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卫星
- 气象卫星图像里藏着预测灾害的黑科技!
据来自天上的气象卫星,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气象卫星和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物理基础:遥感气象卫星的工作原理是遥感,顾名思义也就是“遥远的感知”——只看不摸,用非接触手段去探测物体的各项属性。虽然听起来很高科技,但其实遥感属于咱们每个人的基本功能。比如我们在路上走着走着,忽然听到身后咚咚咚的脚步声,回头一看,是小李呀!这就是耳朵和眼睛发动了遥感技能。不过,把问题难度拔高一点,我们天生的遥感技能就不够用了。比如,小李今天穿的白衬衫,是纯棉的、真丝的还是化纤的呢?
科学大观园 2023年18期2023-09-16
- 阿里安5火箭实现1箭3星
信卫星和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的MTG-I1气象卫星。卫星进入静地转移轨道。“银河”-35和“银河”-36均为补网星,应对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开展的C波段频谱清理工作。MTG-I1卫星是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的MTG系列第三代卫星的首星,将提供欧洲上空的天气图像。按计划,2家公司将制造6颗MTG卫星,包括4颗成像星(MTG-I)和2颗探测星(MTG-S),其中半数要在21世纪20年代发射,余下的将在21世纪30年代发射。
太空探索 2023年2期2023-02-22
- 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实力如何?一文读懂
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卫星——风云四号B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B星的成功发射使我国风云四号A星、B星成功实现双星在轨、东西布局的业务模式,确保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观测业务的连续、可靠、稳定运行。到底什么是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是如何发展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起着何种作用?本文带你一探究竟。6月3日0时1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B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什么是静止轨
中国科学探险 2022年3期2022-07-19
- 跟踪台风的卫星
“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人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弯下了腰。嘿嘿……”“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气象卫星还想说下去,可是话音早给台风的怒吼声打断了。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設在离地面300千米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哼,我要把你甩掉!”台风气呼呼地朝大海的深处奔去。不知奔了多长时间,他的眼前忽然出现一座美
课外生活(小学1-3年级) 2022年11期2022-05-30
- 中国航天发展史(四)
杜骏豪气象卫星的轨道在谈气象卫星前,我们首先来聊聊两种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太阳同步轨道(SSO)与地球静止轨道(GEO),气象卫星大都运行在这两种轨道上。太阳同步轨道是经地球南北两极的近圆形轨道,所以又被称为“极轨”。“太阳同步”四个字准确地描述了这种轨道的特征:卫星每次飞越同一地点上空时,太阳照射该地的角度均相同。换句话说,运行在这条轨道上的卫星每天几乎都在同一时刻观测同一个地方,因此拍摄的地面图像有相同光照条件,有利于数据的获取与处理。风云一号和风云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2年2期2022-01-26
- 孟执中:我国气象卫星探路者
19.12)气象卫星虽然遨游在遥远的太空,却能给地球上的人类带来诸多好处。通过它们捕获的红外线图像,我们不但可以了解云的高度和类型,而且可以计算出地面和水面的温度,这对保护地面农作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渔民鱼类捕获量,帮助我们了解海洋环境污染情况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汛期,气象卫星还可以给我们提供重要河流供水的情报,为预防洪涝灾害贡献一份力量;对于沙尘暴,气象卫星也有关键的预报作用……中国气象卫星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不懈的努力。而孟
太空探索 2021年11期2021-11-29
- 气象卫星应用效益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081)引言气象卫星应用效益评估是国家公共资源配置决策的基本依据,也是气象卫星系统提高应用效能和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评价手段,一直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重视[1-2]。经过60年的发展,气象卫星探测的全球大气和地表信息已在数值天气预报、短临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气象领域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3-5]。20世纪60年代就有研究指出气象卫星有望带来巨大的潜在效益[6-7]。近年来,随着航天遥感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牵引,气象卫星在
气象科技 2021年3期2021-06-24
- “风云一号”A 星诞生记
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 星传回来的第一幅云图照片。图1 邹竞蒙向与会代表展示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观测的首张云图(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就在数小时前,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 星,由“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在星箭分离后14 分钟,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收到来自“风云一号”A星的几百帧云图信号。图2 1988 年9 月7 日,“风云一号”A星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应该搞我们
