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16-09-26 15:43宋大洋
卷宗 2016年7期
关键词:应对特点

宋大洋

摘 要:非关税壁垒具有灵活性高、隐蔽性强、效果更直接等特点,已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的重要手段,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出口。本文通过对非贸易壁垒概念、种类、特点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其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非关税壁垒;特点;应对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球需求萎缩,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其目的在于保护国内产业,限制其他国家对本国出口。非关税壁垒在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相对于关税手段,非关税贸易壁垒灵活性高,隐蔽性强,已成为贸易保护措施中的重要部分,不利于国际贸易特别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

1 非关税壁垒含义、成因及主要种类

非关税壁垒含义较为宽泛,一般来说是指一国政府通过除关税之外的手段,对本国外贸进出口,特别是他国对本國进口进行管控和调节的措施。非关税壁垒一般用来限制进口,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不断发展,逐步演变为国际贸易谈判中的重要砝码。非关税壁垒主要包括绿色壁垒、技术壁垒、数量限制、资金限制等。

1.1 非关税壁垒的现实成因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各国关税较早期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很难成为调节一国对外贸易的有效手段。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日益严重,为控制对外贸易,加强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各国纷纷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随着7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各国均提高了对非关税壁垒的使用频率和强度,以达到保护本国脆弱产业,限制进口的目标。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过后,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加强非关税壁垒的的使用,非关税壁垒也朝着更加隐蔽,更加政治化的方向转变。随着非关税壁垒由防御性的保护政策发展到歧视性的外贸政策,使得我国迅速崛起的外贸行业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我国应对非关税壁垒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以保护我国外贸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1.2 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是指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以保护环境和保护国民健康为由,通过带有歧视性、针对性的技术、安全标准和卫生标准对进口的产品进行限制。如若达不到规定标准进口国有权对货物进行扣留、退回、销毁、索赔等。

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是指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确定商品某些特征的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以及在检验商品是否符合这些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的认证、审批或试验程序中所形成的贸易障碍。

数量限制

数量限制主要包括:

进口配额制:进口国在一定时期内对特定国家某些商品进口数量或金额设定上限。

自动出口限额制:出口国在一定时期内某些商品对特定国家出口规定上限。

进口许可证制:进口国对特定国家某些商品实行的进口许可制度,无许可证不得进口,但一般都有有效期的规定。

资金限制

资金限制主要包括:

外汇管制:政府通过颁布法令法规,不允许本国货币兑换外币。

进口押金制:客观上增加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从而限制进口。

2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2.1 灵活性高

相较于关税手段,非关税壁垒灵活性更高。一国政府须通过立法程序设定税率,且一旦设立后,税率要有一定的延续性,调整税率需要繁琐的法律程序。而非关税壁垒措施可通过行政手段来制定,能够针对特定国家的特定商品,实施简便,调整灵活。

2.2 限制进口效果更直接、更明显

相较于关税手段,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的效果更明显。关税手段通过提高进口商品价格,为本国同类商品创造价格优势,间接限制进口。而如进口配额等的非关税壁垒措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金额和数量设定上限,在限制进口方面更直接、更有效。

2.3 隐蔽性强

相较于关税手段,非关税壁垒的隐蔽性更强。关税税率需对外公开,进口商可提前了解预作准备,而非关税壁垒可以打着“合理和科学”的旗号,制定繁琐复杂的标准和程序,甚至部分规则可以不公开,提高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难度,使出口国难以区分,不易应付。

3 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外贸和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

3.1 出口成本高涨,出口增长降速

以非关税壁垒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等为例,部分国家通过苛刻的环境技术等标准,限制我国商品的进入,阻止我国相关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参与公平竞争。同时,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我国出口商不得不增加有关环境的检验、测试、认证等手续,增加生产成本。我国对外出口产品一直存在产量大、产品雷同、附加值低等问题,在非贸易壁垒影响下,我国出口商为抢占国际国际市场份额,不得不以降价作为换取商品出口的条件,出口商往往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导致出口商品价格急剧下跌,致使商家无利可图,也使得外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增多,加剧了我国本来就已经困难的出口局面。其中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原材料为代表的初级产品行业受害最为严重,严重损害了商家和产业工人的利益。

3.2 冲击我国外贸产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在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部分国家加强对本国对外贸易的保护,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增速呈下降趋势,并在不同国家遭遇不同程度的抵制,其中非关税壁垒扮演了重要角色。当下,对外贸易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部分国家采取的单方面的非关税壁垒,限制外国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的进口,严重恶化了我国产品的出口增速,缩小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市场范围,间接拖慢我国经济增长。

3.3 影响进出口方贸易关系

我国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的出口大国,近年来受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影响严重,由此引发的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增长。中国主要的对外出口国仍以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为主,其技术和环保标准较高,对我企业出口造成了较大影响。而欧美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适应其本国产业形态和发展方向的自由贸易区域,以技术条件和环境标准为由将区域外的产品排斥在外,导致我国企业损失了较大出口市场,这损害了双方正常贸易关系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增长,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反倾销案层出不穷,甚至某种形式的“贸易战”也时有出现,不利于各方经济发展。

4 破解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和方法

4.1 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联动机制

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联动机制,为应对非关税壁垒打下基础。从国际上来看,应对非关税壁垒,需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该主动发挥作用,在多双边磋商和谈判中关注非关税壁垒问题,力争打掉对我国不利的非关税措施,同时引导行业协会和企业,形成一套完整的问题预警、信息传导、实施应对的体系。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纽带,应发揮好集体力量,帮助生产者协调出口价格,减少我国产品压价竞争现象,并向企业和进出口商提供信息和咨询,建立有效的应对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市场信息方面的优势,协调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动,使企业更好地应对非关税壁垒。

4.2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应对非关税壁垒

作为应对非关税壁垒的主体,我国企业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斗争和上诉,对相关产品在目标国可能遭遇的非关税壁垒提前准备,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解决非关税壁垒问题的相关经验,并充分利用WTO的规则和国内外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企业应切实提高对非关税壁垒的重视程度和应对信心,在对以往应对案例深入分析和积累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企业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咨询,设计最佳的应对方案,利用国际规则和惯例合理规避非关税壁垒。

4.3 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增强出口企业综合实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在不间断的国际竞争中提高了企业实力和产品质量。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外贸企业重视短期效益,忽视长期规划,出口产品初级化、模仿化等问题一直存在,客观上给进口国以技术、环保等名义为由实施非关税壁垒提供了条件。长久以来,作为世界工厂,我国自发达国家承接大量淘汰产业,技术含量低,对环境污染重,导致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高耗能、高污染,无竞争优势。为此,我国外贸企业不妨转变思路,一方面积极应对非关税壁垒,一方面以此为契机主动开展企业合作甚至兼并收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国际标准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更好的应对国际市场竞争。

4.4 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改革外贸体制

长久以来,世界的经贸体制是欧美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政治经济优势指定的有益于其自身的游戏规则,我国要增加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以争取建立起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改善日益恶化的外贸环境,利用各种经贸谈判,更积极的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减少欧美国家的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争取到有利于我国外贸行业健康迅速发展的环境。同时,深化经贸体制改革,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经贸体制,进一步减少此领域的国家行政管理,建立起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的进出口体制。

5 结语

目前,国际贸易壁垒以反倾销、贸易壁垒等方式取代了关税壁垒,继续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严重影响。对此,我们应该进行积极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为政府、行业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增长,为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环境,促进我国外贸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端.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和对策[J].经贸论坛,2010,(7):81.

[2]王金南.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第二版)[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22-23.

[3]蒋德恩.非关税措施[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58-60.

猜你喜欢
应对特点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