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 ■ 王炳忠申彦波
太阳常数的研究沿革和进展(下)
中国气象局 ■ 王炳忠*申彦波
该委员会主席Thekaekara于1970年和1973年先后两次报告结果。起初,未将Willson[8]的测定结果包括进去,但无论包括与否,按当时的处理办法,结果是一样的,这就是著名的1353 W/m2数值的由来。它曾长期被我国的航天部门所采用。但有一点不容忽视,即这一TSI是以IPS-1956太阳辐射标尺为准,鉴于该标尺已于1981年被废止,而代之以新标尺——WRR,因此,即使仍按习惯采用1353 W/m2作为TSI,也应进行标尺转换。在WRR下的1353 W/m2,实际应为1353×1.022=1383 W/m2。
1.4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工作
20世纪70年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高准确度自校准腔体式绝对辐射计正在欧美数家研究机构研制中,诸如美国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瑞士达沃斯物理气象观象台(PMOD)、比利时皇家气象研究所等。世界辐射测量基准(WRR)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其综合不确定度为±0.3%。80年代初,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研制出一种极具前景的新技术——深冷绝对辐射计,即工作在液氮温度下的绝对辐射计,其不确定度已达到±0.01%,这项技术后来发展成国际标准制(SI)的辐射度计量标准。1991年PMOD的Fröhlich与NPL的Fox等一起,将代表WRR的仪器与NPL的辐射基准通过间接的方法对同一激光光源进行了对比测试(因两者测量辐射的数量级不同),结果表明两者的一致性为0.3%。
70年代以来,在TSI测定方面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1)为了避免大气的干扰,测定工作均在卫星上进行;2)由于相对辐射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过高,可能会超过TSI本身的变化幅度,所以不再使用其进行测量。
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所发射的卫星有:Nimbus-6气象卫星(1975年7月升空)、Nimbus-7气象卫星(1978年11月)、SMM太阳峰年号(1980年2月)、SL空间实验室(1983年11月)、ERBS地球辐射收支卫星(1984年10月)、NOAA气象卫星(1984年12月)、NOAA气象卫星 (1986年9月)等。
在这些卫星中,只有SMM备有连续监测太阳辐照度变化而设计的仪器,即ACRIM-I,它可实现仅间隔数分钟的对太阳的连续监测,至于其他卫星,由于气象卫星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其他各个方面的气象信息,辐射监测仅是观测任务中的一部分,除Nimbus卫星还能提供不连续的日平均值外,后3种卫星对太阳的观测只进行双周一次的测量。至于空间实验室,其任务就仅仅是为期10多日的短期考察,而其中只有17 h供检测TSI,并且分4段分布在12月5-8日之间。由于各个卫星的测量仪器不一,时间不一,为数据比较带来困难。
由于不同卫星上的辐射仪器是不同的,为了校准这些仪器,美国NASA计划了一系列火箭试验,每次火箭试验均载有多种腔体式辐射仪器,具体品种依据当时在卫星上运行的仪器而有所调整,这样的试验前后共进行了6次。具体发射日期及被校准对象为:1976年 6月29日 Nimbus-6;1978年11月16 日 Nimbus-6、Nimbus-7;1980年5月22日
其实,在前述各种测量TSI的卫星之后,仍不断有新的卫星升空开展TSI测量。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卫星能够做到测量持续不断,因为卫星是有寿命的。即使有同系列的后续卫星被发射,中间亦难免存在数据间断,因此就有了如图1所示的各种卫星数据的汇总。这项工作最初由瑞士达沃斯物理气象观象台(PMOD)完成,公布在其Nimbus-6、Nimbus-7和SMM;1983年12月7 日 Nimbus-7、SMM;据文献报道,火箭试验此后分别在1984年末和1985年6月又进行过两次,之后的校准就由航天飞机承担了。
第一次试验证明了Nimbus-6上的相对仪器测量结果系统偏高,自此,彻底否定了相对仪器,以后再也未用过。第二次试验时,研究者发现了系统性偏差,以后的分析发现,这是火箭着陆时仪器舱的真空度被破坏所致。结果需要进行气压订正。
安装在SMM卫星上的ACRIM,设计时就有3个通道,每个通道就是一台绝对辐射计。其中A通道为工作通道,B、C为监察通道。为防止受宇宙条件的影响而变性,它们的测量次数比A要少得多。对3条通道的不同组合,可周期性地两两成对地自行比较,借以达到±0.1%的测量精密度要求。这种方式,后来也被其他卫星所采用。
