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域下的中国传统音乐影像民族志之探索与实践
——以丽江洞经音乐再研究为例

2016-09-23 09:20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民族志音乐学跨界

吴 凡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多重视域下的中国传统音乐影像民族志之探索与实践
——以丽江洞经音乐再研究为例

吴凡

(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自2014年成功申报了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支持计划的优势课题培育项目《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像民族志大系及其研究》以来,希望能够充分借力大学的多学科平台优势、音乐学院的团队特色和自身在学业上的积累,将科研、教学与艺术实践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设计和研究。论文阐述了近三年来研究项目设计和进展情况。鉴于目前该项目仍旧处于进行时态,仅侧重于“探索与实践”的理念建构与进展分析,而并非是终止式的结语。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课题理念缘起;2.课题整体设计;3.课题个案阐述:丽江洞经音乐再研究;4.课题后续进行时。

跨学科;再研究;影像民族志

一、“跨学科”音乐学界热点追踪与内涵释义

近年来,无论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亦或是讨论学科建设或探索研究方法时,“跨学科”或是“跨界”,成为了关键词群中点击频率最高的那一类。

不同学科背景和相异专业领域的许多专家学者有着共同的认知,那就是:科学技术的极端发展,让工业制造的各个程序分工越来越细。其对学术研究导致的直接影响是:让建构学科的知识体系也越分越细。除去其研究成果的深化和具化的优势之外,另一方面,它直接导致的弊端之一,是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碎片化。“或许,人们能成为某领域的技术专家,却越来越丧失用‘整体观(Holism)’观察、认知和体验宇宙及人类世界的文化能力。”[1](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各学科以相关主题如火如荼地进行研讨的大学术研究背景的铺陈和相互影响下,在音乐学一级学科建构中,以“跨学科”(或相近术语)为关键词的学术文章,从星星点点到汇聚成片,直至呈现井喷之式地成倍增长。同时,各种层次、不同学科的专题研讨会亦纷繁呈现。择要具体说明如下。

1.学术论文

由于与“跨学科”同时出现的相近词有“跨界”“交叉学科”等,所以笔者在期刊网上暂时仅对这三者进行了主题搜索,并在数据计算和分类中排除了重复的文章。而且,在梳理文献的同时,采取了同时兼顾人文社科和具体针对音乐学科的方式,以便进行参照分析。

在时间段的划分上,鉴于周凯模教授提出的观点:20世纪 90年代起热切关注的‘交叉学科’研究问题,实际就是‘跨学科’方法讨论的肇始。[1](3)所以,笔者以1990年为起点,并以进入21世纪作为第一个10年阶段,第二个节点以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学术论坛——中国与周边国家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讨会所形成的学界高峰为标志。

从各类期刊论文统计的情况看,1999年~2016年,以“跨界”为主题的论文计约14340篇(其中有关音乐学的30篇);以“交叉学科”为主题的论文计约13448篇(其中有关音乐学的73篇);以“跨学科”为主题的论文计约17063篇(其中有关音乐学的75篇)。从硕士、博士论文看,1999至今,以“跨界”为主题的硕博论文,计约1279篇(其中以“跨界”为主题,并含附加条件“音乐学”硕博论文8篇);以“交叉学科”为主题的各学科硕博论文计约4139篇(其中以“交叉学科”为主题,并含附加条件“音乐学”硕博论文11篇);以“跨学科”为主题的各学科硕博论文计约6172篇(其中以“跨学科”为主题,并含附加条件“音乐学”硕博论文23篇)。

纵观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到:(1)在音乐学学术期刊论文中,探讨“跨学科”(或跨界、交叉学科)问题的文章,以民族音乐学为首,其次是音乐考古学和音乐史学。这种研究倾向与学科自身特质有着同向的维度。(2)在硕博论文中,一方面因为系统数据以1999年之后为主,所以目前暂时没有涵盖之前的文论;另一方面,由于笔者设置的搜索主题是“跨学科”(或跨界、交叉学科),所以,系统自动摒除了先天就有其特性的民族音乐学的大量硕博论文,仅以明确标识了该主题的论文呈现。尽管如此,在剩余可供参考的硕博论文中,仍旧显现了传统音乐研究的主体优势,尤其以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最为明显;其次是音乐考古学、音乐心理学。值得注意的是,与期刊论文涵盖学科相异之处在于,音乐教育学的跨学科意识得到了彰显。

从字面理解,“跨界”或“跨学科”,均带有跨越式发展的蕴含,“走出去”的倾向更为明显。而“交叉学科”、亦或是“多学科”,强调的是多方参与,但是缺乏研究方向的主体描述。而且,以增长倍数为参考显示度,从一个侧面来分析人文社科界与音乐学界对于“跨界”、“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使用频率,“交叉学科”在大学科背景和音乐学界的增长数据较为同步,彰显了一定的共识程度。

2.音乐学界高端学术论坛

相对各类期刊和硕博论文而言,学术研讨会的交锋,是能够集中体现统一关注焦点的最佳平台,也是彰显各个学科相异思考维度的、大开脑洞的学理空间。近五年来,音乐学界内、以“跨”学科为专题的研讨会,集结了有着深厚学识积淀的学者,将探索不断推向新的高地。

2011年9月16-18日,由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了“2011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学术论坛——中国与周边国家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讨活动。是次活动的论题主要以跨境民族的音乐研究为选择。伴随此次会议的召开,《音乐研究》于当年的第 6期 (11月15日出版) 开办了 “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专题”,刊登包括赵塔里木、杨民康、张伯瑜和云峰等学者在内的6篇专议专论文章;《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等学刊也于会后选择刊载了部分重要的涉及“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论文、综述,从而将这一话题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推向了一个高潮。[2](57)

