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做“功夫派”

2016-09-21 06:21
家庭生活指南 2016年4期
关键词:晓晓思思打人

不让孩子做“功夫派”

和其他情形不一样,孩子打人尤其令家长头疼,无论是打人还是被打,都足以令几个家庭紧张。如果你是打人者的家长,你会怎么处理?把孩子打一顿表示向对方家长有所交待吗?或者,你只好就把孩子圈在家里自己玩,省得出去“惹事”?如果你是被打者的家长,你又会怎么处理?是替孩子冲上前去指责对方一番,还是干脆拉着孩子掉头就走?家长的处理方式反映着对孩子这类问题的认识状况。

孩子为什么会打人?

看起来,“打人”是一个很容易判断是非的行为:打人者欺负人,应该受到批评;被打者受了委屈,值得同情。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些行为出现的共同背景是:孩子需要发泄自己的某种情绪。

晓晓妈讲故事:有次我家晓晓拿着一个球在草地上玩,晨晨看见后想抢过去,晓晓不让,冲着晨晨的脑袋就是一巴掌,晨晨奋起反抗,啪啪打了晓晓几下,打完之后两个孩子也没什么异常,球依然在晓晓手里,晨晨也没为自己挨打而愤怒。

正当我们大家都觉得事情已经结束了时,多多不知道从哪儿冲出来,噼里啪啦地在晨晨脑袋上打了好几下——他比这2个孩子大,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这下,先是晨晨大哭起来,接着晨晨妈妈过来安慰他,并且不断数落多多,多多的阿姨尴尬之下只好说:“多多看不过晨晨抢球,打抱不平才打了他。”当时的场面怎一个“乱”字了得!

专家解析:打抱不平也会“打人”

其实,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孩子想不到“打抱不平”之类的问题,多多打人更多的是模仿。一般来说,心理学上把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攻击两大类,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动机。敌意性的攻击是指有意识地伤害别人的行为,而工具性攻击则不是故意要伤害对方,哪怕事实上产生了伤害。上述案例中,晓晓打晨晨就属于工具性攻击。

思思妈讲故事:在思思大约2岁的时候,一次我带她去小区的湖边喂金鱼,喂了一阵后,她开始摆弄湖边防护用的铁链子,这时有一个更小的男孩走到思思身边,也开始玩这根链子。思思盯着他看,小男孩还在玩。几乎没给我们反应的时间,思思上去就在这个孩子脸上挠了一把,并且还显出十分委屈的样子。显然,她就是出自本能地想维护自己的玩具,并不是处心积虑地想伤害他人。

专家解析:“打人”存在年龄差异

“打人”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领”,只有等到他们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并且有机会跟同伴接触时,才有可能会出现类似的冲突行为。最初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直接的身体伤害,起因也大多是为了争夺玩具或者某种物品,这种争斗在4岁左右达到顶峰。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之间的肢体冲突会减少,看起来孩子长大了,似乎和同伴之间能相安无事了,但事实上,身体性的攻击可能会转换成其他形式,比如说言语奚落、戏弄或者说坏话、起恶意的绰号等等。从最初的直接伤害发展到语言伤害和心理伤害,反映出孩子语言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增强。

打人真的可怕吗?

面对孩子打人的问题,家长最担心的常常不是当下,而是“未来会怎么样”。

晨晨妈讲故事:晓晓打晨晨时,我就站在旁边,也没有因此而跳起来阻止,因为我觉得,这两个孩子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都很正常。但当多多过来打了晨晨时,我就非常气愤,质问多多:“他(晨晨)没打你,你为什么打他?”这两个打人可是不同性质的。

专家解析:单纯的一次两次打人确实不是一件无法解决的大事,同伴之间偶尔的身体接触会促进孩子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情绪。晨晨妈的思路是对的,对于普通的相互攻击,我们没必要太紧张,要重视的是孩子敌意性的攻击。

攻击性总是与暴力倾向紧密相连,大量的研究数据都表明,童年时期的攻击性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认为,3岁时爱打架的孩子,8岁时依然爱打架,到30岁时依然会有较强的攻击性,只不过会表现为夫妻不和、犯罪记录累累甚至是伤害自己的身体等等。

谁教会了孩子打人?

