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尊萍
单元主题教学,对于传统的一课一教模式而言是一个突破,它体现了语文课程所追求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要求,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落实语言文字运用,使语文教学回归本质。
【点击·回放】
片段一:我能读得准
1. 出示本单元生词,同桌共读生词。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评价)
师:词与词之间稍做停顿。(再次指名读、齐读)
2. 出示:风筝精神吆喝
师:这里还有几个词语,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轻声。(师介绍字典里对轻声的解释)
师:听过吆喝声吗?吆喝是一种文化,要读出韵味来。(播放“卖芝麻糊”的吆喝声)仔细听,这吆喝声有什么特点?
生:不是普通话。
生:很精练。
生:有旋律。
师:我们一起学着吆喝“卖芝麻糊”。(生模仿)
3. 出示:桃红柳绿绿草如茵连翘花
师:谁来读?(指名读)
师:翘qiáo,为什么读qiáo?根据字典解释和文中的句子想一想,同桌交流。(指名说)
生:它的意思是抬起。
师:(出示连翘花的图片)说说花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连翘花”出现在《理想的风筝》一课中,写人的文章,写连翘花有什么用意?
生:借物喻人。
生:写景抒情。
师:一种是借物喻人,一种是写景抒情,接下来学课文时我们要留意。
【评析】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在课堂起始阶段安排的是集中识字。除导入环节外,主要有四个环节:我能读得准,我能记得牢,我能说得清,我能写得美。“我能读得准”环节中,教师安排了三类词语,一是本单元的生词,二是轻声词语,三是描写景物的词语。在指导“吆喝”一词的认读时,不仅让学生读准,还指导学生读出味道来,渗透了中国的语言文化。而“连翘花”一词的认读,教师将语义与图片相结合,使得词语的认读与理解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同时让学生结合文中语句,体会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在经历上述学习过程后,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人说借物喻人,有人说写景抒情,当答案出现不同时,教师没有给出答案,而是留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研读课的学习,“学有所思”落到实处。
片段二:我能说得清
1. 出示词语:
孜孜不倦 温文尔雅
司空见惯 滔滔不绝
广袤的大地 甜蜜的絮语
师:你们是用怎样的方式去理解词语的?
生:拆成字,先理解字义,连在一起就知道词义了。
生:通过查字典,能知道词语的意思。
师:老师介绍一个方法,通过朗读也能知道词的意思。(指名读,交流,齐读)
2. 这个单元是写人的,出示几组写人的词语。
(屏显1):微微发胖的脸花白的头发慈祥的眼睛
师: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人——我父亲的形象。应该怎样读?(齐读)
师:这是写人哪个方面的?
生:人的外貌特征。
(屏显2):焦急万分无不惊讶全神贯注(指名读)
师:听了朗读,知道这几个词语是写什么的吗?
生:写人的表情。
师:齐读,边读边想不一样的表情。
(屏显3):直截了当地说滔滔不绝地说意味深长地说(指名读)
师:这是写人哪方面的?
生:说话的语气。(齐读)
3. 出示词语:善施教化诲人不倦(指名读,齐读)
师:你还知道哪些词或名言警句是写老师的?
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循循善诱、呕心沥血。
师:与之相关的还有对联(出示,齐读):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评析】“我能说得清”环节中,主要是围绕词语的意思、词语所描写方面来学习,教师将词语进行归类学习,并与本单元的主题相结合,理解并积累写人的词语。学习时,教师从人的外貌特征、人物表情、说话语气及人物品质几方面进行归类学习,引出人物身份,与本单元主题“师恩难忘”悄然呼应,既将主题融入词语学习中,又提升了学生对词语的整体把握能力,为理解与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你们是用怎样的方式理解词语的?学生在总结了自己学习方法后,教师还介绍了一个理解的方法,那就是朗读,让语文学习回归到朗读上。
【启迪·思考】
1. 整合单元,贯通知识。苏教版小语教材每个单元由三至四篇课文和习作、练习三部分组成,每个单元都会有主题,如六下第七单元主题是“师恩难忘”,几篇课文的共同点是描写人,即老师。《明天,我们毕业》则是表达了对小学生活的留恋,对老师的感谢,整个单元主题非常鲜明。整合单元知识,寻找相同点切入,知识脉络会更清晰,学习效率会更高。教学中,教师整合了本单元的词语,以此作为单元起始课的教学,目标清晰,任务明确,重点突出。通过学习,学生对本单元的词语有了整体的掌握,描写人的词语以“组”的形式出现,对学生知识的整体架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下第四单元主题是“世界各地”,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时,我们可以抓住写作手法、谋篇布局这一切入点来展开教学。这样,学生对于总—分—总的结构,对于列数据、做比较、举例子等写作手法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自主阅读。
一个单元的知识点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将他们的共同点进行整合,融会贯通,同时还要学会将不同点进行比较学习,达到多元化整合。
2. 提炼主题,有效训练。通常,我们理解的单元主题是情感主题,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情感主题只是单元主题的一个方面,它是根据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确定的,也就是说编者在安排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时,感情基调是一致的。主题的选择应该是多角度的,不仅有情感主题,还有写作方法主题、语言训练主题、拓展运用主题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提炼主题,异中求同。上述案例中的字词教学,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又各具特色,将读、写、理解、积累融合在一起,训练扎实,真正体现了“一课一小得”。
苏教版五下第三单元由《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精读与略读》五篇课文组成,其情感主题是“有志竟成”。教学中,我们要打破“内容与思想”的局限性,可以着眼于语言的表达,关注词语和句子的表情达意,提炼出主题,这样的学习与训练就更有针对性。就整单元而言,还可以让学生感知编者的意图,如:人物选择上涵盖了古今中外,自读课文让学生懂得如何精读和略读,内容和方法的学习形成了统一。
3. 链接阅读,拓展延伸。单元主题教学将教学内容整合,使得目标更为清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那么节省下来的时间干什么,这是老师要思考的问题。阅读教学的目的为了运用,如何才能提高运用能力,个人认为还必须大量阅读,所以开展单元主题教学就能有时间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不是“放羊式”阅读,而是有目的地组织阅读,是对单元主题学习的拓展与延伸,是课内课外的有机融合。如在学习《爱如茉莉》《月光启蒙》这一单元后,就可安排单元阅读欣赏课,寻找类似的情感细腻的文章让学生读一读,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学习方法来阅读文章,从而实现学习方法的回归和写作方法的再学习。
单元主题教学,是将整合进行到底的教学,它实现了“反三归一”,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柘塘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