《音乐研究》杂志于 2013 年 12 月 5 日至6日在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了一场专题性的有关“跨界”问题的高层论坛,以学术期刊的平台和号召力邀请了中国音乐史学、中国传统音乐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西方音乐史学、音乐分析学,及至乐律学、音乐文献学、音乐考古学、音乐符号学、世界民族音乐等众多学科方向的近二十位专家莅会,围绕着如下议题展开了阐发与讨论:(1)学术及学科“跨界”对音乐学研究的意义;(2)跨区域、跨国界、跨族群的音乐学研究;(3)学术跨界与学科“接通”的范畴及方法。此番在桂林举办的学术论坛,再将视角投向“跨界”问题,却是有着更加多样的考量:学科“跨界”、方法“跨界”、对象“跨界”。在2014年《音乐研究》期刊中相继发表了专家文论。

为了推进国内表演理论建设,促进音乐表演实践与教学的发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于2016年4月8-11日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音乐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得益于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计划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大力支持,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音乐学系、音乐美学研究中心和中国音乐学网的共同协助。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全国表演教学第一线的艺术家、教师和理论研究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议由主题发言、国际知名专家讲座、音乐会观摩及国内著名专家会后研讨等三大部分组成。来自大陆各地音乐院校和港、澳、台的表演艺术家和音乐理论工作者,共同就表演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运用、音乐表演实践以及音乐表演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演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展开了积极的探讨。这次研讨会还特别邀请了国际音乐表演研究的领军人物剑桥大学著名学者、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约翰·林克教授,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罗伯特·温特教授作专题讲座,以期对国内的音乐表演研究提供借鉴。此外,为了配合这次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学报》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贾国平教授和民乐系兰维薇副教授的协助下,分别于4月8日和9日晚上,举办了传统和当代作品两场音乐会,并在会后就表演与传统音乐的继承关系,以及表演对展示和推动现代音乐创作的作用展开了精彩的研讨。①

3.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激发

在“跨学科”学科、方法与研究对象的行进路上,不仅包括有学科内部的交叉互融,同时还有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激发。下文仅择选两例进行概述。

2011年4月,由香港大学社会学系、香港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办召开“地方道教仪式实地调查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一次具有开创意义的学术会议,来自12个中国乡村道坛的掌坛道士与从事实地调查研究的中外学者首次汇聚一堂,共同展示和探讨丰富多彩的地方道教仪式,以多媒体方式呈现道坛的道脉传承、坛班道士、坛场布置、仪式种类、仪式程序、科仪抄本和法器图像。与会学者来自法国、日本、英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大陆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属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和音乐学等四个学科。

2011年5月,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带领中国音乐学院齐琨教授、内蒙古大学杨玉成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吴凡教授同赴青海西宁,参加了由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大学(海外讲学计划、蒙养山学社)、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中国人类学评论》杂志·中国人类学评论网共同主办的“仪式、宗教与认同的超越”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主体由音乐学者与人类学者、民俗学者三方构成,以仪式及宗教中蕴藏的宇宙观、超越于族群和地方的认同,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和相异的研究成果,共同探索整体性的文明人类学。

4.课程建构的尝新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不仅以学者研讨会的形式出现,还融入了相关课程体系的建构之中,希冀得到新一代年轻知识群体的参与和认同。

近期一个典型的个案,是2015年9-12月,由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艺术学理论建设“全球视野下本土艺术学资源再诠释”方向资助的《声音、身体与人类认知》跨学科系列讲座。课程设计: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和南京大学周雷研究员(特邀);课程主持:萧梅教授。本系列讲座课程力邀来自宗教人类学、认知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和艺术学等学科的学者,探讨声音、身体、艺术体验和认知问题。演讲者既有资深的人类学者,如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纳日碧力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韩锺恩等,也有青年的人类学学人,他们为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人类学同仁及硕博研究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资料。②

5.“跨学科”的当代复归

鉴于上述学界各类事项,笔者在梳理相关文论资料之时,首先碰到的困惑术语统一指称问题。交叉学科、跨学科、跨界、多视角等一组相类似的词汇,大家都在同时并用。那么,在21世纪的学科建构中,如何历史地认知这一现象呢?

学者王小盾教授,在追溯历史的基础上认为:古人对知识体系的分类,就是从汉代到清代目录学家们所创建的多种图书分类。值得注意的是 :任何一种目录学分类都没有把“音乐”当作一个独立的概念,而是把现在所谓“音乐”划作大雅之乐、乐府余音、杂艺之声三部分,分别归入经部(雅乐书类)、集部(词曲书类)、子部(杂艺书类)。[3]换言之,就是并没有将其细化的分类。

如何理解“跨学科”的当代内涵呢?亦如陈寅恪先生说“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这些话,说的就是研究视野、研究资料从中国向外国的跨界,以及考古学与文献学的接通,西方理论与中国材料的接通。由于“跨界”、“接通”的结果是学科结构的变动,所以陈先生又说 :这三者“足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由此,王小盾提出:“所谓‘音乐’,所谓‘音乐学’,所谓‘跨界’,其实都是产生于现代的学术概念 ;提倡音乐学的跨界研究,其实是提倡向某种综合传统的复归。现在的学科分界,其实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一点又意味着,现在讲‘跨界’,其实是讲研究范式对于教学范式的突破。换言之,音乐学学科结构的变动,是学术发展的必然结果。”[4](8)

鉴于上述多方因素和客观事项,当代对于“跨学科”的理解,不止是音乐学对于其他学科的要求,而且是其他学科对于音乐学的要求。正是通过跨界,相关学科的发展为音乐学提供了坚实的参照基础,音乐学科亦为相关人文社科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反哺和贡献。综合上述多方因素,笔者在课题设计和使用中运用了“多维视角”一词,既体现交叉学科特质,又适度回避了目前尚无统一的术语表达尴尬 。

二、再研究

1.人类学界的再研究

21世纪初,学者庄孔韶与人类学界的8位学者联手,以“再研究”为基点,为学界建构了一组极具影响力的成果:《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该组研究不仅在前人成果的选择上颇具考量,而且续接者同样也是新型学术环境中的领跑者。这场学术界“穿越大剧”的上演,具有开创和示范性质的高度学术价值,蕴含着学理和实践操作的当代标杆意义。

