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北门古窑址考

2016-09-26 23:07李灵宁
卷宗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会烧炭窑场

李灵宁

北门古窑址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90年代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新会博物馆与广东省考古所一起又对马山一侧窑址进行清理,将该窑定为明代砖窑,并于年底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但这个窑场始终没有完整揭示,其功能还是含糊不清的,笔者从事陶瓷研究多年,就其专业,理应对其考证研究,还原史实。

该古窑群已发现17座窑炉,比官冲唐代窑址发现要多,比崖西洞北古窑群规模要大,这是研究新会城内手工业发展的重大依据。我们如果能够确定这些都是唐代以上的陶瓷窑,那么新会就是古代的陶瓷生产中心。石湾陶瓷的兴起或者可起源于此。所以,笔者以谨慎的态度,更为细致地对这一地域、经济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得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分三点分析以便辩证。

1 窑炉的对比(以新会窑为例)

新会官冲唐窑经过多次的科学发掘,其断代为唐代陶瓷生产窑址,毫无疑问,《文物》已发表了考古报告。这个窑的形制为馒头窑,有大有小,最小的只有1平方米左右的窑床,被麦英豪先生戏称为迷你窑。但这么小的窑依然是三条直通的烟道,与其他窑炉基本一致,窑前有火膛。洞北窑场(当地人称瓦窑口)其窑也有大有小,形制为馒头窑,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清理了两座,出土有碗(叠圧在一起)、炉、执壶、匣钵,细瓦等。窑炉与官冲的基本相同,都是窑后有三条烟道直通窑顶外。北门窑场有叠圧关系,从可见窑炉上可分为圆形炉和长形炉,有些炉基部被压在一起成阶梯式。可能有断续使用造成现场分四处成三面(向南、向西、向北),就山脉而建,从裸露的窑址可见都是馒头窑形(圆形),后壁有三条烟道,类似官冲窑和洞北窑。但是,北门窑现存和清理的窑炉,其烟道却与官冲窑和洞北窑大为不同,三条烟道由底部向上延伸,在顶部合而为一,成一个出烟口通出窑外。烟道是决定火候的关键,火候是研究生产物的要素。

2 窑址的对比

官冲窑在大江边的山坡上,运输方便,从出土物中分析产品极其丰富,有使用器,也有陈设器,更有玩具、文房用品等。可见窑场持续时间长。从火烧土可见,深红色渗透达40公分以上,窑壁多窑泪,其长时间高温烧瓷痕迹明显,窑场为裸烧,未使用匣钵。洞北窑背山而建,前面有小河,面向潭江,火烧土渗透在30公分左右,其热透力低于官冲窑,这是使用时间相对较短或者热力还不能保持长时间达到1200℃,用来生产缸瓦器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洞北窑出现有匣钵。北门窑址的规模比较大,倚在城外山边而建,窑有二型,一种为圆形,一种为长形,圆形窑直径约1.5-3米;长形窑长5-8米,宽2-3米。圆形窑已全废,可见的只剩一些窑基,只有长形窑可见窑貌。从现存窑炉观察窑的烟道、窑床大为不同。官冲与洞北两窑的窑床是前低后高,整个略向上平放的窑床,而北门窑的长形窑是在窑床中开一条约高30厘米、宽40厘米的过道至窑后壁。与窑后壁的烟道成丁字。北门窑大体分为两种过火窑壁,一种是泥与砖筑建的窑壁,一种是挖山而建的窑壁。泥砖壁红烧土渗透也有20-30厘米,山壁则少于10厘米。在遗存较完整的窑炉中,其窑壁尽管是在窑尾顶部,也不曾出现窑汗,因泥壁圆形窑已全废,也不见窑渣,未明。

3 窑址遗存的对比

窑址遗存物是判断窑场生产物的主要依据,每一處长时间使用的窑场都会遗弃一些残件和次品,日积月累,残渣堆积不少。在官冲窑址上,满山遍野都能看到残碎的瓷片。1997年考古发掘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4个探方,出土了4000多件瓷器(《文物》2000年第6期)。洞北窑场也是依山而建,南面山靠村庄,已有4条窑发现未清理。西北面瓦窑口山上有6座窑炉,清理了两座,出土瓷器断代为宋代,周边调查发现较多宋代瓷片,其中以碗为主,较少出现唐代或以上朝代的瓷片。根据访问当地村民所知,周边的沙塘底部都为瓷片,而窑址前恰好有较多鱼塘。北门窑场窑炉相对较多,并建于城边,共清理窑炉两座。园林处于上世纪60年代至1993年作动物公园时清理一座作为工作房使用。2015年由新会博物馆对马山边窑址进行清理。这个窑是在大窑场的东南面马山脚紧倚在古城墙边,窑床长条型,未发现任何古代遗物,更无窑汗。尽管窑炉较多,但未发现有遗弃堆积或灰坑。据李锡鹏先生在《新会城北门古窑场初探》(《广东文博》)一文中指出“后排窑更有炭窑的属性”,由此分析这窑场产品的多样性是呈现的,不一定全是陶瓷窑。

