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体会

2016-09-21 15:18刘海霞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6年8期
关键词:支架式支架背景

刘海霞

【摘 要】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为了应对分散复杂的学习任务,实现更有效地对知识进行理解而构建的一种概念框架,它的思想的主要起源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思维“最近发展区”理论,主要构成为走进背景、联系实践、独立探索等环节。现在这种模式因其出色的实践成果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支架式 体会

小学生学习正处于萌芽阶段,由于获取知识少,见识和理解力都相对欠缺,对新知识的掌握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学资料,以学生为中心,具体结合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找到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支架,通过巧设背景、联系实践、深入探究等手段,让学生在亲手操作中感知语文学习乐趣,从而促进思维的感性到理性转变,最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教师创建的小学语文课堂“支架”应符合学生学习规律,顺应其思维发展。本文就小学语文中如何使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走进背景,创建想象,连接语文

背景是一篇课文产生的原因,虽有常言“无巧不成书”,然而根据马克思理论可以看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必然且有各种原因的,语文也不例外。要想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认知的自主架构,就必须为其构建 “背景支架”,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的背景,清楚了事件的发展源头,就会拓展已有的知识结构、扫除课文阅读中因知识背景产生的“拦路虎”,从而促进阅读的快速稳定进行。

以苏科版教材三年级课文《长城与运河》为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心中的奇迹应当是波澜壮阔的,他们的审美也停留在对事物巨大和神奇的层面上,因此这篇课文给予他们的是一种赞叹和敬畏,此文的背景也就应当着眼于两大世界奇迹在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地位上。为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导入。

首先,播放长城和运河的相关视频,当奇妙的画面配上激动人心的音乐,长城的蜿蜒千里与大运河的波澜壮阔便生动地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他们为此震撼,感到新奇、有趣,学习的热情便瞬间被激发出来了;然后,我再运用感情阅读课文,“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深情的话语和直白的语言伴随着多媒体的音乐和影像,课堂氛围达到了高潮,为学生领悟诗歌中的自豪之情做好了铺垫;最后,要求学生观察课文里配的两张精美图片,再想象着画面重新回到文中。

在这三步环环相扣的导入中,着重于课文的背景导入,从两大奇迹的“美”和“伟”两方面展开,帮助学生理解“一根绸带”和“一条长龙”的意义,很好地为帮助学生构建了“支架”,使得学生的阅读深度得到极大提高。

二、敢于实践,体会生活,走进语文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把人们从形而上学的困惑中解救出来,真正贴近了大地,诚恳地对待生活,即使再过几百年依然不会过时。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实践找寻学习的乐趣,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要通过构建 “实践支架”,让他们真实地去做、去触摸,才能切实地感受课文,使学生与文中的人物交流,达到同作者思想一致的地步。

例如,我在教学生《窃读记》这篇课文时,便要求学生亲自跑到当地的书店体会一把窃读的感觉,一旦有了这方面的经历,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体会作者的感受。然后,我又要求学生将自己窃读时的感想写成一则小故事,再对比课文《窃读记》,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有提高了写作水平。又比如对课文《动手连连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尝试做一些小东西,完全凭兴趣,但要出成果,这样就能使学生体会动手操作时的快乐和苦恼,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大胆怀疑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明白课文中的话需要自己去实践,而不是练嘴皮子。

为了避免“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上巧妙利用学生已有的旧有经验,并适时给学生机会去创造和积累经验,从而达到新旧知识的融合,擦开思维火花,促发新知识的增长。

三、积极探究,活辨思维,品味语文

探究是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深思从而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当学生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独立思考后,为了达到更深层次的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模式,就需要构建“探究支架”,运用集体的智慧,传递思维的不同声音,立体的、多角度的理解句子、品味句子,做到深入思考。

如课文《奇妙的科学世界》,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文中的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然而当涉及到理解和使用就可能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这个时候我们便可以通过建立探究式支架,找一些现成的句子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去填空。学生在模仿这些句子的过程中,思维在交流时互相碰撞,借鉴与批判其他学生的思考方法,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也开阔了思路。然后再根据探究出来的结论,品味句子的美感,整合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并有可能运用到自己将来的创作当中,从而达到知识转移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了。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独立思考并联系实践,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和门槛,在课堂上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支架,找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发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出轻松、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进行触摸,感知和品味语文学习的魅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效帮助了教师灵活调整教学模式,观察并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给予相应的指导,提升教学效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支架式支架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跟踪导练(一)5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设计原则与教学模式应用
“支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践策略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