回访或追踪研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取向和极具理论价值的学术时间路径,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中国人类学者的广泛认同,并付诸实施。本书总结的对20世纪8个著名田野点的人类学再研究,涉及至少9位人类学先行者和9位新人。基于同一研究对象,他们之间的对话关系是:林耀华—庄孔韶、阮云星;杨懋春—戴玛瑙(Norma Diamond)、潘守永;葛学溥(Daniel Harrison Kulp)—周大鸣;许烺光(Francis L.K.Hsu)—张华志、段伟菊;杨庆堃(C.K.Yang)—孙庆忠;波特夫妇(S.H.Potter and J.M.Potter)—覃德清;“满铁”调查者、杜赞奇(Prasenjit Duara)—兰林友。

回访或再研究(restudy),铺设了新老人类学者进行跨时空对话的路径,是人类学有效的研究取向和极具理论价值的学术实践路径,使得田野点的学术生命得以延伸。回访,找到重新审视同一调查点的机会,延伸了先行者作品的学术生命和意义。回访,开启了学科中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的新视角。回访,让索隐钩沉的兴趣、情感和学术成就感并存。回访,不再只限于以今日的知识批评昨日的知识,而是在新知识的基础上提供再诠释。回访的工作加强了社区过程研究,多种重要的学术问题获得了综合解答的机会,因为触类旁通的观察恰恰产生于社区过程之中。回访的作品面临文字的选择与回应,其中,学术中心圈与学术边缘人的立场选择将影响跨时空的观察及其表达。回访,形成比较的观察链,有助于知识的互补与延伸。我们的学术争论并没有结论,我们从中引申出的问题不在于谁是谁非,而是人类学者如何不断改善观察——撰写的整个认识流程,建立和把握田野民族志撰写的新方向。(增加尾注:参见庄孔韶:《回访和人类学再研究的意义》,第455-496页,收录于《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回访的前后对比研究,包括再次坚实以往人类学工作的问题,对于观察失误的质疑本来就是学术进步的要求,这和主观性“真实”与否的观察有时不是一回事。前者用于对知识实物的订正,设计加强学术的可信服;后者在于跨时空文化的观察与诠释,属于人类认识综观的递进。还有一种回访的经历是需要给予注意的,特别是数十年间的社会文化变迁中人类学须看到文化再造和知识再造的能力。“温故”才得以“知新”。

2.音乐学界“后集成时代”的再研究

与此同时,进入21世纪的民族音乐学,在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学科积淀的基础上,从一个个田野调查报告实践的“点”的深描后,进入了“面”和“区域”的有选择地适度链接中。并且,得到了多数民族音乐学者的广泛认同和付诸实施。

大家所熟知的《集成》工作,引领了一代学人为其无怨无悔的付出,奠定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长城。基于55份报告的利弊分析,乔建中研究员提出了“后集成时代”的命题,为后续研究者提出了新型学科语境中神圣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责任。

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主任等人的指导和规划下,开启“文化长城工程”之后的《中国节日志》课题。这是经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09@ZH013)。它是将集成时代的成果,放置于新型学科背景之下的重新审视和再度整合。《中国节日志》内容包括《中国节日志》(文本)项目、“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中国节日文化数据库”项目三部分。根据《中国节日影像志项目管理办法》,子课题面向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影视专业机构公开招标。在后集成时代中,其课题的推进,它汇聚和凝结了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学者,依照更为明确和成熟的学术规范与制度,进行着相关搜集与拍摄、整理,并已经产生了一批成果。它们在国内外学科中获得了奖项和赞誉,成为了继“文化长城”集成工作之后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大型研究团队协作的品牌成果。

从广义而言,黄翔鹏先生所提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文化”特质,言明了没有中断历史传统脉络的延续,让今天学者明晰:所有研究均是站在前人坚实臂膀上的前行。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再研究,其本质上并非一个新话题或是新视角。但是,它尤其值得今天的青年学者加以重视与聚焦,既要审慎又需积极地推进。

三、影像民族志

音乐影像民族志是建立在长期的田野考察实践与案头工作基础上,对人类音乐文化活动的一种视听结合的“书写”文本。如今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以书面文本为表述方式的音乐民族志,正受到来自高科技数码声像技术特征的“音乐民族志电影”文本的挑战。同时,这种视听结合的电子文本也为更客观、真实、立体地再现、保护与传承人类音乐文化活动提供了多种可能。

目前,主要以通过举办国际或区域性人类学电影节向国际学术界展现相关成果。其中较有影响的有:美国每年一次的“玛格丽特·米德国际人类学电影节”;英国每两年一次的“皇家人类学协会人类学电影奖 ”(包括皇家人类学协会电影奖 ,BASILWRIGHT电影奖和JVC 学生影视奖);德国每两年轮流一届的“格廷根国际民族学电影节”和“福莱堡国际民族志电影节”;瑞典的“NAFA国际民族学电影节”等。目前,在国内,成立于1991年的“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以培养专业民族志电影制作和影视人类学教学人才为己任,是中国唯一的影视人类学教育机构。[5] (74-77)

在国内民族音乐学界里,曹本冶主编的“中国传统民间仪式音乐研究”西北、西南卷本,是大陆音乐学界最早系统地在民族志出版中配备民族志小型影片的出版物。从近几年国内学术报告中来看,如2010年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六届年会中,高贺杰、刘桂腾、萧梅三位学者以《北方与南方/萨满与魔婆/斡米南与戴帽》为名,组成了影视民族音乐学专题小组。他们播放了两部分别展现北方斡尔族的萨满晋升仪式的《鼓语》与广西靖西壮族“魔婆”戴帽仪式的《一个魔婆的“加冕”》影片,并从不同的拍摄方式、镜头语言以及人类学田野作业的角度,讨论了影视民族志作业的不同方法及共同关注的问题。“这种通过影视镜头表现学者的田野思考是民族音乐学与影视学结合的新方向”(萧梅)。

