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忠 唐德良 管培芳 刘凤华 赵金娥
摘 要:本研究探讨中职生的学习动机因素结构,以便了解中职生的专业课学习动机,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调查数据表明,学习动机变量对动机行为影响最大的是自我效能、学习兴趣,其次是目标定向、近期目的。
关键词:中职生;动机变量;专业课;动机行为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2-0012-01
当前,中职生的专业课学习动机普遍不强,因而影响到他们的成长成才。本研究试图探讨中职生的动机因素结构,以便全面了解中职生的专业课学习动机,提高中职专业课教学质量。本研究动机变量分类基于秦晓晴、文秋芳建立的动机模型,主要包括效价、学习兴趣、目标定向、近期目的、远期目的、自我效能、结果归因等七类动机成分。
一、研究对象
从山东省潍坊市某职业学校分别随机抽取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共1500人。
二、数据处理
使用著名的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学习动机预测变量与相关系数分别如下:效价:-.071、学习兴趣:.339、近期目的:.196、远期目的:-.110、目标定向:.203、自我效能:.357、归因:-.155。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动机行为影响最大的是自我效能,其相关系数达到.357,其次是学习兴趣、目标定向、近期目的。下面,分别讨论动机变量对动机行为的影响。
(1)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体根据自己以往成败的经验,相信自己对于处理某一方面的任务,具有较高的能力和水平。自我效能感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增强工作动机、改善工作态度都有重要意义。中职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动机行为的影响最大。部分中职生由于成绩不太理想,在日常学习中可能经历更多的失败与挫折。因此,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中职生要比普通高中生和大学生更能以平常心接受,并且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中职生在克服这些困难时更能坚持到底,善于积极采取措施去克服遇到的困难。中职生在专业课学习时能够持之以恒,哪怕暂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也会对专业课学习坚持不懈。遇到困难时,不会逃避、沮丧、消极应对,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解决办法。另外,自我效能感高的中职生,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并能尽最大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能够坚持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很少表现出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其自我调节能力也较强。
(2)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对中职生动机行为的影响比自我效能感稍低,但学习兴趣对动机行为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学习兴趣来源于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学习取得的成功、幽默富有趣味性的学习内容,以及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和方法。”兴趣是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向导,当专业课学习兴趣成为中职生的人格特征时,他们将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在奖励,而能自觉地进行专业课学习,甚至离开学校以后仍然能坚持进行专业课学习。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者一旦对专业课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而不会把它看作一种沉重的负担。有学习兴趣的中职生,不仅在学习时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课余时间也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缺少学习兴趣的中职生,是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的;迫于外界压力,他们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很努力地学习,但外界压力一旦消失,学习就会停止。学习兴趣与动机行为的关系,实际上支持了当今教育界倡导的自主学习原则。
(3)认知中介:效价、学习目的和目标定向。从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效价对动机行为的影响是负相关。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中职生虽然能认识到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但部分中职生是专业课学习的失败者,学习专业课短时间内不会看到很明显的效果,于是放弃了专业课学习。近期目的对动机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而远期目的则是负面影响,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出现这一结果,不难理解。部分中职生是升学的失败者,专业课成绩也普遍较差,对专业课学习不抱有期望,学习专业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近期目的(学校的考试和高考)。所以,近期目的对中职生的动机行为产生了正面影响。目标定向对动机行为的影响,由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比近期目的大。这是因为,中职生学习专业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专业技能,而要最终掌握专业技能,中职生必须克服种种困难和不利条件,坚持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学习。此时的目标,要比近期目的和远期目的有效得多。
四、结束语
学习动机变量对动机行为有重要的影响,调查表明,对动机行为影响最大的是自我效能、学习兴趣,其次是目标定向、近期目的。因此,教师要加强中职生的教育引导,激发中职生积极的主观努力,促使他们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获得成功,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勤奋学习。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