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书香,才能国强
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以及精神境界,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水平。然而,如今有多少人在坚持阅读?倡导全民阅读,对于提升公民综合素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大概不会有人反对。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没时间读书,阅读的碎片化、快餐化、娱乐化、功利化等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当今国人的阅读现状并不乐观。
众口一词“没时间看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人把不读书或者读书少的原因归结为“没时间”。记者在《阅读,体味书香——您一年读几本书?》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在1500名受访者中,每年读书2本以下的人占37%,还有一些受访者一年也读不完一本书。当被问及不阅读的原因,受访者中有24%的人选择“没有时间”,这成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记者调查发现,学生忙于学习,阅读的图书大多都是教材教辅类,有学生坦言“看点课外书就像做坏事”。而都市白领、蓝领们每日操劳,早出晚归的生活,没时间阅读也似乎不难理解。
记者在长春市实验中学一个班级里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回收的59份有效问卷中,有21人表示现在的课内外阅读时间无法满足自己对于阅读的需求。在这些学生填写的原因中,“作业太多”、“学习紧张”等成为最常见的表述。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家长安先生告诉记者,其实自己非常支持孩子多读书,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有必要。但是孩子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做作业要到九点多才结束,还要保证正常休息时间,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阅读量往往从初三开始呈现分水岭,初三之后的学生往往疲于应对各种考试,课外读物大多集中为教辅和作文选。
不仅在校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少得可怜,悠闲阅读对职场人士来说也多是奢望。
在上海,一名刚刚从学校毕业进入医院工作的90后女生陈婕告诉记者,每天早上7点起床,8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到家都已经快8点,还得做饭吃,洗洗涮涮后都10点多了。医院在创建“三甲”期间,每天晚上还要加班到9点,回家更没时间了。“到家就想睡觉,哪还有时间读书啊。”
既然没有大块时间读书,那么在交通工具上的零碎时间能否用来读书呢?
记者在上海地铁二号线走访时发现,连续走了5节车厢发现只有3位乘客在读书报。在上海地铁一号线、七号线以及十号线的部分列车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在长春市轻轨三号线、四号线和部分公交车中以及候车站台等地记者也发现,手里拿着纸质图书或报刊的人几乎没有,“低头族”基本上都在看手机。
阅读被泛娱乐化和快餐化
一方面是不少人认为没时间读书,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娱乐化的碎片信息却非常热衷。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人把时间大量放在了阅读微博、微信以及一些简短的新形态阅读产品上,认为这样可以迅速跟上时代潮流,对于一些传统的经典名著敬而远之。
习惯从网络获取信息的朱晓辉,每天会在写程序的闲暇时间在网上阅读新闻,一般都是打开大型的新闻网站。他说:“通过标题阅读就能够了解当天的新闻,遇到感兴趣的新闻再点进去看一看。没时间一条一条地看,也没有那个耐心和兴趣。”
朱晓辉进入职场近3年,用他的话说:“我已经不知道看纸质书是什么感觉了,每天在网站上或者手机上看看新闻,但我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了解的少。”
今年31岁的北京市民王佳伟坦言,自己越来越难以静下心来看书了,平时忙于工作,“现在电子化的休闲娱乐方式太多了,不像以前只能把看书作为休闲方式。”
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表示,当140字的微博和短资讯成为“数字阅读”的主要呈现形式,中外学术界曾陷入深深的忧虑,短消息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很多思维都面临“碎片化”的危险。
“这个时代是微信和微博的时代,很实用,但它们会消耗人们的精神定力,全神贯注的习惯会被消解。现在很多人聊天的时候心不在焉,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手机来看一看。聚精会神地思考一个问题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复旦大学教授姚大力说。
记者在一些大型阅读论坛和读书网站、门户网阅读专区上发现,以豪门爱情、霸道总裁、绯闻出轨等为主体的作品牢牢占据着一些排行榜的前列,其中不乏内容露骨、情节刺激的作品,但阅读量高得惊人。
在一些购书网站上,年轻偶像、商业领袖等撰写的图书往往容易登上推荐榜,并被冠以各种噱头进行推销。而中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西方名著等作品很难在网站的一级页面中找到,各种畅销排行榜中更是难见踪影。