近5年来,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正在努力为仪式音乐电影文本的拍摄与制作方面提供交流平台。其大事记如: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艺术学理论·中国音乐生态学团队、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筹)、香港蓬瀛道教音乐研究基金协办,2016年6月2-3日,集纪录片导演、作家、探险家多种身份于一身的新疆师范大学影视人类学教授刘湘晨带来的《音乐影像民族志系列讲座》(分三场,共五讲)在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厅拉开了帷幕。这个讲座是“全球视野下本土音乐资源再诠释”学术周的第一场活动,也是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2015—2016第二学期研究生课程选修课《音乐文化研究的视觉方法及民族志电影》(课程主持:萧梅教授)的系列讲座。在这短暂的1天半的时间内,学习们享受了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与头脑风暴。在刘老师对影片的层层剥离与细致分析中,大家收获的不仅是具体技术操作手段与方法,更是对“镜头思维”、对影像民族志的更深的理解。③

作为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基础训练之一,拍摄视频是大家都不陌生的环节。而且,在每个学者的研究中,或许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音视频资料。但是,它们是否可用,或是是否适用,以及如何进行编辑使用,是需要深入学理考量和需要进行相关技术指导和学习的事情。如果在影像民族志的制作过程中,借用梅里亚姆对于音乐认知的“概念—声音—行为”的三重模式,它呈现出“理念—视频—行为”的三重属性。暂且摈除技术层面而言,影像民族志至少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1.具备“影像深描”的新型表述;2.有客观记录与主观建构的双重价值;3.直接展现社会/文化群体的“主位”观点。

四、国际合作——黑眼睛与蓝眼睛的中西研究视域比较

笔者于2012年有幸参与了王耀华老师的课题《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该课题以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为研究对象,放置于文化多样性理论、文化认同理论和文化软实力理论的背景中进行研究。成果内容包括理论基础以及与相关国家传播的历史、现状作了阐述和分析,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状况作了综述,并总结其规律性。最后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回顾中得到启示,从同其他国家的国际合作经验中得到借鉴,提出对策和建议。

其中,笔者完成了一篇小文章:《打开的不仅是一扇窗——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中蓝眼睛的“功能”》,选取了第一批进入中国大陆进行田野调查、并且在国际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同的三位外籍专家为例进行了简要阐述。

20世纪80年代,作为“空降兵”的民族音乐学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并由此开启了音乐文化整体研究的新型视角。三十余年来,随着学科的西学血统与中国基因的融合,民族音乐学既承接着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又带有自身学科交叉特性的张力,于本土化的前行路途中逐步成熟与完善。

如果说初时的民族音乐学仿若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或是西方民族音乐学的“传声筒”,亦或跟在国内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先行起步的学科之后亦步亦趋;时至今日,纵观学界的前沿研究及多项成果,用齐头并进这个词来描述也不为过。而且,民族音乐学还表达了音乐学这个独有视角方能显现的研究特质,反哺和支撑了旁类学科。

但是,从国际会议交流和西文学术论文发表的情形来看,中国音乐学学者的国际话语权,至今令人遗憾。语言,真的就成为了中国学者不能酣畅淋漓地一吐为快、如鲠在喉的瓶颈之痛;成为了阻隔黑眼睛与蓝眼睛视线碰撞的那一帷幕障。在这种情形之下,少数研究中国音乐文化的外国学者,成为了中国的“扩音器”。如:高文厚(Frank Kouwenhoven)和施聂姐(Antoinet Schimmelpenninck),不停歇的闹钟——钟思第(Stephen Jones),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民族音乐学系教授李海伦(Helen Rees),韦慈鹏(Larry)、何翠乔(Harria)、施祥生(Jonathan Stock)、林敬和等。他们犹如候鸟般往来于中国与世界各地,这一特殊群体,在世界民族音乐学的多声文化版图中,为有着不可小觑的丰富宝藏的中国,注入了一剂强音,为全世界的音乐人打开的不仅是一扇窗。从被中国音乐感动,直至让研究中国音乐的人感动,这种维度的转变必然载于史册。

对于课题整体建构方面,在梳理上述学界前沿关注问题和个人学术积累之后,笔者从四个方面问题导入,着手开始进行课题的整体建构。1.以音乐学为主体的“交叉学科”合作团队的学科归属应该如何选择?如何体现多维视角的融合与个性?2.再研究从哪里出发,关注焦点是什么?也就是说,前人研究了什么,为什么需要进行再研究?如何找到再研究的对话焦点,并以其为基础搭建一个多维的立体空间。3.不同乐种的影像民族志的本质内核是什么?我们需要怎样的影像深描?4.在参与前辈课题和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如何基于自身对于学科的理解和积累,设计未来的研究之路。

在厘清上述思路之后,课题《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像民族志大系及其研究》的研究地点选择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疆界,以音地关系为地域划分标准,以集成时代的已有记录为基本线索,结合历史文献与具有海外学者研究的地域为基础进行有效选点,每区各选一个典型传统音乐乐种为研究对象。课题初拟目标为:一套学术专著和影像民族志影片。分别是:

五、丽江洞经音乐再研究个案概述

基于不同学科多维视域的再研究理念,《丽江洞经音乐再研究》小组,以李海伦(Helen Rees,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民族音乐学系教授)享誉国际的专著《历史的回声一一当代中国纳西音乐》(HelenRees,Echoes of History: 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为再研究出发点,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综合阐释:(1)课题再研究出发点;(2)多维专业方向的研究团队建构;(3)多维表达视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4)建构“多元中心”的影像民族志。

