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2016-09-27 01:32晏利民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故乡初中生情感

晏利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122-02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要和城市里的教学有所区别。因为学习环境决定了农村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城里的高。农村初中生家庭经济压力大、90%是留守学生;他们就业压力不大、语文知识面窄、写作水平不高……。那么如何搞好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教学呢?在多年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探索和实践中,我有如下初浅的见解:

1.培养师生情感,用爱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把热爱自己的专业和热爱自己的学生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好教师。"所以说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我认为情感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呵护、体贴和鼓励上;另一方面是体现在教师对教育事业、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与追求上。然而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他们家庭经济压力大,不能安心读书;大部分都是留守学生,他们缺少父母的关心与呵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我想教师应打开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扉。积极主动地与他们谈心交心,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呵护和体贴,在学习上给予引导、帮助和鼓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那么他们就没有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主动性了。记得所教学生中有这样一位:她从小就被父母抛弃,养父母在外打工留她一个人在家,每周只给她30元生活费,对好不冷不热、不管不顾。当她知道自己的身世时极度痛苦,甚至有轻身的念头,学习没了兴趣成绩一落千丈。在与其交谈过程中得知她的情况,我便经常找她谈心,给她讲人生的哲理、做人的艰辛以及生活的美好,时常在她的作文和周记中批些鼓励性的话语,并告诉她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生活环境,但我们可以用辛勤和汗水以身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希望她多用些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通过我们的交心谈心,慢慢地她开朗起来了,生活的信心更坚定了,学习成绩徐徐上升。她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是您的关心使我扬起了生活的风帆,是您的鼓励让我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我非常的爱您,谢谢您!您是我生命的领航人。"所以我认为培养师生情感非常重要。

2.激发学生兴趣、用心引导学生,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法国启蒙思想家荻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作品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如临其境。然而在农村这种特定的环境下,农村小学教育远比城市小学教育落后,农村初中生的语文知识面太窄,教师将如何把学生带入语文教学情景中去呢?

我想教师应抓住作品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如在讲《故乡》一文时,我以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入题,让每个学生都先听后想,再说说自己家乡的"好",比如有什么特产、有什么风景、有什么历史文化、有什么名小吃等。由于基础差、知识面窄,刚开始时大家都不敢发言,不知道怎样去表达自己故乡的好。有同学悄悄地说:"我们哪儿啥都没有,有什么好的哟……"。我从同学们的脸上看出了他们的为难情绪,然后我就自言自语地说起了自己家乡的情况。慢慢地大家也开始去想自己家乡的情景了,不知不觉中课堂上各抒己见、热闹非凡,教学氛围一下活跃起来了。我知道学生兴趣已被激发,就趁机引入了鲁迅先生的《故乡》。

通过教师的领读、学生的朗读、文章分析,主人公的"故乡"情结深深感染了每一个同学,主人公对故乡的眷恋不舍、回故乡的激动欣喜、往日的追思回忆的复杂情感跃然纸上。学生在学习《故乡》的同时,不但领会了作者的作品主旨,而且也激发了他们对自己故乡更多的情感寄托和无限热爱。所以我认为激发学生兴趣很重要。

3.鼓励学生质疑,用问吸引学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尔基说:"如果学习只是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语文是一门交际工具的学科,是一种和人们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实行创新教育意义重大,语文教师只有对传统教学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才有发展的前途。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并为语文教学服务就显得极为重要。要打破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展师生交流与合作;要鼓励学生多疑、多思、多探讨、多合作、多发现、多积累。教师要对学生多提问,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对于学生口头或书面作出的答案,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充分肯定。农村初中生语文知识面窄,表达能力差,经常在回答问题时笑话百出。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闹出笑话,引起全班哄堂大笑,我们也应及时对该生积极勇于答题的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同时应批评和引导那些取笑别人的学生。如在授《智取生辰纲》一文时,我让同学们对林冲的人物性格做出不同的评定,有同学说他粗暴,有同学说他没领导才能……才致使生辰纲被劫。这时我没有及时进行肯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通过文章去解读。要他们根据实际设疑或让他们互相设疑,启发他们多思、多想、合作、探究、解疑。最后他们通过讨论、交流,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又如在授《愚公移山》一文时,我让学生讨论愚公的做法,虽然很多学生为愚公移山的勇气和精神所折服,但也有学生提出了"与其移山,不如出山"的论断,还有同学说,愚公移山会破坏自然环境,造成水土流失。更有同学说愚公应把有限的人生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面……,通过大家的讨论,我觉得他们的见解独特、合理,我对他们的说法都予以了肯定和赞扬。所以,通过质疑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我认为鼓励学生质疑很必要。

总之,农村初中教师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以师生情感为纽带,结合农村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大力挖掘教材内涵,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新奇与快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这样,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才能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猜你喜欢
故乡初中生情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故乡的牵挂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走在故乡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