专家认为,当今不仅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态度快餐化,对于经典内容的关注也在逐渐消解,碎片化的阅读往往导致阅读内容的浅薄化。尤其是如今出现了不少把经典内容进行网络化、娱乐化解读或改编的图书,其中夹杂着大量误读甚至歪曲历史事实的内容。
功利化倾向“势不可挡”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社长梅雪林认为,当下,中国人的读书面普遍不广,以实用类、培训类、升学类、考证类为主,缺少深层次阅读,其他类型的图书阅读总量普遍不足。
功利化的阅读是当今国人无法回避的阅读现状。记者在一些高校采访时发现,“只读有用的”已经成为不少大学生阅读的信条。吉林大学的一位在读研究生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接触社会,自己平时的实习、实践占用了不少时间,有限的读书时间里,往往也会选择看对提高自己工作能力和求职更有帮助的书,“时间有限,读书还是应该读点有用的。”她说。
虽然这样的想法会被称为“功利化阅读”,但一些学生并不在乎,“人们现在生活得越来越现实了,不是吗?”这位研究生说。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谢筠表示,由于阅读时间少,现在大学生阅读或多或少存在着“功利化”的倾向,不愿意花更多时间在阅读上,考什么就看什么、需要什么就看什么,甚至有人为了考出好成绩,只看相关教材,久而久之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专家表示,读书带着问题去读,缺什么补什么没有错,但是完全的功利化则不利于人的综合素质提升。
在北京、上海、安徽、吉林等地的一些书店记者发现,人流量最多、咨询最多的地方往往都是教材教辅区,尤其是刚开学的阶段,一些教辅图书由于畅销甚至卖断了货。在北京图书大厦,一位读者告诉记者,现在来书店,一般是给孩子买教辅书。
不仅仅在校园,职场人士等群体的阅读习惯也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考证之前才匆匆搬出复习教材,为了报考公务员只看行测和申论复习教材。还有一些人针对老板可能喜欢的话题来选择阅读。学者孙正聿把书分成8大类,即实用的、宗教的、政治的、八卦的、怡情的、引发思考的、人文社科的和自然科学的。值得思考的是,他发现,在人们的阅读中,这几类书的阅读量排名往往是递减的。
成功学盛行、各种捷径和速成大行其道,社会的浮躁心态加剧了阅读功利化的趋势。作家刘醒龙说,能够立即指导实践的书其实价值有限,有价值的内容永远不是功利主义的成功学抑或厚黑学。让人终身受益的书可能正是那些早年读时“无感”,看似无用的“闲书”,这些书往往是“越品味道越浓”的好书。
看书的人少了,买书的人也就少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些实体书店的不断消失。而当网络书店越来越吸引读书人的目光时,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些传统人文小书店,消失的其实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地标、城市名片、人文风景。
实体书店缘何走入困境
好的书店被认为是城市的文化地标,但越来越多的书店正消失在城市的地图中。“光合作用”歇业、第三极书局关门、“风入松”书店停业、三联书店退出广州……每一家独立书店的离开似乎都会引起读者的遗憾。
独立书店应具备三点特质:一是无所依附,二是人文观照,三是持之以恒。将这三点进一步翻译,便是独立形态、独立品格、独立操作,三者缺一不可。“独立书店,因其独立所以能活。”《独立书店,你好!》一书作者薛原则这样来评说独立书店之本。
开一家独立书店,曾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但这个梦却变得越来越虚幻。越来越多的独立书店走入困境或是消失,这究竟是为什么?
单向街书店创办人许知远说:“我们的困境在于这是一个大家都不读书的年代。在我们的时代,阅读不再是必需品……”
许知远的悲哀固然指出了当下的现实,但大量独立书店或经营不善或关门大吉,一个公认的“杀手”是“网购+电子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民营书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鲍红更是形象地解释说:“想想我们自己及同事、朋友,一天有多少时间在看纸质书,又有多少时间在网上或手机上阅读?有多少时间逛书店?又有多少书是在网上书店购买的?而我们的状态不过是社会的缩影。”
由于当当、卓越等网络书店在搜索、价格等多方面都有显著优势,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的冲击越来越大。虽然,人们还在看书,也还在买书。不过,他们往往先在实体书店看书、挑书,再去网上书店买书。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景线:实体书店自付店租做网上书店的免费“展厅”。
不堪重负的租金也是独立书店艰难维持的一大难题。在三里屯的北京“老书虫”书店里,香港大学毕业后就职于香港一家巴士公司的黄梓浚说,香港独立书店也面临危险境地。大量商厦、工厂扩建严重侵蚀独立书店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书店被迫选择偏僻的地点和较高的楼层以减少租金勉强维持生存,更多的则直接破产。国内知名出版人路金波就表示,人工和房租这两大成本达到书店成本的50%以上。
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与传统人文小书店同时消失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则更像是城市人文精神的沦丧。”薛原如是说。
独立书店是文化地标和城市名片
独立书店作为一种公共文化空间资源,对一座城市的意义何在?薛原认为,一间独立书店就是其所在城市的一扇体现城市读书人口和城市文化的窗口。“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独立书店。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独立书店,也就有什么样的城市。难以设想,一间独立书店会生存在一座缺少读书人口的城市,也难以设想,若读书人口的生存境遇捉襟见肘,这间独立书店依靠什么来存活。”