1.再研究出发点与团队建构

李海伦(Helen Rees),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民族音乐学系教授。其享誉国际的专著是其博士论文《历史的回声一一当代中国纳西音乐》,[6]研究对象是在国内外音乐界都颇具争议的一个话题——云南洞经音乐。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和进入中国调查研究的外籍学者之一,美国学者李海伦,基于80年代开始的、十余年的田野调查,将该乐种放置于历史变迁的语境之中去理解。此研究成果,尤其是在英文适用的国际民族音乐学学术界影响颇大,成为了多所院校的经典必读书目,同时,也作为中国民族音乐学界里推荐阅读的外文经典论著。该书不仅客观讲述了洞经音乐的原生语境,亦探究了其在“脱离语境化”(decontextualization)及“再造语境化”(recontextualization)不同语境层次中的变化呈现。

研究中,首先面对的是团队建构问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地区的旅游化,或许是传统音乐保护工作需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云南洞经音乐的展现问题,尤其处于浪尖之上。不仅因为该地区多民族聚居的密集程度使其旅游化程度较其他地域热,而且,在各界的争鸣不断,甚至对簿公堂。④鉴于洞经音乐及其研究的社会影响和国际传播特征,且为本课题首次组建团队,一切情况尚需磨合,所以,暂定由来自三个学科、五个不同专业方向的十人组成。

2.多维表述视角的研究成果

现阶段,团队协作的主体研究成果以三种形式呈现:论文集《穿行于丽江——洞经音乐再研究》;翻译学术专著《历史的回声》(译);影像专题片《杨曾烈与洞经音乐》。

吴凡,何漾的翻译学术专著Rees, Helen,Echoes of History: 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历史的回声:当代中国的纳西音乐》[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于笔者指导下,研究生何漾在初步翻译该专著的基础上,完成了其硕士学位论文:《<历史的回声>译著及其研究》。2015年7月-2016年7月,历经一年的时间,笔者对于翻译进行了逐字逐句地再次整理与校对,几近重新翻译。目前已经获得李海伦授权,并与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希望在年底能够面世。

何漾,吴凡撰写“国内纳西族音乐研究综述(1950-2010)”文章。纳西族音乐研究综述,以20世纪最早发表与纳西族音乐研究相关论文——赵纪舜的《丽江拿喜族的民歌》⑤(载《人民音乐》1951年第3卷)为时间起点,并结合以20世纪80年代民族音乐学学科确立和学理完善的背景,对于六十年一甲子的相关研究专著和期刊论文两类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近30多年以来,国内对纳西族音乐研究的成果丰硕。它们涉及到音乐史、民间歌曲、舞蹈、器乐、宗教音乐、音乐文化内涵等方方面面。总体而言有以下特点。第一,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第二,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第三,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著。其中,和云峰的《纳西族音乐史》,作为国内外第一部全面总结、研究纳西族音乐历史的专著,为纳西族音乐研究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合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以及民族音乐学整体学科发展,纳西族音乐研究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首先,对丽江洞经音乐名称表述需要统一;第二,在音乐形态研究方面,鲜有学者真正建立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系统,准确、客观地认知纳西族音乐,并将其与不同乐种间进行比较。第三,以音乐文化为主体的研究中,多数强调了纳西族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族群特质,忽视了作为音乐主体的人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以及音乐对人的功用和意义。第四,在具体的田野调查中,还应更全面地记录纳西族音乐现状。用更为广阔的视角,获得更为全面、客观、丰富和立体的资料,促进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推动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

吴凡、何漾对于学者与传承者的采访与整理也已完成。吴凡采访并整理完成四篇访谈录,分别是:《吴学源访谈录》;《杨曾烈访谈录》;《宣科访谈录》和《田青访谈录》(鉴于田青老师要求,不能公开发表);何漾的访谈对象主要以传承者与表演者为重点选择人物。由于采访对象身份的不同,呈现出如下特质。笔者所采访的学者,均是洞经音乐变迁的见证者,其讲述的内容包括:社会变迁背景中的洞经音乐,个性化的体验与经历,和洞经音乐相关的争鸣与观点的冲撞,相关链接的信息还有乐器制作、班社结构、多层次交流等。同时,作为文化的亲历者,均从不同视角表达了对于后辈传承的希冀。何漾采访的传承人,相对较为年轻,年龄均在30岁左右。他们更多地讲述了表演中相关乐曲、乐器、受众和场合的变迁。由于希望看到不同代际传承者之间相互认知,所以笔者特意让何漾在参访中引入“阐发自己对于乐种及前辈处事的观念与态度”的理解事项。

陈永完成了属中国音乐史的《纳西古乐的自在时空》。具有中国音乐史研究背景的陈永,在整合俄罗斯学者顾彼得著,李茂春译的《被遗忘的王国丽江1941~1949》[7],宣科口述、蔡晓玲著的《公民宣科》[8],和云峰所著《纳西族音乐史》三种不同类型材料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诗意地阐发:古镇闲雅不再,古乐声声依旧;未完成的评断与宣判;公民力量的无限与有限;纳西古乐的自在时空。

韩籍学者徐海准完成的中韩音乐交流史成果《云南丽江音乐文化在韩国学界的研究现状》,鉴于徐海准的特定身份、语言环境和学术背景,由此笔者在组建团队之初就与其商议并拟定了研究视角:云南丽江音乐文化在韩国学界的研究现状。他在经过资料梳理之后,认为:韩国学界研究中国西部地区文化的时间不是很长。从1992年中韩外交关系建立以后,韩国才开始关注丽江和此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尤其是旅游产业发展以后,更多的韩国学者逐步加入到研究群体中,并对《印象丽江》、纳西族的文字、东巴教等方面进行研究。在2015年5月和2015年11月的两次田野调查后,徐海准希望为中国学者介绍韩国学者对丽江地区的文化研究情况。基于1992--2015年间34篇学术期刊论文及硕博论文,他分析了韩国音乐学界对于云南丽江音乐研究的五个方面:宗教信仰与祭祀仪式;文化产业;文字与文学;地理环境和音乐文化。