发明与创新 2021年6期2021-03-10
- 首次成功发射一颗气象卫星
了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卫星顺利进入近圓形太阳同步轨道,星上仪器工作正常。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不久,我国的气象卫星地面站就收到了卫星发送的气象信息。目前,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国家气象局正在按计划对卫星进行在轨测试。这颗被命名为“风云一号”的气象卫星,是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发射的。它是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摘自《人民日报》1988年9月8日一版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21年2期2021-03-08
- “风云一号”A星诞生记
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传回来的第一幅云图照片。就在数小时前,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由“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在星箭分离后14分钟,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收到来自“风云一号”A星的几百帧云图信号。20世纪70年代,我国还没有自己的气象卫星,气象预报只能依靠国外气象卫星云图。面对这些“黑白图像”,研究人员无法进行原始数据挖掘和各种气象要素反演等工作,研发气象卫星迫在眉睫。“风云一号”A星的诞生要从1969年说起。那一年,强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21年2期2021-03-08
- “风云”卫星50 年:观测体系不断完善 综合性能世界领先
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并于1970 年批准气象卫星研制任务。我国气象卫星事业从此开始起步。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17 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7 颗在轨运行,形成了极轨、地球静止轨道两个系列化、业务化的综合观测星座,实现了对大气及地球多圈层系统全球化、精细化综合探测能力。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分别为我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和风云四号实现更新换代,分别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1 极轨气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运
国际太空 2020年11期2020-12-24
- 风云,50年
70年,风云气象卫星事业从零起步;2020年,两代四型17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直抵浩瀚苍穹,7颗在轨卫星铸就全球综合探测能力。50年来,风云气象卫星事业发展历经向内掘进之路—实现气象卫星“应用最好”“离百姓最近”,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需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50年来,风云气象卫星事业发展历经向外拓展之路—打造全球气象卫星应用的新名片新概念,充分发挥负责任气象大国作用,为促进全球防灾减灾和气象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半个世纪,风
人民画报 2020年11期2020-12-03
- 阿里安6将发气象卫星
目延期,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不得不预订两枚阿里安6火箭来发射原本拟由“阿里安5”发射的两颗气象卫星。2015年,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同阿里安航天公司签署了一项合同,在2019-2023年间用“阿里安5”发射2颗或3颗“第三代气象卫星”(MTG),按目前进展,其中只有MTG-I1一颗将会在阿里安公司彻底改用阿里安6火箭之前完工。MTG卫星由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采用德国OHB公司的平台建造。这两家公司共要建造6颗MTG卫星,包括4颗成像星和2颗探测星,前两
太空探索 2020年9期2020-11-28
- 中国气象卫星的探路者:孟执中
三号两代极轨气象卫星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孟执中逝世。孟执中是优秀的卫星总体和卫星控制技术专家,也是极轨气象卫星的开拓者之一。1958年,孟执中大学毕业后进入苏联科学院进修,回国后便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从事相关设计研究工作。1965年,接受组织安排,孟执中转向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工程设计和研究工作,主要负责东方红一号卫星地面测控中心和台站的计算机的研制。没有卫星研制经验,每走一步都是全新的尝试,每一步工作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第一时间解决问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39期2020-01-22
- 世界气象组织:中国气象卫星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联合举办风云气象卫星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气象合作推介会。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在会上表示,中国在气象服务和气象卫星技术方面,已达世界领先水平,期待中国气象服务能够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惠及世界更多国家。目前中国已成功发射了17颗风云气象卫星,其中8颗在轨稳定运行,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也是空间与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的值班卫星,为全球约百个国家和地区的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卫星与网络 2019年6期2019-12-23
