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骏 施双艳
(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 北京 102308)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徐 骏 施双艳
(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 北京 102308)
学校依托丰富的区域资源和地球科学实验室,根据学生需求,逐步探索出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三级阶梯式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搭建了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地球科学;校本课程;创新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创新人才。我校依托丰富的地域资源和学校地球科学实验室,开发出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特色校本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学科特色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1.建构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三级阶梯式校本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需求与区域特色,立足学校实际,以“地球科学实验室”为依托,积极开发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创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建构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和需求,建设基础性课程、探究性课程和熏陶体验性课程,形成三级阶梯式课程体系(见图1)。
图1 三级阶梯式校本课程
(1)基础性课程
基础性课程主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天文、地质、气象和水文等相关知识普及,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领域的兴趣和关注,为后续研究提供知识储备,创造科研氛围,激发学生研究地球科学的欲望。
(2)探究性课程
探究性课程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地球科学实验室为依托,在高一、高二年级选拔一些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和进行微课题研究等活动,并聘请大学教授、地质博物馆专家等对学生进行辅导,每周开展一次地学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3)熏陶体验性课程
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天文观测、野外地质考察、重访古村落、永定河水样调查与研究、溶洞成因探秘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各种地理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与科学情怀,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感受更多科学的魅力。
此外,校本课程还兼顾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学科,主要从“物理与地球科学”、“化学与地球科学”、“生物与地球科学”等方面开发校本课程,力求做到重点突出、类型多样、层次分明,既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又为研究性学习、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
2.整合优势资源,对教育基地与科普场馆进行教学化开发
门头沟拥有丰富的地质地貌资源,有“天然地质博物馆的美誉”,为开展地球科学研究和熏陶体验性课程提供了便捷的条件。教师利用周末带领部分学生考察沿河城的火山地貌、探访爨底下古村落、行走永定河大峡谷等,在实践与体验中,学生学会用地理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世界。除此之外,北京市还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文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依托地球科学实验室,积极与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高等院校和科普场馆建立联系,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教学化开发,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走进大学实验室,逐步探索出符合中学生成长需求的探究体验素材,进一步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3.探索“跨学段、跨学科”协同培养的新型育人模式
(1)跨学段阶梯式培养模式
作为一所完全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课程进行分段分类有效整合。在初中做好科学启蒙教育,为进一步研究学习地球科学知识打下基础;针对高中年级对地球科学感兴趣的学生,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如岩石辨认与采集、矿物的物理性鉴定、水样采集与检测等。通过初高中跨学段阶梯式教学培养模式,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2)跨学科合作式培养模式
“地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地理、化学、生物、物理等多个领域,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尝试多学科进行整合,探索跨学科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育人模式。如与物理学科整合,探索天体的万有引力、地震的横波纵波传播方式与速度等;与化学学科整合,探索雾霾的主要成因、水质检测的主要方法、矿物的各种颜色成因等;与生物学科整合,探索化石的形成和地球的古环境。通过校本课程跨学科的整合与研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地球科学,为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发展平台。
(3)探讨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制
校本课程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活动,活动的主题、形式和目的是多元化的。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力求多元化,以肯定为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尽可能淡化知识目标,注重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和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察,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自主地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既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1.开展微课题研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和能力需求,积极搭建适合自身个性化发展的平台,开展各具特色的微课题研究活动,如“基于GIS的煤矸石山潜在危害调查”、“海绵校园”建设可行性探索、“校园植被开花顺序的观测与研究”等。在研究性活动中,学校更加重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并积极聘请高等院校、科普场馆的专家、教授进行专业指导。在此学生可以体验一个完整的科研过程,从而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与研究问题,激发对科学的欲望,不断提升地理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2.开展野外考察活动,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特色校本课程通过开展系列化的地质考察、地学实验、天文观测与物候观测等地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地理实践力。学生在参与地理实践活动和考察过程中,对自然和科学充满好奇心,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激发了创新思维与意识,逐步实现了“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新型成长模式。
3.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与形式,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形成
三级阶梯式的校本课程模式,以及多样化的课程内容,给学生以更多体验和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形成。如在“寻访爨底下古村落”实践活动中,学生理解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模拟水土流失”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识到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间的联系性;在探究“门头沟海陆变迁”的活动中,学生认识了地理的时空性;在“美丽的石头会说话”的课程中,学生认识了三大类岩石形成及循环的过程。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多层次的体验,促进了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特色校本课程,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灵活的实施方式,贴近学生生活,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通过三级阶梯式教学模式和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施方式,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学生对地球科学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其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实现了特色校本课程的育人目标。
(责任编校:周晓辉)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校本研究专项课题“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建构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BBA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