肖珺,段昌伯完成了新闻传播学项目《代际传承与社会化传播:洞经音乐传播者新媒体使用分析》。该成果中所用“新媒体”一词特指数字新媒体,它们均采用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技术。新媒体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载体。而且,伴随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新技术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态仍将动态发展。[9]

当下社会已经进入流动空间和重构时间的网络时代,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实践方式,内容的创新、价值的传承都与文化实践者自身的理念和行动产生互构。那么,丽江洞经音乐者是如何认知民间音乐的传播和传承?新媒体在其中是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两位新闻传播学的导师和学生一起采用参与式观察,对24位丽江洞经音乐传播者进行了访谈。论文阶段性研究结果如下:(1)洞经音乐传播者具有新媒体传播意愿,老艺人也有使用新媒体将民间音乐传播、传承的强烈愿望;(2)洞经音乐传播者具有新媒体使用习惯,新媒体使用平台倾向微信;(3)新媒体对洞经音乐的传播有积极意义,新媒体的优势不仅在于传播洞经音乐本身,而且有利于族群间的交流;(4)老艺人没有通过新媒体传承洞经音乐的普遍行为,更多人倾向于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方式;(5)洞经音乐传播者担忧,新媒体有可能会加大对洞经音乐的争议,而让社会忽略音乐本身;(6)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有通过互联网传播洞经音乐的强烈意愿。

刘泽月,周子豪完成了《一瞬间——第一次丽江洞经音乐采访感悟》。《一瞬间》,是近几年穿行在如今的丽江古城里,几乎不间断地萦绕在耳边的一首流行歌。歌曲并非是具有当地特色的音乐,而是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兜售并非丽江特产的打击乐中的鼓,而特意配音的。笔者之所以借用这首歌曲名字来为两位本科生的文章命名,其缘由在于它恰如其分的显示了外来年轻知识群体初遇洞经音乐、初访丽江古城的感受。

刘泽月,音乐学院2015届钢琴选修专业的山东女孩,周子豪,体育学院2016届篮球专业的安徽男孩,两者的身份具有综合大学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学生群体的特征。他们第一次赴云南的行程里,笔者就安排他们跟随吴学源老师、吴琼老师去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蒙自县,拍摄四川西昌和云南蒙自两个洞经乐班的活动。带着兴奋与好奇,他们很快适应了该乐种的文化与生态环境。这种迅速的融入状态,从一周之后他们熟练地为后续的团队成员安排食宿中可见一斑。尽管直到15天的短暂接触结束后,他们俩仍旧无法言明洞经音乐的音乐本体特征,但是那种平和与独特的风韵与声响(尤其是乐器“波波”),如同每天都要品尝的过桥米线和烧豆腐那样,印在了他们的心里,留在了文字的表述中。从二位学子的身上,的确能够看到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的印痕。但与此同时,也看到了这种印记在多元文化时代里、离开源生地之后的迅速被替代和消逝的过程。

吴凡,张凝和杨萌完成的纪录片《杨曾烈与洞经音乐》,是团队成果的一隅重要体现。这个纪录片最能体现影像民族志的设计理念。笔者之所以没有选择一位研究人员或是一位传承人进行拍摄,有着多方慎重的考虑。今年74岁的杨曾烈老先生,作为地方知识精英,作为一隅地方文化的原点,可以牵连出一系列的事件和相关人物:他曾经在地方剧团工作三十年,他曾经担任宣科“丽江古乐”演出的负责人十余年,他曾经和古乐演奏乐班出访多个国家,他曾经受和云峰老师邀请在中央音乐学院讲座,他一直作为李海伦丽江采访的重要陪同者与信息提供者,他和洞经音乐近六十年的三代传承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向洞经音乐的前辈学习乐器制作并延续至今,他至今还作为东林洞经乐社的主持者和传授者,他也是丽江非遗工作的重要专家、负责审核与撰写了大量申报材料;他还是目前仍旧会韵诵洞经的唯一一人并进行了经文的搜集与整理......具有多重身份凝结的杨老,其一生都与洞经音乐交织在一起。或者说,他具有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双重身份,而且,他本人,就是一部洞经音乐六十年变迁的见证者、亲历者与记录研究者。

拍摄团队,由笔者和两位拍摄者组成。由于笔者仅仅作为脚本设计和拍摄思路指导,与两位拍摄者之间的磨合与相互适应、理想与技术的冲撞,从拿起摄像机的那一刻就一直在延续。而拍摄团队中,作为非职业拍摄者的张凝,其专业是钢琴演奏。杨萌,是地方电视台的电视编导。在笔者提出人物传记式的命题拍摄之后,经过数次讨论,二人对于每一个场景、每一次调查和访谈同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拍摄。对于这样一次特殊的组合,二人也显示出各自的个性与偏好。张凝,尽管对于洞经音乐较为陌生,但是长期对于钢琴音乐的表演和研究,使其具有了敏锐的声音捕捉能力和判断力。尤其显现在对于乐器演奏细节的记录和整体乐队音效的高品质追求。杨萌,具有美术专业的良好功底,对于光影的层次和画面的精美结构颇为在意。但由于二人对于乐种的不熟悉,有时会出现非完整乐器的图景,或偏离音乐影像民族志记录的主旨。从文字表述到画面呈现的距离,或者说是张力关系,是需要建构在团队成员对于研究对象的共识与相同认知基础上的。这并非是硬件配备或拍摄技巧那样单一层面处理的事情。每一帧镜头的背后,都凝结着“理念—视频—行为”的三重属性。

3.构拟“多元中心”的影像民族志

通过上述针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团队合作开展的、不同视角的再研究,笔者希冀构拟“多元中心”式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像民族志:以多种声音表述、多学科方法与文献的不同层面、黑眼镜与蓝眼睛的中外不同视角,在当代国际的大学科背景中,呈现研究的多维向度,建构多元中心和多重表述的音乐影像民族志。同时,研究中借用“影像深描”的表述能力,力求展现社会/文化群体的“主位”观点,兼具客观记录与主观建构的双重价值。