从上述情况可知,为了监测TSI真是费尽了周折,不过这仅仅是问题的开始。欲达到真正系统地监测TSI,还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1.5WMO CIMO确定的TSI
世界气象组织下设的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于1981年在墨西哥召开的第8届会议上,根据世界各地不同专家当时最新的研究结果,同意采取1367±7 W/m2为TSI的值,并在会议文件中公布了其分光谱数值[9]。这就是迄今一直在使用的正式公布的TSI值。官网上,并且每年不断添加。由于各种卫星所用的测量仪器不同,年代不一,所以测量结果出现差异,不足为奇。尽管Nimbus系列卫星测量数据的结果偏离其他卫星的较远,但由于其起始年代最早,在图1中仍可见其身影。为避免重复,我们所展示的图1并非取自PMOD网站,而是来自美国[10]。这样的数据就被称为TSI数据库,为研究TSI的数值变化规律提供了基础。在图1的最下方,还辅以太阳黑子数的年变程,不难看出,其与TSI变化的同步性。
图1 1978~2014年各种卫星对TSI的监测结果[10]
图2 PMOD与ACRIM和RMIB对TSI复合数据的比较[11]
从图1可明显看出,年代越早,数值越高;更直接的结果,可从表1看到。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可利用一些数学插补方法将数据串联起来。不过,由于每位学者对所用的数据取舍不同,所用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学者所得出的TSI的整体数据系列就会稍有不同。但大体趋势相同,这从图2中可以看到。在1997年以前,各个机构的原始数据大体相同,但在其后则有所不同。PMOD采用的是VIRGO卫星的数据;ACRIM则采用的是ACRIMIII的数据;而RMIB(比利时皇家气象研究所,原文IRMB系按法文排列)采用的是DIARAD的数据。PMOD和RMIB的均值在1366 W/m2上下,而ACRIM的则在1361 W/m2附近。分别统计各种卫星各自的测量均值,由表3可知,TSI均值似乎有随年代逐步下降的趋势。
表3 不同年代卫星测量的TSI均值
在表3中所展现的这种TSI均值随年代的下降变化,显然并非真与年代有关,其实是与科技进步有关。
首先,过去在卫星上测量TSI的仪器与地面所使用的并无差异。这似乎也没有可奇怪的,因为所测量的对象并未改变。其实,尽管测量对象未变,但是在地面测量时,是有大气存在的,而在太空中测量,则是在真空中。正因为地面有大气存在,测量太阳直射时就要考虑日周华盖(aureole)的存在,也就是日面周围特别光亮的圆环部分。因此,仪器的入射孔径就设计成前大后小的一个腔体,其张角的大小按照WMO CIMO观测规范的规定约为5°。
但到了太空中,由于没有空气,也就不存在华盖,太阳自身相对仪器的张角还不到1°,如果此时仍延用地面的仪器,就会引起仪器内部“大量的”散射和衍射,从而造成TSI值偏大。此现象为Kopp所发现,所以他所设计的仪器就减少了仪器的入射孔径,因而不存在上述问题,这也就是TIM仪器测量值偏低的原因之一。
最后还应指出,由于过去使用的仪器大多在发射前同WRR比对而校准,可是WRR自身相对国际单位制SI的辐射度标准偏高,而后来有的仪器直接溯源于SI,因此也会导致数值有所降低。
虽然目前对TSI国际上尚无一致公认的数值,但1361 W/m2这一数值已逐渐得到认可。例如,2015年PMOD网上发布的新的TSI逐年变化值已经设置了左、右两个标尺(图3)。左标尺为原来的标尺,其平均值偏高,而右标尺为新标尺,TSI均值在1361 W/m2附近。
不过,最近美国所发射的卫星上也载有测量太阳光谱的仪器,相信通过一些时间的观测,会得到更为可靠的光谱数据及其积分值——TSI。
[8]Willson R C. Active cavity radiometric scale, internation pyrheliometri scale, and solar constant[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71, 76: 4324.
[9]WMO CIMO 1981, Abridged Final Report of the Eight Session[R], Mexico, WMO No. 590.
[10]Kopp G. PICARD contributions to the 35-year Total Solar Irradiance record[R]. 3rdPICARO work shop CNFS, 2013.
[11]Physikalisch-Meteorogisches Observatorium Davos World Radiation Center, Construction of a Composite Total Solar Irradiance (TSI) Time Series from 1978 to present[EB/OL]. http:// www.pmodwrc.ch/pmod.php?topic=tsi/composite/SolarCons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