- 气象卫星的发展和应用
淑蕊摘 要:气象卫星是人类观测卫星的重要途径,实现了人类从太空观测地球大气的目标。气象卫星的实效性较强,具有较高的探测精准度和较广泛的探测范围,受到了人们充分的重视。目前,气象卫星在我国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企业生产以及百姓生活。关键词:气象卫星;发展;应用前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创新,我国也成功研发出来了极地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气象卫星两种类型,业务化得到逐步实现。借助于气象卫星,可
高考·下 2019年2期2019-09-10
- 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创新探索路
一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承载长征四号甲火箭一飞冲天。风云一号A星在升空仅仅39天之后,结束了短暂的“生命”。紧随其后的风云一号B星在元器件选用和软件设计上留下了未进行抗辐射加固的漏洞,寿命大打折扣。1969年1月29日,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地提出:“要赶快改变落后面貌,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至此,中国卫星气象事业开始启动。1977年11月,在气象卫星工程第一次大总体方案论证会上,确定了气象卫星工程代号为“七一一”,并将我国第一代极
科学家 2019年3期2019-08-18
- 实干创新 成就今日风云卫星事业
婷 廖广川气象卫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卫星之一, 它观测范围广,次数多,时效快,数据质量高,不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所提供的气象信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气象业务、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大气科学、海洋学和水文学的研究,对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要搞卫星研究到如今风云系列卫星享誉国际,经历了一个由探索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艰难历程。风云卫星是一个代表,它的发展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30年中国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和自主创新
科学家 2019年3期2019-08-18
- 孙家栋 理解与协同成就今日“风云”事业
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首发成功。2018年11月30日,我国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最后一星——风云二号H星正式交付。中国气象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向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颁发了“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终身成就奖”。在89年的人生岁月里,他经历过太多这样颁奖的场面,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等荣誉于一身,他习惯性地眯起眼睛笑着,从容而淡然。孙家栋从国防科工局、中国气象局两位
科学家 2019年3期2019-08-18
- 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气象卫星故事
郝静中国风云气象卫星持续成为境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突发性、灾害性和极端性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已成为防灾减灾救灾利器。其在气象、环境、海洋、农业、水利、航天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效益显著,惠及中国与世界多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重大场合曾谈到风云气象卫星。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大范围会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方愿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为各方提供气象服务。2018年
对外传播 2019年2期2019-06-18
- 天下风云出我辈
最广的,就属气象卫星了。而在这其中,最为耳熟能详的,当属咱们的“风云”系列卫星。“天下风云出我辈”,“风云”气象卫星正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人造卫星。经过多年发展,“风云家族”目前已有两类四个系列17颗卫星。其中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包括“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两个系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包括“风云一号”和“风云三号”两个系列。正在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00多家用户提供卫星资料和产品,更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气象业务卫星序列,是东半球气象预报的主力。
大众科学 2019年2期2019-04-11
- 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要:新时期,气象卫星的遥感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搜集的气象资料可以更加全面直观地反映我国气象的变换状况。我国各种不同的气象灾祸频发,每年因为自然灾害以及人为因素带来的损失形成了更加严重的人员以及财务损失。特别是洪涝灾害对我国的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快速提升天气卫星遥感技术在我国暴雨预警中的质量以及水平,对我国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气象卫星;遥感技术;暴雨预告;应用引言暴雨频发是我国出现较多的自然灾害之一,近些年来,我国的科
科学与技术 2019年8期2019-04-10
