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治家 佟有红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进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目前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提出几点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应用策略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实施促使教师采取多种有效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而数学作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一门重点课程,提高其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中,可以将数学知识形象化,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实践谈谈看法,为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小学生的共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中,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思考与探索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平移与平行》时,为了让学生对平行有深入理解与认知,我就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汽车行驶后在路上留下的车轮印,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如果车子一直这样向前开,那么车轮印会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说出这两条线之间的距离相等)然后我便引出平行线的概念,并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与平行线有关的例子,同学们积极动脑,想一想、说一说吧?”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到平行线的例子,增强学生认知。学生就说出了像“棋盘、五线谱、房子”等。接下来我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平行线,并用纸折出平行线,让学生思考:“这两条折痕有什么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平行的概念,强调平行线互相平行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都积极地思考问题,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巧设教学过程,实现愉快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收获知识的主要渠道,教师要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实现高效教学、愉快教学。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其中的相遇与追击问题、植树问题等都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画草图的方式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生动直观的图像可以让学生在感官的带动下更好地投入到思考分析中。
比如在相遇问题中,教师仅仅说两人相向而行、相背而行,学生会觉得有些混乱,我在教学这部分时,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个小视频:“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甲从商店出发往学校走,乙从学校出发往商店走,甲乙两人在路上的一个公园门口相遇,这时视频中会显示出两人的行走时间。”我还利用闪烁的红色字体标注出“相向而行”,这样生动形象而直观的教学过程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将抽象文字具象化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与逻辑分析能力的发展,真正实现了愉快教学。
三、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与逻辑性都十分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从而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实效。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时,大部分学生由于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无法判断出长方体展开与折叠后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不高。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就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随之操作,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在脑中想象思考,一边动手操作,将长方体进行展开与折叠,在视觉冲击下与学生的实践中,他们对立体图形有了新认知,从而有效突破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实现愉快教学;并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在实践中创新,采用新颖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侠.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6).
[2]姜素玲.激发协同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