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萍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代教育核心理念,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科学课堂教学更需要充满人文气息的氛围,让人文的阳光照进科学课堂。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营造和谐宽松的人文氛围、挖掘科学探究的人文内涵、建立人文关怀的评价体系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人文化的科学课堂。
关键词: 人文 氛围 内涵 关怀 科学课堂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高,知识本位的教育已经渐渐淡化,人本理念越来越凸显,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构建人文课堂势在必行。科学不但作为一种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内驱力,而且是一种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代表。小学科学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道德水平。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人文的阳光照进科学课堂呢?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
构建人文的科学课堂,必须建立新型的课堂关系,建立共同发展、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合作、沟通接纳、互动分享。教师将学生看作平等活动的主体,让课堂洋溢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处在流畅、活跃、积极的状态,如此才可使各种观点自由畅通。学生能够将课堂看做吐露自己心声的场所,能调动学生的自发性、积极性,有话说,想说话,说真话,说心里话。
教师更应着力于为每个学生的个性生命搭建舞台,每个学生都具有差异性,教师在课堂中要因学生的特点,提供充分的弹性空间,让其发表见解,并能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合作、讨论、交流活动,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和独到见解,赏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精彩表现,为学生个性精神的弘扬和发展创造自由、活泼、关怀、支持的氛围。
二、挖掘科学探究的人文内涵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是开放性的,在探究中学生也应具备选择的机会,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1]这样的表述说明,真正的科学探究需要因地制宜,在探究内容的选择上要彰显其开放性、人文性。
1.不失时机地进行人文教育
科学教学中蕴含许多生命教育契机,其中最多见于“生命世界”领域的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山河湖泊、树林公园,看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感受生命的多彩。在教学中,比如观察树叶的活动,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爱护花草树木,不采摘树叶而是选择捡树叶进行观察。在观察小动物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爱护它们,不伤害它们,观察完毕后,要放回大自然,懂得珍爱生命。
2.结合科学探究培养人文品质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一般遵循“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证据—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的程序[1],在各个环节都推进探究品质的塑造和完善。在提出问题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用于提出问题、科学质疑的品质;在猜想与假设环节,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发表意见,做到有根有据,培养科学的态度;在探究环节,培养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能科学协调同伴的关系;在搜集整理证据环节,要尊重事实,对数据做客观的分析;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够进行较为严密的思考,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研究问题。
3.利用科学史展示人文魅力
持科学人文主义观的萨顿认为,一旦让学生理解科学的起源和发展,科学就会显示出它的人文性,而且极富人文内涵。科学史是科学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反映,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科学本身,认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这两种不同的文化[2]。通过科学史的介绍,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崇尚科学、尊重事实、敬佩科学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和勇于克服困难和挫折等科学品质。如介绍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史料,哥白尼在托勒密地心说统治时期通过大量的观测和科学推理提出了日心说,我不仅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更注重让学生体会科学家敢于质疑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正是有了他们的热情和坚持才使得一个个的科学理论从谬论趋于更正,从而推动科学进程不断向前发展。
4.在科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渗透
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将更多知识融入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载体作用。例如在环境保护教育方面,可向学生介绍身边触目惊心的事例,如沙尘暴、雾霾、森林砍伐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事件,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拯救地球”的迫切性,培养环保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和意识,并能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三、建立人文关怀的评价体系
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是一种过程性的,必须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这就需要过程性评价。评价不是只对科学知识评价,不注重结果,而是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科学思考、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有目的的指导性评价活动。同时有效的评价能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的情感和价值观。
1.评价内容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有潜力地终身发展”的理念,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某个科学探究活动的具体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这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表现,不仅要对学生的结论、研究报告、小论文等进行评价,还要关注他们是如何得到这些结果的及其间的经历和体验,比如他们是如何提出研究的计划和假设,怎样收集、处理信息的,在活动中能否表现出责任感、兴趣、合作精神、创造性等,更要关注学生在各个侧面的持续发展变化,即在一个时间段对学生几个领域的表现进行不断比较,借此判断学生在该领域的成长和进步,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
2.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教师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的评价内容和对象,用鼓励的语言、欣赏的态度、宛转的指正和引导,进行合理评价,为教学营造和谐融洽的空间。当学生在课堂中发现并提出一个新问题时,教师可以说:“瞧,你的眼睛真亮。”当学生提出了一种猜想时,教师能够说:“你真是个小科学家,勇敢提出自己的猜测。”当学生对实验现象很茫然时,教师该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他,并轻声对他说:“别急,慢慢来!科学家都是经过很多次的努力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你再想想。”……在科学课堂的探究中,唯有这些激励性的言语,学生才会欣喜万分,因体会到老师与其感同身受,所以他们对课堂会更自信,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探究氛围更浓厚。
3.让学生参与评价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不能充当“主宰”,教师应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伙伴和激励者,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既要教师评价,更要组间评价、组内评价、学生互评,甚至是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等。通过互动评价,不仅让科学探究活动能够高效地进行,学生学到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想与方法,还获得反思和修正的机会与体验,并且让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与欣赏他人的科学态度,在心灵的共鸣中,内化知识,提高素养。
由此可见,小学科学教学要立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要从人文的视角出发,善于发现科学中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人文价值与科学价值的统一。让科学课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殿堂,而且是人性养育的圣地;不但是学生发展的舞台,而且是学生发挥思维的空间和品味生活的场所。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赵顺法,翁钢志.《让物理史走进课堂——“历史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物理教学探讨,2006,24(26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