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荧
[摘 要]随着“翻转课堂”的不断深入,科学课上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多了,但课堂上出现了混乱、低效的现象。教师应运用启发学生发现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先想后做,组织学生收集事实证据,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等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探究、有效探究。
[关键词]课堂 低效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4-08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新型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由台前退到了幕后,将学习的决定权转移给了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协助者”,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建构科学概念。
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科学课上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多了,但是课堂上出现了混乱、低效的现象,这严重影响着学生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有效探究呢?
策略一:启发学生发现探究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探索和掌握新知识的开始和动力,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教学活动的开始阶段,教师应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进一步探究打下基础。
在教学四年级科学《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一课时,学生发现固体物质食盐、高锰酸钾可以溶解在水里。在水中能够形成均匀、透明、稳定的溶液。那么,学生看到酒精、醋、胶水、洗发液、食用油等液体,不由地提出:1.这些液体物质也能够溶解与水吗?2.它们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3.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4.液体的溶解和固体的溶解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有了这些问题的产生,就促使学生进行探究。
策略二:引导学生先想后做
在探究中,学生只有把方法和步骤想清楚了,才能真正地发现问题,发现规律,提升自己,学会理性的思考。
在教学六年级科学课《用纸造一座“桥”》时,我让学生变身为“小小建筑师”,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30分钟),用两张报纸造一座能够跨越35厘米宽的“峡谷”,宽度大于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的纸桥。在造纸桥之前先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思考:1.如何利用所学《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纸的抗弯曲能力。2.小组同学怎样合理分工,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学生接到任务后,小组之间首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考虑到:1.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知识。2.如何根据纸的特点选择形状和结构,增加其抗弯曲能力。3.如何设计出精美的桥梁外观。4.纸是有限量的,桥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用多少材料。5.如何才能牢固地将桥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6.如何进行合理小组分工,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经过周密的计算、设计和讨论后,各小组设计好方案,分工明确后,就热火朝天地做了起来。短短30分钟,一架架纸桥孕育而生。
策略三:组织学生收集事实证据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数据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要培养学生边实验边记录的习惯。
在教学三年级科学《测量水的温度》一课时,让学生每隔两分钟,分别测量一次四种不同温度的水温。在学生测量的过程中我给每组同学提供4支温度计,这样就会尽可能地减少误差,确保实验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我指导他们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写在实验前设计的表格中,让学生边实验边记录。以下是测量活动结束以后收集上来的一组学生的记录数据。
只有及时地把发现记录下来,才不会导致学生在实验结束后补数据,编数据。这样既保证了实验数据的有效、完整,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事物现象的规律。
策略四: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学生的探究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收集的事实与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再思考,通过对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提炼和筛选,修正自己原来不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
三年级科学《测量水的温度》一课,实验结束后,我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1.水温有变化吗?2.怎样变化的?3.水温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不难发现:水温的变化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水与周围环境的温差越大,降温幅度就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就越快。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探究意义的经历。”“翻转课堂”就是让学生在40分钟内跨越人类几千年、几百年的科学进程,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探索,教师作为课堂改革的研究者、实施者、推动者,在教学过程当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我们只要保持一颗学习、研究的心态,多读书、勇实践、勤反思,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就会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且提升自我!
(特约编辑 左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