在2011年5月,由萧梅教授带领笔者等人赴青海民族大学参加学术研讨会期间,有幸聆听了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王斯福(Stephen Feuchwang)教授所做的题为《关于边区与不毛之地的几点思考》(Some Thoughts about Border Regions and Empty Places)的演讲。他的演讲以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心”与“边缘”关系再度思考,并提出了边区也有自己的中心,存在着“互为中心”或“多中心”的关系框架。该讲座,不仅开拓了笔者对于多族群聚居地文化丛的阐释视野,同时也提供了后续研究之路的多元中心思考框架。

多元中心问题,王斯福在讲座中提出:每个地方都是一个中心。这个中心,不仅是那些能够显现帝王统治的地方,而且还有神系的延续。所以每个中心通过不同意识表现来完成对帝国中心的不同想象。其中,“远离”这个关键词成为研究的一个视角。从中心来看,“远离”的地域,总是局外人眼中充满了花园式想象的落后地带。它通过异国情调、不同特质的展演来吸引中心的关注。这些手段通常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是能够维系自身文化的“他者性”和作为地方中心的“中心性”的重要因素。在这个互为中心的过程中,不仅包括行政边区与中心的关系,还涵括了宗教信仰边区与中心的关系。因此,还会延伸至各类不同文化种属中的层次划分和亲疏之别。

审视丽江洞经音乐再研究,笔者尝试以影像民族志为综合成像,不仅实施单组、单向循环的二元对比法(包括学科内不同方向对比,学科内外对比、中外对比、文字与影像的对比等),而且是多维度、多层次、多个视角的一系列的二元比较,并且在逻辑化表述中安置与构筑一系列的二元比较,呈现出“多元中心”之复杂表述。

透过一系列的审视与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洞经音乐既带有自身文化特色、又对局外人开放的各类文化空间里,局内人以其自身文化本源为内核,将其裹挟和借用的文化碎片,运用不同的声音表述,营造了一种特定中心(指涉二元比较中的另一方)需求对于它的想象。在制造和演绎符合特定“中心”想象的过程里,洞经音乐于无形之中也重构了自己的文化,或是开掘出一条能够继续蜿蜒和承载自己传统的河道。由是,这种重构的理念是来自其本身的社会思维逻辑,也来自中心的思维逻辑,亦为混溶在一隅的多元一体逻辑。其中,音声表述,既成为了一对对二元关系的双面镜,也组成了观察整体事项的多棱镜。透过它,不仅让具有多维视角的、不同身份的局外人,听到了存在于先验想象中的音声,也可以发现局内人对于局外人想象音声的或顺应或反对。在洞经音乐一次又一次反复演绎的重建过程中,局内人既建构着地方知识体系和小传统,也阐释着地方和单组二元关系中另一中心之间或远或近、若亲若疏的关系。从单组到多组比较中形成的音声中的想象与想象中的音声,构成了阐释互为中心理念的极佳视角。

全息整合问题,无论是否行政区划、亦或文化事项、还是学科划分,无论怎样去除各自的藩篱桎梏,无论是怎样的模糊厘定,每个中心还是存在自己的边界。地理空间的距离,我们可以具体到公里、里、厘米等概念去精确描述。但经由社会变迁所造就的心理时空之距离,呈现出难以用数字来衡量的复杂样态。同时,在历史长河的湍流中,必须看到:各类文化边界关系,均是相对的、情境的和过程化的(processual)动态演绎。

音乐及其影像,不仅隐射出自身文化特质,亦为文化不同层面、或同一层面不同需求学科之间的张力,呈现出各类表征。恰如洞经音乐的建构,不是简单的各个乐器或人物的平行运行或毫无关联的过程,而是两个或更多的文化传统之间的相互参照过程。它们均带有混溶特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同或相异、变与不变,或沉淀、抛弃,亦或融汇,这是再研究视角下的多维学科团队合作探索的必备话题与现实中的客观存在。

当下能够看到和听到的洞经音乐现状及其声音表述,是群体实践过程的结果。但其并非从一代到另一代人单线条级序渐进的结果。它呈现出同一根系中的多元分化与树枝状的非并行格局。

这是现代民族志研究对于学者提出的更高整合要求:全息图景的饱览加上微观比较的多轴心显现。唯此之道,未被阐释所缝合与加工的文本,才不仅囿于其内,而指向它自身之外。洞经音乐再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中绽放。

再识“影像”问题,在2013年由《音乐研究》杂志社发起的“跨界”高端论坛中,经由陈荃友教授整理,可以看到韩锺恩教授将“哲学家的视野与思辩阐发得淋漓尽致”的,题为《通过跨界寻求方法,立足原位呈现本体》的发言精要。他指出:

“跨界是有限定的,一是仅限于不同者而非不及者,二是进一步限于不同者能否搭界而非随意混搭。因此,当我们在讨论跨学科问题的时候,就必须严格遵循有明确定位的学科自性与有条件产生位移的学科间性。”通过他的理论铺陈与案例剖析,最后认为,对于“跨界”问题,可以采取这样的态度:一要深入原位钩沉考掘,二应广及别界以借鉴汲取,三则强调和平共处同行并进。并提出的“跨界”禁忌为:一不僭越,二不覆盖,三不消解,四不替换。[2](58)

