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强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层次性体验模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高度实践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模式。由于数学学习难度大,小学生认知能力还不成熟,教学者亟须创设一种体验式教学情境,而层次性体验遵循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分步骤、分层次地完成各个环节的目标,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小学生;层次性体验;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层次性体验模式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充分的关注,并且引导学生体验各个环节的教学过程,旨在建立数学学习的感性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理性认识的水平。层次性体验模式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数学教学的一般步骤,根据所学内容的内在规律有条不紊地开展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亲身体验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层次性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进行初步感知,建立针对学习内容的第一印象
层次性体验的第一层次就是发挥每个学生的本能,使其在情感、心理等内在因素的作用下,对当前或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初步感知,建立针对学习内容的第一印象。为了增强学生初次体验的真实性和形象性,教师可借助现实生活中的事与物,提升教学内容的可感知性,将所学内容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则更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加减乘除”的内容时,为了增强学生对“加减乘除”的感性认识,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案例进行讲解,如商场买菜时彼此之间付钱、找钱的行为就涉及了加减法的知识,因此,“加减乘除”绝不只是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具有实用意义的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体验数字加和减的区别,教师还可利用实物进行模拟,如求解“10-3”等于多少,教师准备10根火柴棒,接着从中拿走3根,数一数剩下的火柴根数,就是所求的结果。这种类似于游戏的体验方法,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又符合体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引导学生进行初步感知的有效方法。
二、进入较高层次的体验阶段,注重探究性
1.探究式体验学习要进行自主体验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认识”相关内容时,学生在平常生活中见到过很多不同形状的物体,在脑海中形成的关于某个物体的外在形状即是学生初步体验的结果。学生需要进行探究式体验学习首先要自主分析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基本特征,通过测量、比较等方法建立更加深刻的认知体系。在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体验和完成探究学习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脑海中的已有知识。
又如学生在学习“数的大小”内容时,如何确定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依据是什么,这都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可供参考的标准。此时,教师可建立如下标准:数字a减去数字b,结果大于0,则a大,否则b大;若结果等于0,则两者一样大。这就将学生引向“加减法”的知识体系中,因此,教师在探究性体验学习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2.探究式体验学习要促进生生合作
小学数学教学中层次性体验的运用还要通过生生合作的方式进行广泛的实践,由于自主体验学习难免有所缺漏,而合作式体验学习则有利于彼此之间相互印证,有效避免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概率和统计”相关内容时,概率的推算往往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实验,学习量大,仅仅依靠学生一人难以保证学习效率。此时,生生之间的合作无疑能够极大地减轻实验压力,保证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A负责具体的实验操作,学生B负责记录数据,学生C和D则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多位学生进入共同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体验,在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后,彼此可交换心得,从其他同学处获得启发。
三、回归现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正如上文所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应用于生活。反观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仍然以课堂为主,学生只是“知其然”,而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小学数学层次性体验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回归到现实情境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文的“概率和统计”为例,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很多意料之外的事件,其实深究起来,这些事件背后都包含一定的发生概率,当小学生运用概率统计的知识求解事件的发生概率时,我们就可以根据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确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从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总而言之,层次性体验模式以更加科学的方式对学生的数学实践学习进行了规定,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体验学习质量。学生体验的素材应该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为主,强调数学学习的实用性,提升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层次性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还需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
(作者单位:山西省祁县昭馀镇丰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