孩子的很多行为方式都可以追溯到父母身上,攻击行为也不例外。两个孩子在一起玩,稍大一点的孩子很想玩小一点的孩子的玩具,他走上前去把玩具抢了过来。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的家长会怎样做?是无动于衷还是让孩子把抢来的战利品还回去?如果是前者,我们传递给孩子的信息依然是:暴力是解决问题的途径,类似的情况如果经常发生,孩子就会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玩具虽小,但我们的处理方式将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暴力往往催生暴力。长久以来,“打”和“骂”几乎成为我们家庭教育的祖传秘方,似乎不打不骂就无法让孩子服服帖帖,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但当培养孝子贤孙的语境消失的时候,家长们慢慢发现,以打骂为代表的暴力手段有很大的弊端,于是出现了类似于不打不骂管教孩子多少招之类的家教指南。然后现实中,很多家长经常陷入这样的窘境,一方面明知道打骂不好,但另一方面在情急之下又忍不住打骂,过后又深深的自责,家对“打”和“骂”的态度十分矛盾。

另一个问题则是,动画片中同样可能存在暴力现象,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会有一个误区,觉得动画片是孩子的免检产品,但事实上,动画片只是一种形式,可以表现各种内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加强家长的监控,不要听任孩子被动画片或者电脑游戏俘虏。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怎么办?

一般来说,只有等到孩子已经发生冲突了,我们才会发现,处理结果通常是由孩子叙述一番,家长进行简单判断,最终以孩子之间的道歉结束。事实上由于孩子的叙述能力有限或者害怕受到惩罚,他们的叙述往往会与事实有一些出入。

小伟爸爸讲故事:有一天,我发现孩子回家后有些异常,衣服被撕破,脸上也被挠了一把,一副受欺负的样子,询问后发现他和同学之间发生了冲突。我安慰了孩子几句,出门去找孩子的伙伴了解情况,原来自己的孩子虽然受了委屈,但冲突的起因却是他抢占小朋友的运动器械,而他的叙述恰恰省略了这个起因。

专家解析:试想,如果家长按照孩子的叙述去解决问题,一定会出现偏差,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时要理性,不能因为自己孩子受了委屈就去简单指责对方,也不能动不动就由家长领着孩子去对方家里兴师问罪。相反,在没有出现危险时,家长尽量少介入,让孩子们自行解决问题,这是难得的锻炼机会。要知道,在他们的人生中,学会跟同龄人相处远远比学会跟我们相处要重要。

对这两句话说“no”

他打你,你为什么不打他?

很多人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亏,甚至每天孩子回家都恨不得问一句:“今天有人欺负你没有?”家长的担心可以理解,但如果从小就灌输这种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思想,孩子很难把握分寸。简单地说,他们不知道轻重,同时也不知道自卫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因此很可能适得其反。

但是,坚决不主张家长告诉孩子,被人欺负时一味忍让,这样做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怕事。比较有效的做法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同时表明自己的态度,比如大叫着跑开,引起大人的注意,或者直接说:“你不要打我。”

桌子真坏,打它

这样的场景很多家长一定不陌生,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蹒跚着,不小心撞到了桌子上,大哭起来,一旁的家长扶起孩子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使劲敲打桌子,然后说:“都是你不好,把我们宝宝磕疼了!”很快孩子就会破涕为笑,也学着样子敲打着桌子,大家欢欣一片。

尹建丽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举了一个相反的例证,就是她女儿被板凳绊着之后,为板凳揉揉疼的故事。看起来,打桌子和揉板凳都是“哄孩子”的举动,但仔细想想,这两个举动将会导向不同的结果:打桌子会让孩子不去面对自己的过失,迁怒于别人,并且用暴力以牙还牙地解决问题;揉板凳则体现的是孩子的一颗平等博爱之心,不要笑她幼稚,再大一点,她自然会明白板凳是不会疼的。

编辑/陈红

猜你喜欢
晓晓思思打人
烧烤店暴力打人案,我们该如何看待
谁是谁的镜子?
陆思思作品
晓晓黑板
开在你心底的花
田思思作品
星语者
达· 芬奇画蛋
打人的年纪
The Exploration of Group Work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