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双波
摘要:从经济增长的效益度、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城乡居民经济状况三个维度构建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4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对福建九地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算,得到九地市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通过聚类分析并分别从各个维度对九地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部分从九地市的功能区定位、供给侧改革及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熵值法 经济增长质量 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经济增长质量是在经济数量积累至一定水平,通过突破生产效率、调整经济结构、建立更加合理分配制度以及实现创新水平的跃升,推动经济从数量上的突破到质量上的提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研究对象、评价指标与研究方法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海峡西岸,具有十分突出的区位优势,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承接了大量对台及对外贸易吞吐量,因此提高其经济增长质量,将有效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现,对于扩大闽台交流合作改善两岸关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福建省下辖福州、厦门、莆田、三明、泉州、漳州、南平、龙岩和宁德九个地市和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2014年全省达成24055.76亿元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3472元,比前一年增加了9.9%;在产业构成中,第一产业增加了2014.9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了12515.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了9525.49亿元。这些数据表明福建省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了较为庞大的数量,但是各地区间仍有一定的发展差距,考察福建省经济增长质量水平高低,探究如何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时间较短,较多统计数据缺失,本文选取九个地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综合相关研究文献成果,遵循科学性、功能性和可行性原则,分别从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1所示。
目前与经济增长质量状态量化相关的研究往往通过构建一个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一般选择相对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等衡量手段。我国国内研究大部分使用主成分分析法,但与之相比,熵值法可以避免权重赋予的时候的主观性,数据处理结果较为客观,本文采用熵值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其主要的计算步骤为: 第一, 构建初始数据矩阵:由T个年份、 M个城市、 N项指标构成评价系统的初始数据矩阵X={Xtij}h×m×n(1≤t≤T,1≤i≤M;1≤j≤N), Xtij 表示第t个年份, 第i个城市,第j项指标的原始数据。第二,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运用标准差标准化的方法标准化处理初始矩阵的指标,标准化后的矩阵计作x’。第
二、实证研究与结论分析
采用熵值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经济增长质量的测算结果见表2,2001—2014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经济增长质量总体处于平稳状态,以较小的波动缓慢增加。通过表2能够看出福建省平均经济增长质量在2001年时数值为0.311,至2014年数值为0.339,增加的并不多。另外,2001年时厦门市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最高,但2014年仅比2013年增长0.001,总体来看甚至是减少的,这种状况说明厦门市的经济较为发达,但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而2001年经济增长质量数值较低的南平市和宁德市,至2014年为止分别增加了0.013和0.057,说明南平市和宁德市自2001年后经济增长水平有一定程度提高;在九个地市之中,泉州市的经济增长质量变化趋势与福建全省经济增长质量变化趋势较为吻合。
为了更加直观体现福建九个地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状况,对九个地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排序比较,如表2小括号中阿拉伯数值所示。可以看出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和漳州市在福建省经济增长质量排名较为稳定,四个地市排名没有发生变动;龙岩市的排名变动幅度最大,分别排在5、6、7、8这四个名次;南平市和宁德市的经济增长质量排名一直不高,总是在最后三名徘徊。通过对福建省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数据处理分析后可以推断出以下结果:虽然近年来福建省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增长质量的水平无法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这是福建省经济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真正的发展应当依托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进一步将福建九个地市的综合测评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如表2小括号中罗马数值所示,表中符号Ⅰ代表经济增长质量较高区,符号Ⅱ代表经济增长质量中等区,符号Ⅲ代表经济增长质量较低区。其中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南平市和宁德市这两个经济较不发达市的经济增长质量依然不高,总是在中等区和较低区;而且大部分地市集中在较低区,说明福建省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总体上偏低,但发展提升空间仍较大。
通过剖析综合测评结果,能够观察到经济增长质量较高的地市经济水平同样较为发达,但是近年来福建省经济增长质量发展的缓慢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经济增长质量改善缓慢意味福建省的经济水平陷入了在量上明显提高,但在质量上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的困境中。
三、政策建议
(一)强化“主体功能区”导向,把握“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发展机遇
福建应该把握好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发展机遇,加强“主体功能区”战略导向,首先要不断明确福建省各个地区的经济职能定位,确保每个地区都能够各司其职,保证福建省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具有稳定的环境与背景,能够将提升经济质量的各项要求分配到各个地区,提高各地区执行效率;其次要约束不合理的开发行为,规范开发秩序,比如,要将厦门、泉州、福州等开发强度和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当作优化开发区域,这能够预防这些地区由于经济开发压力过大而崩溃的状况;再次要切实执行“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形成一套具有福建特色的产业体系,推动福建省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结构内外部均衡发展
首先要形成经济内部结构均衡与外部结构均衡相统一的局面,其次是要改变传统的供给结构。从技术要素供给层面上看要不断加强企业创新意识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科技水平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从资金要素供给层面而言,摆脱传统时期仅依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状况,要提高制度红利,吸引民间资金大量投入到福建省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中,不但能够解决福建省民间资金闲置问题,而且能够大力拉动福建省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从资源要素供给层面而言,要切实将资源的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最后要形成一套完备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福建省正面临崭新的发展契机,要不断扩大内部需求,注重内外需双引擎作用,实现内外需并举增长模式,保证福建省经济结构在平衡发展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不断深化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首先要完善福建省现有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改变单纯依靠经济增长速度判断政绩的观念,应当更加注重反映质量、结构和效益变化的各项指标,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更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其次要深化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减少政府干预,保证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实现服务型的政府职能,保证资源在本省内的合理配置提升经济发展效率。继续强化工业、服务业,并带动经济发展,建立新型工业化、现代化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全面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提高投资的效率,新增投资要远离过剩产能行业、三高行业以及效率低下的行业,转移到具有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大力提升福建省的经济增长质量,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11(4):26—40
[2]刘燕妮,安立仁,金田林.经济结构失衡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2):20—35
[3]耿焕侠,张小林.基于熵值法的江苏省经济增长质量定量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1):81—85,127
[4]叶初升. 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的经济增长质量[J].天津社会科学,2014(2):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