- 气象卫星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
监测过程中,气象卫星是环境数据监测和采集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气象卫星技术水平的提高,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本文首先对气象文星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进而研究气象卫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包括气象卫星地面系统、信息服务、数据共享、业务运行等方面的应用,从而更好的认识气象卫星的重要性。关键词:气象卫星 环境监测 重要性前 言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我们了解到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经有超过40年的运行历史,在气象监测和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都发挥出了
西部论丛 2019年7期2019-03-08
- 风云气象卫星监测图像展示台风“山竹”的演变过程
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对该台风进行高频次监测。9月12日15时(北京时,下同)风云四号A星(FY-4A)成像仪[1]监测图像显示,台风“山竹”结构较对称,眼区略有填塞,中心附近外围云墙密实,并可见明显的辐散卷云羽,其南侧螺旋云带与季风云系相连接(图1)。风云二号G星(FY-2G)云导风产品高层散度监测显示,“山竹”高层有较好的辐散条件,高层西侧出现较强辐散中心,有利于其强度的缓慢增强(图2)图1 FY-4A气象卫星监测图像(9月12日15∶00)图2 FY-
卫星应用 2019年1期2019-02-22
- 黑龙江省森林分布与热岛效应的关系
风云3号极轨气象卫星的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数据、气象观测站气温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插值分析,风云三号监测分析服务系统(简称MAS)相结合,对2015年黑龙江省森林分布情况及与热岛效应的关系进行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并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森林资源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方向,该方向上所在的城市平均温度相对较低,主城区最低平均温度约为13.9℃,东南方向森林资源缺少,平均温度为全省最高,可达到20℃。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域不容易产生热岛效应,植被覆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8期2018-10-16
- 气象卫星云图缺失区域的自动修复方法
:当前的风云气象卫星系统还不能够自动检测出气象卫星云图缺失区域并且未能对气象卫星云图缺失区域进行修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气象卫星云图缺失区域的自动修复方法。该种方法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对卫星云图进行边缘监测,得出它的边缘图像;第二步是根据前一步得到的边缘图像采用累计概率霍夫变换大致定位出缺失区域;第三步是要将第二步得到的大致缺失区域位置进行区域生长得到精确的定位,在这个环节可以实现对云图缺失区域的自动检测;最后一步要通过快速行进法对已检测出的云图缺失区
中文信息 2018年7期2018-08-29
- 东半球气象预报,主要靠中国
中国最新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作为中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的收官之作,它不仅性能更加优化,而且其运行轨道更折射出中国气象卫星在全球地球观测活动中日益增强的话语权。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1977年11月开始,中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成功发射17颗,目前在轨运行的有8颗,形成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两大系列,其中包括5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E/F/
环球时报 2018-06-062018-06-06
- 中国成功发射风云二号H气象卫星,助力“一带一路”
В Китаея был запущен новый метеорологический спутник ?Фэнъюнь-2H?,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ый для повышения точности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погоды и улучшения метеор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участвующих в инициативе ?Пояса и пути? стран.Спутник ?Ф
伙伴 2018年7期2018-05-14
- 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00多家用户提供卫星资料和产品 中国气象卫星叱咤“风云”
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发射任务圆满收官。该星对确保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业务的连续稳定和向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平稳过渡具有重要意义。时光回溯到1977年11月,风云一号卫星开展研制工作,拉开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发展的帷幕。从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到风云三号,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到风云四号,风云卫星已走过40多年曲折探索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目前,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气象卫星,8颗卫星在轨运行,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
科学导报 2018年38期2018-05-14
