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问题及创新策略浅析

2016-09-23 09:14陈燕华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创新策略

摘 要: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互动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互动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现状的分析,探寻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便于学生接受的创新型互动教学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创新策略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运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1.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互动教学在西方国家研究起步早,理论研究深入,拥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三大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师斯金纳指出,教师通过不断给予学生一些刺激条件起到强化物的作用,从而激励学生不断探求知识的答案所在。让·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活动受“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化”四因素的影响,并提出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认知发展观点。劳伦斯·科尔伯格等人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应是学习的中心,强调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形成系统的学习过程。这三大理论为西方高校互动教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国内学者对互动教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李鹏认为,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中应注重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精心设计较为优秀的案例;二是加强教师教学的能力和深度;三是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互动氛围;四是有效运用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王群红指出,走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困境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应着重于“为什么”并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我国高校教师教授思想政治课多采用时事政治案例分析的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课后写时政评论。但受课程性质以及学生对课程喜爱程度的影响,当前教学中产生“教师授课激情下降,学生不愿获取知识”的消极状态,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较为单一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关于提高思想政治修养的理论课程,说教意味浓厚,很难像计算机科学、实操设计课程一样,能让学生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以及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抵触情绪。学生不愿参与和不想参与,只是迫于学校教学安排,被动地去听课。

(2)互动教学方式较为单调,教学内容枯燥

教师主要是借助案例和时政热点分析提出问题,与学生交流,教学方法过于形式化和单调。大部分学生对案例不感兴趣,且有时案例比较陈旧或缺少趣味性,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积极性。

(3)互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学习背景的考量

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有很大影响。文科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兴趣较浓,但理科生对思想政治课知识感到无聊。文理科学生接受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差异,学习效果也不相同。

(4)互动教学交流方向的单一性现象仍然存在

一是受学生参与度低的影响,教师被迫成为这一学科课堂的主导者。教师为提高学生互动的积极性,经常会采用提问这种传统的互动方式。二是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会忽略课堂中存在的一部分积极活跃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也往往会保留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在课下或作业中有所体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的创新策略

1.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环境优化创新策略

(1)互动教学的“双课堂”设计

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是改善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现代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可以将课堂设计成两部分:理论课和实操课。根据现在大多数高校的课时安排,第一部分由教师授课,讲述本节课主要的理论内容。第二部分由学生分组轮流授课,主要是案例讲解和分析,由学生讲述与本堂课内容相关且感兴趣的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双课堂”设计的优点,一方面会督促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课程的精华展现给学生,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参与到课程中,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难点是课前和课后,教师与学生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教学。

(2)互动教学的特色班级设计

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学习习惯,应打破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采用具有课程特色的班级安排。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可将学生按文理科背景进行分班,根据文理科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学生习惯的上课方式授课,使文科学生更深入的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理科学生也能参与到互动教学中,逐渐建立起对课程的兴趣。在特色班级实施过程中,可以运用数据库技术检索学生文科与理科成绩,从而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相关背景信息。

2.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过程优化创新策略

(1)“案例/时政+竞争”的课上互动教学方式

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中,使用较多的互动教学方式是案例分析和时政评论。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其优点在于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检验。为了弥补案例分析和时政评论存在的不足,可以将竞争和实践融入案例分析与时政评论中,在期中检查或专题结束时,教师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且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组织辩论赛,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并借助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检测方案的可行性,从而完成一次属于学生自己的“创新”。这一互动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更多有价值的课题。

(2)建立“微课堂”的课下互动教学平台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教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平台迅速崛起,慕课(MOOC)网、智慧树、超星雅尔等一些网上学习平台日益流行。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可借鉴、建立网上学习平台。教师运用微信、微博等通信工具,建立属于本班学生的交流点,及时发布时事热点问题,吸引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还可以运用现代录像等技术,将授课的过程进行整理加工做成网络公开课。通过课程评比,选出优秀的课程视频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交流学习。建立“微课堂”课下互动教学平台,运用学生熟悉的交流工具,进行实时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课上和课下的有效结合,将思想政治课打造成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的课程。

3.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实施效果

(1)拓宽学生寻求反馈的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实施效果优化主要是指学生寻求学习成果反馈过程的优化。学校应拓宽学生寻求反馈的渠道,可以运用“微课堂”课下互动教学平台,将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评选和奖励优秀学生,增强典型宣传的影响力,以先进带后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在互动教学平台上开通反馈模块,收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意见建议,以便改进后续的教学。

(2)及时解决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应及时认真地分析学生反馈的问题、意见和建议,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交流会等形式,集中将问题汇总并商讨解决方案。此外,教师也应根据互动教学中反馈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不断优化互动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38-239.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03-205.

[3]魏新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实施方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1):62-65.

[4]李鹏.互动语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0(36):288-289.

[5]王群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教育观察,2015(11):82-85.

作者简介:陈燕华(1981— ),女,法学硕士,山东女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与服务。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创新策略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