科实验教学内容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教师能够通过这种开放教学的形式帮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学习向主动的知识创造转变。

(5)设计金融专业APP,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的行为习惯,评价教学效果。在线学习系统中包含大量的细粒度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如学习日志、学习路径、课程数据、学习管理数据、学习成果数据等。利用教育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绘制学生学习路径图;在前期预测模型的基础上,优化学生的学习路径,促进学习反思,可为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内的各级各类人员提供相应反馈,以帮助其改善学校管理、教学和学习。

图2 面向大数据时代的教学方法改进

3.教学资源优化

金融实验室配备金融信息数据库系统,可供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金融行情和发展动态;学校图书馆相继建成了清华同方、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国研网数据库、高校英语资源数据库等10多个专业全文、文摘数据库等,便利学生的数据收集和研究学习。大数据时代和信息化金融的发展要求金融专业必须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

首先,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海量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定期对金融领域内的教材、课件、视频等资料进行排序,选择能够反映当前金融市场真实情况和前沿问题的教学资料。

其次,利用大数据系统有效整合现有的教学实验资源,建成一个完整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发挥大数据的“去碎片化”作用,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

再次,使用金融教学APP,将优质教学资源上传网络,建立MOOC和微课平台及教学资源数据库,提高教学资源的便捷程度和使用效率。

图3 大数据视域下的教学资源优化

4.实践教学强化

当前大数据时代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金融专业教学必须以培养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金融学科所涉及的证券投资、股市分析、期货交易、银行信贷等课程操作性很强,不仅需要理论学习,还需要借助现代科技力量,特别是要学习与当前金融大数据相关的知识。

第一,借力大数据平台随时跟踪国际金融市场及社交网站最新、高频的金融词汇和交易,以此作为实践教学的素材。最新、高频的金融词汇和交易能够清晰勾勒出国际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前沿,而这正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素材。

第二,利用大数据技术探索并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金融人才实践能力体系。大数据时代下海量信息资料的获取可为高校提供更多、更新、更好的教学素材;各种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国际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5.师资队伍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只具备基本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主动适应高等教育的大数据化发展,理解数据支持的教学决策文化,提升数据的分析能力,并清楚地认识到大数据时代高校课程变化对自己专业发展提出的严峻挑战,意识到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重要意义。金融专业要坚持“培养+引进”的人才建设方针,强化金融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实验软件操作能力以及大数据时代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首先,“培养”现有师资。采用短期培训方式对金融专业教师进行培训,聘请行业专家授课,培训金融实践课程软件操作、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网络技术及应用、在线教学设计技能、数据分析技术和学习分析技能等内容。

其次,“引进”专业人才。要求引进人才能够熟练掌握金融专业知识、金融计量分析、网络应用技术和数据库应用技能。不断优化教学团队结构,为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图4 面向大数据时代的师资队伍建设

结语

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以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探索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相应调整:一是教学理念方面。大数据时代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要体现教学理念的前瞻性,体现大数据时代金融专业教学的实战性,故基本的教学理念是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以云技术为手段呈现国际金融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实战性、综合性;二是教学模式方面。转变思路,迎合大数据时代要求,重塑金融专业教学环境,设计与应用型金融人才发展新特征相吻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三是实践教学方面。构建以国际金融投资模拟实验教学中心为主体,国内和海外金融实验实践基地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实验教学中心的设计紧扣金融机构投融资实务的相关内容,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的大数据建设,不断更新实验教学项目,保证实验教学体系能够捕捉国际金融投资领域的前沿动态;四是教学资源方面。为有效追踪大数据时代下金融业的发展动态,需要不断更新金融专业教材、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料,有效整合及优化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利用金融教学APP等新兴教学资源。

[1]史修松:《大数据环境下地方高校应用人才培养初探》,《理论观察》2013年第11期,第134-135页。

[2]朱建平、李秋雅:《大数据对大学教学的影响》,《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第9期,第41-44页。

[3]卢盛峰:《大数据背景下〈财政学〉本科教学改革探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第170-171页。

[4]孙方娇:《科技与金融结合背景下金融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上海金融》2013年第8期,第113-114页。

[5]王晖、段文军:《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分析〉课程建设》,《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25期,第111-112页。

[6]任嘉嵩、焦方义:《地方高校金融人才培养的区域定位与对策浅析》,《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9期,第59-60页。

[7]刘香、王玉忠、吴治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金融教学改革》,《世纪桥》2014年第4期,第68-69页。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经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金融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SJZG201402”、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项目“大数据视域下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5BYJ05”阶段性研究成果;本文获“西安外国语大学CFA国际研究中心”支助。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实验教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