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2016-09-22 14:12林长青
考试周刊 2016年65期
关键词:改革措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林长青

摘 要: 体育教学是中学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其掌握身体锻炼方法与技能,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呈现出对该学科教学不重视、课堂教学无趣、教学内容枯燥等多种问题,课堂教学效果与整体发展状况不乐观。本文主要从我国中学教学现状出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改革措施。

关键词: 中学体育 教学现状 改革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各级教育机构中的大力推广及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各级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体育教学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其中以中学体育教学较为明显。但目前有多项教学研究资料指出,我国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具体表现在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收集并详细分析了多项文献资料与相关研究报道,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型改革措施,现阐述如下。

1.转变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以往传统的中学教育教学中,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对体育这一学科教学均不够重视,仅单纯地将其作为一门传授体育知识、放松心情、供学生娱乐的课程,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方法单一。且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仅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训练,对学生疏于管理,教学效果不佳。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需及时革新课堂教学模式,摒弃以往的“开始、准备、基本教学、结束”等固定的教学顺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注重其个性化发展,并制定新的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能,培养体育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且随着成长条件的优越性越来越高,他们逐渐变得“身娇体贵”,意志薄弱,有时候即便学生对某一体育项目的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习兴趣较浓厚,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不太愿意接受一些运动剧烈或难度较大的体育训练,课堂参与不积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育教学难度,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此种情况下,学校与任课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需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其体育学科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学习特点,改进并制定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顺序与具体的教学措施,通过积极落实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灵活运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体育学科理论知识的讲解,其技术要求较多且复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这就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堂学习的兴致不高,学习积极性较差,再加上一些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没有严格要求,均采用“放羊式”管理,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

针对以上所述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的教学现状,学校和任课教师需明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在中学体育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将学生的兴趣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一般来讲,学生对某一体育项目或体育运动的兴趣直接决定了其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接受或热爱程度,所以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需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身心发展特点,并将其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课堂教学内容,使其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的年龄与性格特点,并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充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学生对体育教学知识的认识与掌握。另外,体育课堂管理与教学效果评价也是新课改应用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学校与教师不仅需要严格按照该学科教学程序规范课堂教学、学生课余运动训练、兴趣爱好和校内外体育活动等多项管理工作,而且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制定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奖优罚差,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强化其学习效果。

3.革新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一些中学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却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且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单一,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佳。

面对以上发展现状,笔者建议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学校和教师需及时革新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与趣味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教学对策主要包括:①创立以“玩乐”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于中学生来讲,其思想尚不成熟,比较贪玩,进行娱乐性和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教学,为学生创造和谐、轻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可有效减轻其课程学习压力,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其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教学效果事半功倍。②采用游戏教学法。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应用游戏法,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方式不仅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而且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其创造力,增强其竞争意识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目前我国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教学发展现状,笔者建议各中学学校与体育任课教师需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充分尊重其课堂主体地位,从转变和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改进和努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青.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12):158.

[2]万艳奇.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10):128-130.

[3]陈琳,李雯婷.浅析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究[J].网络财富,2010(08):77-78.

猜你喜欢
改革措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