一个长期生产的窑场,不可能没有窑渣,烧瓷更要有原料,作坊等场所。而在北门古窑场,这些要素难以找到,因此就应从其他方面研究,才能还原其历史的真貌。北门窑址位于城门外,其周边为圭峰山脉延伸的山丘,堆积的泥土多为黄土,只有城西石涧的山坑底有少许白泥(瓷土),其他区域都并无发现。而官冲窑和洞北窑都是在崖门口,一河两岸,当地村民靠贩卖白泥为生已经十多年,可见瓷土的丰富,这是烧瓷的必需原料。北门窑场规模之大却瓷土缺乏,其专门生产瓷器就此可以否定了。

北门窑场到底生产什么,何时开始烧窑到何时停烧,笔者参阅《新会史志》得出这样的观点:该窑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始于北宋,盛于明而终于清初,是陶窑;一部分是始于清初,终于晚清,是以烧炭为主。烧砖瓦和烧炭都是少窑渣,没有窑汗和残件堆积是必然的。至于认为始于北宋,是因为据新会的历史记载,新会此时管辖地方较广,史称冈州。国家当时以科举取仕,在新会准建学宫。学宫有别于其他建筑,需要使用大量砖瓦,在学宫旁设砖瓦窑是有需要的,再者北门窑址附近陶土丰富,柴木不缺,有利于生产。北宋期间新会尚无城墙,北门窑又恰好建于学宫(孔庙)边沿,这是成立的依据。也据《新会城北门古窑场初探》于窑炉内出土的青釉三足大炉助证,就其史和物,此时窑场烧制少许缸瓦器也是可能的。于马山一侧清理的窑定为明代砖窑,此窑应始于明初。元末新会始建城墙,明洪武时期更是大举建城,亦混为砖,此时窑场扩大,生产大砖筑城。在城墙脚建窑生产,必定与筑城有关,否则,官方绝不允许挖城脚边建窑生产。据《新会志》,明万历扩城,此时窑场更为有用。所以说明代应最为兴盛。清顺治初期,南明李定国围城数月,城外民走家毁,这是战争的必然。史载李定国在北门设象阵,这是毁窑的又一史证。清康熙时期,才国泰民安,在南北交融的大环境下,带来了烧炭文化,此时开始烧炭是有可能的。由现存的窑上是三烟道合一可见,这种设计是有助于封窑熄火,使柴在窑内受热后焗为炭。这从东侧三条窑口都在壁上挂有黑色的炭化碎粒可知。需要指出,烧瓷、砖、缸瓦都要高温,需要大量燃料,所以窑炉必有火膛,唯独烧炭不必有。北门窑后三排都没有火膛,这是研究的关键。

古代的殡葬在城内山上进行是不被允许的,只能在城外,而窑址的周边也没有发现清道光以前的山坟,却在窑场内有清末的山坟。1986年在窑场北面出土一具石湾生产的瓷棺,这是窑场已经泯没的依据。据瓷棺铭文记载“会城五显冲人,清光绪制”得知,此时窑场已经成为遗址,才被用作坟地,因此窑场最终被遗弃应在清道光前后。

终所研究,北门窑场可能始于北宋,终于清末,产品先为砖瓦,后为炭。这是就目前资料研究所得,要是再有考古发掘多两座完整的窑炉,便可更加清楚窑场的盛衰和功能。

猜你喜欢
新会烧炭窑场
逐光·葵意时钟
——新会葵艺创新产品设计
风暴来了!新会非药品遭严查,明令水产非药品类不得销售、立即停止经营
为什么不能在封闭的房间里烧炭取暖?
Assembly集结号
四邑方言新会话的声韵调研究
低碳烃芳构化催化剂烧炭再生动力学
热河窑场
P-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再生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