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敬
1教具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本教具能直观演示扇形、圆在直线上滚动时圆心移动留下的轨迹,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具体地展现出来,彻底纠正了学生原有(原来认为扇形圆弧在直线上做无滑动滚动时,圆心移动的轨迹是圆弧)的错误认识,突破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知,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这个教具也能用于探索圆、扇形在直线上滚动的距离与其圆心移动的轨迹长度之间的数量关系。使用该教具,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真正达到理解数学知识的目的。
2教具装置图
教具装置图如图1、2所示。
3仪器的特点及用途
特点:取材容易,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直观性强。
仪器的用途:
(1)用于探究扇形弧在直线上滚动时,圆心移动的轨迹(轨迹为一条线段)。
(2)用于探究圆在直线上滚动时,圆心移动的轨迹(轨迹为一条线段)。
(3)用于探究圆在直线上滚动的距离与圆心移动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圆滚动的距离与圆心移动距离相等)。
4制作材料
2张长35 cm、宽27 cm的厚硬纸板(或塑料板)、长约为70 cm长的塑料滚动道(可用废旧的纱窗边框,如图3所示)、能装粉笔的圆规脚(如图4所示)、内径为1 cm的小轴承(如图5所示)。
5制作方法
(1)用圆规在一张硬纸板(或塑料板)上画一个
半径为11 cm的圆,在另一张硬纸板(或塑料板)上画一个半径为24 cm的扇形,然后分别截取下来。
(2)在截取下来的圆和扇形中,分别在圆心处打一个刚好能插进圆规脚(或内径为1 cm的小轴承)的圆孔,然后将圆规脚(或内径为1 cm的小轴承)塞进去,将其固定好。
6操作方法
6.1扇形滚动
将塑料滚动道紧贴黑板水平放置,用一只手按住;将圆放入道内,用手捏着装好粉笔圆规脚的(或投进小轴承里的粉笔)另一端进行滚动,可先让扇形弧滚动,让学生直接观察发现扇形弧圆心的移动的轨迹;若要整个扇形滚动,可预先在扇形面上画一条与滚动道左端对齐的线段,将半径边放入塑料滚动道内,然后进行无滑动的滚动演示,演示分3步:①半径边与塑料滚动道相切前;②整个扇形弧滚动;③另一半径边与塑料滚动道相切后。让学生观察圆心移动的轨迹。
圆心移动的轨迹分为3个部分,即先一段圆弧、然后一条线段、最后一段圆弧连接而成的。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演示圆弧在滚动时圆心移动的轨迹,引导学生观察,让他们亲眼所见圆心移动的轨迹是一条线段,而不是圆弧。
如果一个人不好操作,可以请学生帮忙按住塑料滚动道,教师进行演示。
6.2圆滚动
与演示扇形滚动类似,让学生观察圆滚动(或滚动一周)留下的轨迹,探究圆在直线上滚动的距离与圆心移动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在这个圆面上画上与滚动槽左端对齐的线,这样便于观察圆滚动的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