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摘 要】 文章提出对患病人群需要“精准扶贫”,呼吁社会对因患精神障碍致贫这一弱势群体给以关注,目前我国的主要救助方式仍然以院内救助为主,救助方式单一,其人权和各种基本权利受到侵害的现状堪忧。认为实施供给侧改革推动精准救助,提高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全面救助效果。
【关键词】 精准救助;精神障碍;社会救助;供给侧改革;实效
一、对患病人群“精准扶贫”呼唤社会救助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经济的迅速崛起,GDP稳步增长,中国如一头沉睡的雄狮慢慢苏醒,中国人民已经摆脱贫困与落后步入了小康社会。但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解决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刻不容缓。为使全体国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改善和发展民生不仅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政府及广大民众的共识。其中,社会救助作为民生工程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高度重视,对患病人群“精准扶贫”,成为当下我国的一个极具紧迫性的社会命题。
二、精神疾病因病致贫急需社会救助
疾病是困扰个人和家庭幸福美好生活的首要问题。精神疾病具有长期性、复发性和难测量等特点。患者长期住院治疗,家属不仅需要长期承担治疗费用,还要承受来自心理方面的压力,家庭失去生产和生活能力,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因病致贫的发生概率高。其次,精神病患者出院难的窘迫情境,不仅给政府的财政造成压力,也对其中的治疗者和看护人员的心理和工作待来越来越多的困难。如何解决其出院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医疗救助领域的一大难题。最后,精神疾病的复发性和症状特征,有可能发出具有危害性和伤害性的行为,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救助不仅是个人的健康问题,更是公共卫生问题,必须得到重视。也正是由于急性期精神疾病发病期的偶发伤害行为,公众对精神病患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污名化”,精神障碍患者遭受社会歧视和社会不接纳的情况较为普遍。康复后的精神障碍患者在如何重新融入社会,接受教育,就业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层层困难。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不仅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和国家应尽的义务,更有利于公共安全和卫生状况的改善。随着个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个人的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压力加剧。近些年来,我国的精神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我国现行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目前,精神疾患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的排名中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居于首位。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救助研究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4号文件中,十个部委联合发文,将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上政府工作日程,国家对公民精神卫生服务的关注度空前提高。
目前的精神疾病的社会救助,主要是将精神疾病划分到残疾人中,享受同残疾人同等的社会救助服务。但目前我国精神患者的救助依然以院内救助为主要的救助方式,服务的供给主要通过现金给付。救助方式的单一化和低层次并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不仅给政府的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也使受助家庭产生“福利依赖”。为完善重特大疾病的社会救助制度提出了现实上和理论上的需求。
三、供给侧改革推动精准救助
自2015年以来国家经济发展遭遇瓶颈,经济“新常态”下,供需关系的结构性失衡,“供需错位”是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供给侧改革”是政府对经济问题给出的一剂良药,是一种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总体经济状况的变化,从客观上推动着社会政策的变化。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冯俏彬提出:“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制度创新,供给侧改革要与其他改革之间协调配合,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以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在社会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提高救助的效率,实现救助的精准化成为救助政策发展的重中之重。精准救助旨在鼓励提高救助效益,社会救助政策的潜在产出水平,实现投入和产出的对等。以救助对象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提供符合救助对象需求精准化的救助服务方案,制定可量化的救助目标,控制救助服务的方向和进程;实现救助方式的多元化和层次性,增加对救助对象在住房,心理,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救助服务;构建以社会工作服务为基础的个案管理式的精准化救助体系。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对其救助和管理是关乎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改变目前院内救助和现金救助的低水平救助方式,利用精准救助改善该类患者的救助现状不仅具有现实的需要,也是目前社会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经济背景下的必然要求。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保证社会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精准救助能够为改革提供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促改革顺利进展。“供给侧改革”之下必然推动社会救助的创新性发展,精准化将成为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乐章.社会救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良瑾.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3] 彭华民等.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4] 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北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12] 时正新.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 张文.宋朝社会救济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 江亮演.社会救助的理论与实务[M].南京:桂冠图书公司,1990.
[9] 孙嘉奇.民生主义意识形态与现行社会救助政策之研究[M].南京:正中书局,1992.
[10] 林寨.社会保障法的理念、实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 陈良瑾.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13] 史探径.社会保障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28.
[14] [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冯兴元译.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7.23.
[15] 史探径.社会保障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6] [英]诺曼·巴里.福利[M].储建国译畅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7] 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8] 陈成文等.社会救助与建设和谐社会[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377.
[19] Roger Goodman.The East Asian Welfare Model:Welfare Orientalism and the.
[20] State.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