- 我国气象卫星资料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工作中,我国气象卫星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卫星资料在应对气候变化、防害减灾、气象预估等方面的充分运用分析是气象卫星发展的根本目的。本文就我国气象业务目前发展的进程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作出简要分析。關键词:气象卫星;気象业务;资料应用;展望中图分类号:P4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3332121 我国现阶段气象业务中气象资料应用的发展情况1.1 气象卫星获取气象资料的能力大幅提高在气象卫星系统工程的建设下,我国已经使得静
农业与技术 2018年6期2018-04-26
- “风云”激荡四十载
——中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工程研制纪实
中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工程研制纪实文 / 赵聪▲ 风云三号C星首发业务星云图风云元年“要赶快改变落后面貌,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周恩来这番话,揭开了中国气象卫星的序幕。这一年是1969年,距离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成功发射9年,距离毛泽东主席豪迈地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1年,距离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2年。三年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达研制气象卫星的任务,并将这一重任交给了当时刚刚组建的上海航天基地。乘此东风,上海气象卫星研制队伍着
太空探索 2018年1期2018-01-10
- 风云卫星“全家福”
日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始,中国已成功发射16颗气象卫星, 现9颗在轨稳定运行,全面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风云气象卫星已成为我国遥感卫星中应用范围最广、效益发挥最好的卫星系列之一。风云一号 ——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开启了我国气象遥感卫星研制的先河。自1977年启动,共研制系列卫星4颗,A、B星为科研试验星,C、D星为业务应用星。2000年8月世
太空探索 2018年1期2018-01-10
- 风云变幻立春秋
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世界气象组织将该系列卫星纳入新一代世界极轨气象卫星网。同时,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4号也正式公开亮相。至此,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都组建了自己的气象卫星星座。这些卫星各自轨道不同、载荷多样,同时其发展的脉络也各有特色。气象卫星的全球化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NOAA的卫星提供的北美洲、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的情况中美气象卫星大比拼据“风云”4号副总设计师沈毅力介绍,最新的这颗“风云”卫星是我国首颗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上工作的三
航空知识 2017年4期2017-06-30
- 风云四号首批图像与数据发布
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获取的首批图像与数据。经过初步分析,风云四号卫星的主要探测功能得到了全面验证,综合探测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从第一代(风云二号卫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发星,于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与第一代卫星观测系统相比,其观测的时间分辨率提高了1倍,空间分辨率提高了6倍,大气温度和湿度观测能力提高了上千倍,整星观测数据量提高了160倍,观测产品数量提高了3倍。目前,国防科工局、中国气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7年5期2017-04-25
- 风云卫星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都一览无余。气象卫星对此居功至伟。茫茫太空中的气象卫星,就是敏于“察言观色”、洞察风云变幻的一双双“眼睛”。每一次气象卫星的技术进步,都使得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天气预报,到底是如何利用气象卫星实现的呢?卫星云图是天气预报中使用的重要手段,五颜六色的卫星云图可以用来识别不同天气系统,确定其位置,判别其发展阶段和演变趋势。例如,估计台风中最大风速,预测对流云的降水强度等。这些卫星云图都是由气象卫星从太空中的不同位
太空探索 2017年2期2017-04-17
- 美国的气象卫星的发展
邢 强美国的气象卫星的发展邢 强气象卫星的发展速度在所有应用类卫星中可谓名列前茅。如今的气象卫星拥有紫外、可见光、红外和微波等多种工作频段,可以在高轨的地球同步轨道和低轨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对地球遂行气象观测、成像探测等多种任务。作为最早发射气象卫星并且多次尝试采用新型气象卫星工作方式的国家,美国对气象卫星的探索和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早期尝试1959年2月17日,美国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先锋2号”。这颗重10.8千克,直径只有5
国防科技工业 2016年12期2017-01-10
-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生成时效性分析系统设计与应用
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产品在全球数值天气预报中应用比重的增加,其数据生成时效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对风云三号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获取、接收与传输、汇集与预处理、投影与产品生成等多个环节进行数据生成信息采集,并根据各环节之间的业务逻辑关系构建分析系统和数据生成时效性数据库,可以有效定位系统数据处理流程中的延迟瓶颈,给业务系统的性能优化与改进提供较为明确的方向与思路,为制定业务产品发布时效指标提供量化依据。关键词关键词:气象卫星;时效性;产品生成;数据库DOIDO
