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利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西平 463900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杨利
河南西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西平463900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早期康复治疗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06—2014-06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2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规范化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未经系统指导的自我运动功能锻炼。在治疗前1d和治疗后8周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系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使用FMA运动功能积分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用巴塞尔指数评定。结果2组康复治疗前FMA评分和巴塞尔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8周后,FMA评分及巴塞尔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观察组改善幅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若不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上下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运动功能
急性脑卒中在我国老年人中发病率居高不下,且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1]。7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丧失,对于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所以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有效的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可有效降低致残率。本次研究对比分析系统的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06—2014-06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对急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入院后均经颅脑CT或颅脑MRI检查明确为首次发病处于急性期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单侧肢体瘫痪,无其他严重影响运动系统的神经、骨骼肌肉疾病,不存在失语以及严重的智力障碍;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在6~38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男25例,女11例;年龄49~71岁,平均(58.3±11.2)岁;偏瘫情况:左侧20例,右侧16例;发病原因:急性脑梗死22例,急性脑出血14例。对照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50~73岁,平均(57.8±13.6)岁;偏瘫情况:左侧18例,右侧18例;发病原因:急性脑梗死20例,急性脑出血16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行常规药物治疗,2组基本治疗方案一致,入院后早期静滴营养脑神经、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的药物,有相关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病情稳定后早期行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一般在入院后5d、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2周后进行。运动能够康复训练具体方法:(1)按时辅助变换体位:凡存在不能进行自我翻身的患者,应每隔2h辅助患者进行翻身1次,体位选择为患侧在上的侧卧位或半侧卧位。(2)良好的四肢摆放:尽量使患者的各个肢体摆放于功能位置,不可出现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及足内翻等。避免痉挛姿势以及肩关节脱位等[3]。(3)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每日依次辅助活动各主要关节3次,每次辅助活动5~10min。患者意识恢复后,鼓励患者自主进行患侧肢体被动运动功能锻炼,包括双手交叉上举、下肢桥式运动等,但应时刻保持骨盆位的平行,功能锻炼至患测肢体有自主运动出现[4]。(4)坐位平衡训练:嘱患者自行侧移至床旁,将健侧下肢插入患侧下肢下,用健侧下肢将患侧下肢移至床边外侧,患侧膝盖呈自然屈曲位,自行抬头的同时转动躯干向患侧肢体方向旋转,健手横跨过肢体,并于患侧用手适当力度推床将自身推到坐位,摆动健侧肢体离床。当患侧肢体运动共嫩有好转后可逐步指导患者取放物体,逐步强化平衡能力。(5)站位平衡训练:指导患者进行bobath式[5]握手,双上肢水平前伸,头和躯干前倾使重心移至双足,治疗人员站在患者身旁辅助患者将患侧下肢前拉,健侧臀部抬起。待患者平衡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后可站立于平行杠边,健侧上肢扶于平衡杠,重心逐渐放至健侧下肢,逐步训练至保持站立在1h以上。(6)步行功能训练:按照以上几点进行运动功能锻炼,患者的患侧肢体负重能力有所提高后可进行步行训练,依据自身身体状况先进行平面步行,后进行上下梯步行训练,每次运动量适中,不可过度劳累。(7)日常功能训练:在每日功能训练中穿插入日常功能的训练,包括自行穿衣、吃饭、洗漱、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运动,2~3次/d,30min/次,家属应积极鼓励并参与患者进行日常功能训练,避免患侧产生消极情绪而不愿进行功能训练。
1.3疗效判定标准在治疗前1d和治疗8周后对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系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使用FMA运动功能积分法进行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用巴塞尔指数进行评定。两项评分均由同一组医师评定。
1.4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系统分析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患者在康复治疗前FMA评分和巴塞尔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8周后,FMA评分及巴塞尔指数均不同程度好转,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FMA和巴塞尔指数比较±s,分)
从次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运动功能。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恢复应从发病后的5d~2周内开始,持续治疗1~3个月可恢复到最大程度,及早进行康复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般在3个月后各种继发性障碍会导致恢复进度减慢[6]。康复功能治疗时进行抗痉挛肢体姿势、肢体被动活动等对血压无显著的改变,应在病后早期进行,但应以不影响临床治疗为前提。主动运动功能训练需患者进行主动配合才能够完成,其对血压和脉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应在患者神志恢复清醒、各项生命体征较为平稳时进行[7]。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有显著的提高,ADL评分和巴塞尔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虽然脑卒中偏瘫的患者随着预后的时间延长、疾病自然进展,其运动功能会小幅度有的改善,但对预后的生活质量仍影响严重[8]。若能在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利于患者预后。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上下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1]万学文,赵树华,薛钧来,等.早期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2 175-2 176.
[2]古联,陈清,谢娟娟,等.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壮医药线点灸法结合康复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8-260.
[3]张京,吴海艳,韩淑玲,等.卒中单元早期康复介入对急性脑卒中近远期预后改善作用的评估[J].山东医药,2013,53(37):66-68.
[4]范承哲,刘悦,毕齐,等.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预防并发症的效果[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9(2):139-141.
[5]谭建兰,陈安华,罗紫兰,等.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102-103.
[6]赵电伟.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3):59-60.
[7]刘震,张盘德,张晋昕,等.重复性任务性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重度瘫痪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5):435-439.
[8]吴春霞.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12(5):16-17.
(收稿2015-07-20)
R742.1
B
1673-5110(2016)16-0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