基于韩锺恩观点,结合笔者研究现阶段情况,对于“影像”的表述提出以下三个观点。第一,音乐学的主体地位。在洞经音乐再研究的多元中心里,音乐学的主体所在,毋庸置疑。就像蜜蜂能建造蜂巢,燕子会在衔来泥土在屋檐下做窝一般,音乐学的核心框架是同特定术语和游戏规则搭建的。这种多元中心,犹如邀请客人前来赴宴,主人是唯一的,客人可以依据场合的不同而选择;第二,“影像”的再认知:虚拟的影像,实景的影像。通常来看,影像民族志中的“影像”,指称的是实景的影。它以相对固化的方式,呈现出拍摄者进行的有选择的阐发和组合。使接受者在观看的过程中,被设定环节代入情景之中。笔者认为,从广义而言,文本的描述,同样是一种影像的建构,它通过文字的形式,不仅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在书写者的头脑中,而且让阅读者在通过自身体验,于文字虚设的影像中叠加了自我的影像经验。所以,前者,或许只是影像的一个维度;文字的书写,既是作为实景影像的坚实积累和承接平台,同时也是一方特殊的“影像”;第三,音乐影像民族志里多重表述的“齐头并进”。通过建构多维研究视域中的洞经音乐再研究团队,作为研究者而言,对于每一个研究方向和研究个体而言,不仅可以找寻彼此之间的相异之处,同时也能发现关联与同构。团队成果中的融合与个性,共同点与相异之处,只是在文化演绎中的丛生景象。而且,多元丛生像中各个学科之间的共识和交互张力,乃是笔者后续努力的心智所在。

上述讨论是我对课题的目前阶段性的一个汇报,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的建设。所以,在后续研究中,第二阶段将陆续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

1.云南洞经音乐本体阐释的对比。

2.因为华中师范大学身处湖北省,所以要对湖北非遗进行一个考量。在这中间我们已经拍摄了省内各个乐种的传承现状。但是我们希望将影像民族志的成果,延展至教学空间的再运用里。笔者不希望,只是做学术的人在谈学术,希望以科研的态度来对待教学,把它相关资料运用到教学当中去。所以我尝试推行音乐学各专业针对某一命题的集体备课(包括音乐史学、作品分析、技术分析、作曲和表演等各门课程)。另外,在综合大学中,长期被音乐学院忽视的一类课程——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通识选修课程。它是对非音乐专业学生所开设兼具研究方法、文化属性与实践属性的欣赏类课程。所以,笔者已经开始将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融入通识课程的内容中。近五年来,华中师范大学通识课程在学生中得到了高度认可。每年选课的学生达到了1400人以上,每个课堂都是100多人的大课。我们在讲授中播放所拍摄的影像民族志,并与来自30多个专业方向的同学共同讨论,让学生发表感兴趣的知识点和看后的感想,从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的意见中得到灵感和启发。我觉得这是最有意义的探索,很有意思的话题。

3.我们同时在进行的晋北阴阳研究。这也是我自己研究了十余年的话题,也是一个自我的再研究。同时我们对话的对象是我的博士阶段导师之一钟思第(Stephen Jones)。他刚刚新出了专著《李满山》。和他沟通后,我们将推进专著的翻译。

我们的意志,我们的努力,就是传统音乐最坚固的防卫!(本文为吴凡教授在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九届年会上所作的大会发言,由宋雪微根据录音记录整理,刊发时略有删节)

注释:

①相关文献资料的详细信息,可参阅网络资料,网络资料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网站: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16s/201604/ t20160422_39677.html,登录时间:2016年6月。

②网络资料来源于“上音仪式音乐研究中心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b74f83870102vnhr. html,登录时间,2016年5月12日。

③ 讲 座 资 料 来 源:http://musicology.cn/ institutes/institutes_9435.html,登录时间,2016年6 月15日。

④笔者注:该事件由《艺术评论》,2003年9月刊,吴雪源《“纳西古乐”是什么东西?》一文所引发。

⑤赵纪舜:《丽江拿喜族的民歌》,《人民音乐》1951年第3卷。文中对纳西族的音乐生活做了初步介绍,对三个不同歌种(“喂梦达”、“掴气”、“唠嘁调”)进行了初步描述,附录中海油作者收集的七首民歌。

[1]周凯模.反思·叩问·启迪·观察——宇宙观思维与音乐理论的“跨学科性”[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3(3).

[2]陈荃友.跨界 接通 整体观——音乐学“跨界”问题高层论坛述评人民音乐,2014(3).

[3]王小盾.中国音乐学史上的“乐”“音”“声”三分 [J].中国学术,2001(3);王小盾.隋唐音乐及其周边[J].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2 .

[4]王小盾.音乐学学科结构变动的意义 :以汉文化区音乐研究为例[J].音乐研究,2014(2).

[5]赵书峰.中国音乐民族志电影发展前景与展望——由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世界大会放映的 6场音乐民族志电影所引发的思考 [J].人民音乐,2014(5).

[6]Rees, Helen, Echoes of History: Naxi Music in Modern China(历史的回声:当代中国的纳西音乐)[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7](俄罗斯)顾彼得 著.李茂春 译.被遗忘的王国[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8]宣科 口述、蔡晓玲 著.公民宣科[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9]肖珺.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J].武汉大学学报,2015(7).

【责任编辑徐英】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r-discipline Subject Perspec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al Visual Ethnography: An Restudy Example of Dongjing music in Lijiang City

WU FAN
(Chinese normal university, Music Department, Hubei Province, Wuhan City, Post Code 430079)

Since 2014, when the advantage project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al Visual Ethnography Series and its research was successfully approved in CCNU, I hope to combine three aspects in it ,which are study & education & performance. This paper interpretate the design and progress in past three years. As it is on-going, I prefer to analysis the concept construction 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but not an conclusion. The main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concept, design, an restudy example of Dongjing music in Lijiang city, and project follow-up.

Inter-discipline subject; Restudy; Visual Ethnography

J60

A

1672-9838(2016)03-021-12

2016-08-01

本文研究内容节选自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支持计划的优势课题培育项目:《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像民族志大系及其研究》(项目编号:CCNU14Z02012)。

吴凡(1974- ),女,湖北省武汉市人,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民族志音乐学跨界
跨界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音乐学人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跨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