软件导刊 2016年11期2016-12-22
- 塞北风雪八载 伴星展翅翱翔——记快速发展中的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
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 王健塞北风雪八载伴星展翅翱翔——记快速发展中的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王健2007年成立的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是地处我国最东北端的气象卫星地面站,与已建成的北京、广州、乌鲁木齐等气象卫星地面站一起构成了我国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网。佳木斯站目前主要承担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在轨测试、极轨气象卫星数据接收和传输、静止气象卫星测距、空间天气环境监测及遥感数据应用等任务。自2008年5月成功接收到FY-3A星发射后首轨资料以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年1期2016-04-14
- 遥感技术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应用;气象卫星海洋,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一,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金库、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又一空间。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资源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从而资源、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对海洋的研究以及海洋的资源开发利用已迫不容缓,现今,海洋学的教育受到了全球的普遍重视。海洋中含有极其丰富的资源,比如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以及海上航运交通皆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世界文明的振兴进步产生
卷宗 2015年8期2015-08-28
- 日本新型气象卫星“向日葵8号”正式投用
日本新型气象卫星“向日葵8号”正式投用日本新型气象卫星“向日葵8号”于2015年7月7日正式投入使用。其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对台风和暴雨的预测精度。“向日葵8号”是世界首颗可以拍摄彩色图像的静止气象卫星,于2014年10月搭乘H2A火箭从日本种子岛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此前一直处于功能调试阶段。据了解,以往的卫星每小时仅能观测整个地球1次,而“向日葵8号”的观测频率可达每小时6次,其对云层等动向的持续观测性能也得到了提升。另外,从其彩色图像上还能够获得黑白图像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5年15期2015-03-09
- 气象卫星接收站的扩展应用研究
制约将更大。气象卫星接收站本质上属于遥感卫星接收站的范畴,但由于其一般接收码速率较低的气象卫星影像等数据,因此相对于大型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来说,天线口径偏小[5]。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多处陆基、船载气象卫星接收站,利用它们在高仰角条件下接收覆盖接收站周边用户感兴趣区域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并通过协同策略实现较长时间的遥感卫星数据接收与信息共享,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可提高气象卫星接收站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1 典型气象卫星接收站下面重点分析我国已
无线电工程 2014年1期2014-09-19
- 气象卫星发展历程和启示
00081)气象卫星发展历程和启示方宗义(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北京 100081)简要地回顾了国内外气象卫星,特别是业务气象卫星的发展及其更新换代的变化。简要地介绍了业务气象卫星的功能及其在大气科学、地球系统科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由50多年来业务气象卫星快速发展的事实中得到的启示。业务气象卫星,快速发展,功能和作用,启示1 引言自1960年4月1日世界上首次成功发射气象卫星以来[1],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空间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
Advances in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年6期2014-03-02
- 外媒炒中国气象卫星协助打航母
报告称,中国气象卫星可为解放军反舰弹道导弹攻击美航母提供情报。报道称,自从1988年启动以来,中国“风云FY”系列气象卫星成为中国太空进取雄心的国际性标志。1988年中国发射首颗FY-1A气象卫星,成为当时能自行发射气象卫星的唯一第三世界国家。从那时起至今,中国已向极地轨道发射4颗FY-1系列气象卫星,向地球同步轨道发射5颗FY-2系列卫星,还向极地轨道发射2颗FY-3卫星。按照计划,从现在到2020年间将要发射5颗FY-3卫星,下一代FY-4也有望在20
环球时报 2012-01-312012-01-31
- 中国气象卫星将进入“分钟级”观测时代
续发射14颗气象卫星。中国气象卫星未来要加强对气候变化的观测,特别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观测,加强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和应对。2015年左右,风云二号卫星将被新一代的风云四号卫星所取代,实现在业务上和技术能力上的全面升级换代,提高对天气灾害的反应速度,发展闪电的探测能力。杨军表示,到2020年,中国气象卫星及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缩小。风云四号卫星将实现“分钟级”的观测。同时,卫星应用将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卫星资料在数值预报模式资料同化中占有的比例将达90%
太空探索 2010年9期201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