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布卓玛
摘要:在西藏,学校是育人的重要阵地,这阵地不仅是农牧区小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更是包蕴着我们老师们的成长和学校内涵地提升。在我们藏区学校教研活动,顾名思义,就是搞好教学研究工作,是提高农牧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活动形式。长期坚持搞教研活动,有利于及时地传递新的教学信息,推广教学经验,推动农牧区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这无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那些形式新,效益高的教研活动,更是我们藏区学校所迫切需要的。那么,如何才能搞好农牧区教研活动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30-01
1.学校教研活动要有具体的方案
在西藏,农牧区学校是育人的重要阵地,这阵地不仅是农牧区小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更是包蕴着我们老师们的成长和学校内涵地提升。在我们藏区学校教研活动,顾名思义,就是搞好教学研究工作,是提高农牧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活动形式。学校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农牧区小学新课程建设和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更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建设和顺利实施中广大同仁们的合作是第一位的,在合作的基础上,协调好每位教师的工作、做好每一次的集体备课、写好集体备课后的教案,尤其是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召开好每一次教研会议,广求意见,集思广益。集思广益,"以思维碰撞思维,以智慧点燃智慧",充分发挥教研组"群研智慧",做到了资源共享。我们首先制定一份详细的评选标准,每一学期进行一次调研组内的教师优秀评比。并且做出奖励。奖励根据学校的条件所制定。一般有了奖励性的活动,都会调动人的兴趣。一是先做思想工作。把老师们陈旧的思维先开窍开窍,这得靠你的思维想出好主意了。二是规定每一学期,所有的老师都要上3—4节公开课,要求所有的相关老师与学校领导去听课,课后大家统计商讨给出意见。好的继续发扬,缺点就及时更正。三是规定老师布置一份作业是给调研组。这作业给列入调研评分。每周开一次调研会议,总结大家的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或其他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也可以增进教师之间的融洽性。特别是那些形式新,效益高的教研活动,更是我们藏区学校所迫切需要的。
2.重视效率,转变观念,实现三大转变
2.1 改变“口头重视,实际忽视”的状况;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包括教育管理者对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认识不到位:在一些学校,口头上说:"要把教研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充分发挥教育研究的积极作用","教育要改革,教研要先行"等等,但实际上不能给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些学校只顾追求升学率,而把教研活动放到了次要的位置。
要想真正把教研工作搞上去,我们必须明确教研与教改、教学的关系,负责人带头参与,自觉遵守、依靠教研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彻底改变"口头重视,实际忽视"的现状。我们必须认识到搞好农牧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教研工作的基础和源泉。
2.2 改变教研是教研员和教研组长等少数人的事的状况;确立在农牧区一些小学学校教师全面参与教研工作的观念,走出"教学研究是少数人的事,一般教师高不可攀"的认知误区。教师中蕴藏着巨大的替能,开发教师潜能的重要途径是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对他们进行理论培训、业务指导等方法把教师扶上马,多送几程后再放手,引导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
2.3 改变“教好课,就可以了,没必要搞教研活动”的状况;教研活动是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它体现了集体智慧,是对个人研究的补充,因此它有助于我们个人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上好课。
3.怎样组织教研组活动
在教育的征途中,作为一名藏区教研工作者,在教研教学方面必须要有自己过硬的专业水平,加上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和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才能在自己教研成长的道路上迈出可喜的一步。众所周知教研活动的组织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确立主题。教研活动的目的是立足于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探索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因此,要事先根据形势以及教师实际确立中心议题,最好每次活动解决一个问题,并围绕中心议题拟好专题稿。第二,准备研究课。为了让参与活动的教师真正有所获,每次活动最好都围绕中心议题落实一个具体教学内容,组织者要与承担课的教师一起备课——试教——修改教案——再进行公开教学,以引起参与者深入思考一些问题。第三,展开讨论。组织者与参与者评课(可根据农牧区学校实际情况提出几位中心发言人)。讨论时,提倡各抒已见,畅所欲言。第四,综合总结。组织者全面总结每次活动,并向教师们介绍一些最新的教改动态,提出具体的教育教学建议。这四个步骤经过理论——实践——理性认识的环节和科学完整的过程,使教研活动真正落实,有利于我们藏区广大同仁们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4.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我们都知道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简单地说:就是教研活动是为教师服务的,活动的主体就应该是教师,教师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保证,是教研活动成功的关键。教师不愿意参与活动或勉强参与活动,就像我们教学生一样,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不知所云、充耳不闻,什么事也干不成。教学生我们要遵循两个规律:一是科学的认知规律,二是儿童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研活动中也要想办法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这里面要把握好两种位置:即主持人,主持人是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位置,而参与教师则应处在主动的、能动的、积极地位置。
4.1 要尊重教师的参与权。从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开始,教师就以主体性参与进来,前面也重点谈到这一点,教师对教研活动的目的、如何参与、活动的来龙去脉都应积极参与、有所了解,教师得到了尊重就会有积极性,而不是到了活动时间就通知教师开会。保障了教师的参与权,就能使教师"我被参与教研活动"变成"我要参与教研活动"。
4.2 要保障教师的选择权。选择权选择什么?选择我说什么?怎么说?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选择如何展示自己,怎样展示自己,表达什么,用什么方式表达?主持教研活动,不要规定教师说什么、做什么。这里也要说明一点:刚才说的是教研活动进行到某一环节中的细节问题,而不是在整个教研活动中教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就成了组织的失败了。
4.3 要保障教师的准备权。特别是有讨论环节的教研活动,要和教师一起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无准备之仗一打准败,冷场是最常见的、也是让主持人最尴尬的事情,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内容、重点什么也不知道,脑子里储备的东西七零八落一时收集不起来,或者自我感觉上升不到理论高度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敢说。肯定会冷场。教师要注意收集与教研活动主题有关的一些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对课堂现象或者自己的观点进行深层次的探索,找到实质。整理在活动中展示和表述的内容,或者当成自己的一次考试。记住:这是每一位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
总之,藏区学校搞好教研活动工作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要想开展好一个好的教研活动,教师的状态到底如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