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珊
摘 要: 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本文阐述了运用“三环渐进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有效教学。
关键词: 三环渐进式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方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形成评价和反思意识。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很多学生对教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只是被动学习,很少有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上师问生答的教学方式较普遍,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还要遵循教师的意图和思路,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始于问题,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转变,这种转变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于是,笔者践行新课标理念,运用“三环渐进式教学”,从课前小组合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后形成评价与反思的,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达到有效教学。
一、“一环”集思广益,精挑细选
布鲁姆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此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根据前几天所学内容的重难点、易混淆点及作业、测验、练习中错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发现大家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设计题目。出题组要能解析题目,甚至了解该题的背景和意义等。
该环节刚开始实施时,出题组会选好几道题目,提前过来找老师帮忙筛选。而且很多时候学生出的题总是能给老师和同学带来新鲜感,丰富了大家的解题经验,活跃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思维。极个别同学出题有困难,则会鼓励之,并与之一起讨论选题。此过程中无形中复习了相关知识,激发了新灵感,给予了学生信心,使得学生上讲台后有更好的表现,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某次测验题目为“如图,已知直线y=x+3的图像分别与x,y轴交于A,B两点,直线l经过原点,与线段AB交于点C,把△AOB的面积分为2:1两部分,求直线l的解析式”。
此题较综合,需要分类讨论,测验不理想。经教师的课堂讲解,引起出题组成员思考:“此题型同学掌握了没有?该题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是该出一道变式题?还是另出关于面积的其他类型题?”我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提供免费网站。第二天回校,该小组对该题所运用的知识点、背景都很了然。出题为:“已知直线y=-x+2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直线l经过原点,与线段AB交于点C,把△AOB的面积分为1:3的两部分,求直线l的解析式。”看似没什么变化,但出题者没有给图,这需要同学动手作图,k=-1<0,面积从2:1改为1:3。该小组已经掌握了该题的一些本质问题。
二、“二环”自主探究,合作求真
出题组利用课前的5~7分钟时间,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自主互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科代表会提前3-4天提醒轮到的小组组长做好准备,一个小组5人,负责一周的每日一题。全班同学都有上讲台与大家分享学习的机会。
出题组上讲台和其他同学分享题目,给予同学们2~3分钟独立思考,留3~4分钟与同学们进行课堂生生互动解决问题。短短几分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内心深处获得了成功感并体现了自我价值,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为一节课的开端营造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跃的课堂氛围。
正确的评价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开发。教师要适时总结,引导学生评价,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切不能置之不理。
如:上面“一环”中的问题,由于时间上有限制,于是出题组引导同学们读题,立刻得出该题得分类讨论后,就分小组竞赛,一组只解答其中一种情况即可。课堂气氛立即活跃了起来。加上需要作图,同学们纷纷动手作图。出题组成员在个别同学有困惑时,立即充当小老师,甚至下讲台引导同学解题,有模有样。小老师最后还告诉全班同学:“这只是有关一次函数的面积问题的某一类型题目,还有其他呢,时间有限,于是把其他类型整理了word文档放班群共享了,同学们可以抽时间上去看看,共同学习,多多指教。”真是太棒了。
每个孩子都有想表现自己的时候,都希望在课堂上大展身手,有好表现。教师应该鼓励和肯定孩子们。
三、“三环”分享交流,反思提升
做好小组评价和反思,提高自评价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问题意识和对学习负责的精神。
此过程可进行成果展,教师及时点拨、总结、拓展、调控和激励。引导学生互相欣赏、相互鼓励,积极创造团结和谐的展示氛围。展示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进行小组自评与互评,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三环渐进式”教学,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勇于提问、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评价与反思,培养问题意识,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2.1.
[2]夏小刚.国内外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