独立书店更像城市的文化地标。营造阳光温馨阅读氛围的光合作用,放了许多桌椅供学生们看书抄书的先锋,每周末都有免费讲座活动的单向街,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的“读易洞”,还有“站着太累,坐吧;买书太贵,抄吧;背包太重,存吧”的“西西弗”……这些书店,在鲍红看来,“他们富有文化理想,致力于普及文化、学术传承,将书店营造成受人尊敬的文化场所。
尽管图书销售利润很薄,员工只能解决温饱,老板只能解决小康,想要大富大贵几乎不可能,但开一家小书店仍是很多人的梦想。许多看来并不经济的小书店,却是我们物质丰富、精神自由、社会多彩的一种表现。”鲍红认为,独立书店的价值不在于商业,而在于文化。
独立书店吸引人之处在于其独立性,它为读者提供了独立而又共享的公共空间。一位读者说,去“老书虫”也许并非只是为了书,而是要求得一份宁谧的心灵空间。独立书店是给“精神透一口气的地方”,可以在这片刻的安宁中诗意地栖居。
周澳是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常泡“老书虫”的他认为,独立书店为大家提供自由交流的公共空间,使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种群的不同思想可以灵活地碰撞。大家平等地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知识、经验和见解。而这种自由的公共空间,是一个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必须。
“我始终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不买书?这不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一样东西吗?你不是用吃一顿平价午餐的支付,就可得到一个美好的洞窟以及一个由此联通的完整世界吗?”单向街店员丫丫是个十足的书迷,她引用书迷们钟爱的《查令十字街84号》一书附录中的这段话来表达对阅读的热爱。她说,单向街为顾客提供享受读书的机会,无论他是买书还是坐在这里看书,当他喜欢来此光顾时,单向街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北京这样独具一格的文化空间不在少数,时尚廊也是其中之一。时尚廊是书店,但也是餐厅和咖啡厅,一个集画作展售、讲座、产品发布、剧场表演、电影欣赏、摄影棚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艺文空间。时尚廊宣传册扉页上写着时尚廊经理许志强的一段话:“后书店时代已经到来,图书可能在书店中仅占一小部分,到书店看看书、喝喝咖啡或者买个有意思的纪念品,将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
其实,各地的独立书店到最后都成了文化地标和城市名片。薛原感慨:“独立书店最后的意义,对读书人来说,就是一个家园。书店就是读书人最好的客厅。”
文化消亡的悲哀还是新消费的必然选择
接二连三的书店倒闭究竟是文化消亡的悲哀,还是新时代消费的必然选择?书店的多元化经营是唯一出路还是救命稻草?书店经营者们怎样才能平衡理想与现实?
在鲍红看来,目前整个人文独立书店面临严峻的生存现实:一是读者不断分流;二是在新华书店与网络书店的不公平竞争中生存;三是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尽管如此,对于民营书业的未来,鲍红依然抱有信心。“纸书仍有许多数字阅读不可替代的地方,在一些休闲时间较为充分的西方国家,图书阅读仍很普遍并受人尊崇。只是我们过于匆忙、功利,难以体验那种内心的优雅和从容。”
但经营书店仅有诗意是不够的。只有把诗意成功转换为生意,独立书店方能存活。龙之媒书店创办人徐智明说:“对于卖书这件事,第一关键词不是‘书店’,而是‘顾客’,顾客的需求永远是最初的起点。”书店应积极探索通过合适的方式与内容去满足客户,而不要只是被动地坐堂卖书。
文化沙龙是单向街书店的一贯传统,也是其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的生存之道。据单向街图书主管兼文化沙龙策划人武延平介绍,在之前的圆明园店里几乎每周都会举办文化沙龙。内容从演讲、公益画展、诗歌朗诵到纪录片放映,甚至话剧,无所不包;贾樟柯、林夕、刘小东、阿城、章怡和、翟永明、廖一梅……这些某一领域有影响的人士都曾做过单向街的沙龙嘉宾。3年多时间搞了380多场文艺沙龙。为了维持书店的正常运营,如今他们又开发新项目——格子店,卖的都是一些精致的小饰品,来补贴昂贵的房租。
面对房租、网店和数字阅读的三重压力,独立书店都在纷纷变革图存、困兽犹斗。特点和模式,也许是独立书店的立足之本。比如家庭作坊式的“读易洞”,着力物流开发的“天地合和”,积极迎接网络潮流的“龙之媒”,以及主打艺术设计类图书和港台版书的“时尚廊”,他们都在逆境中寻找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令人欣慰的是,《关于加强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的通知》中,对书店的建设表示支持。新闻出版总署负责人在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那些专业性的、学术性的书店,将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让它们能够很好地经营。为了帮助实体书店,要让群众像买菜一样随手买到书。通知还重申任何地方不能挤占书店建设的城市规划,并确切指出“将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整体规划、纳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另外,通知还提出具体的操作措施,就是延伸基层网点、扩大销售点,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表明了政府对于城市人文书店及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视。
“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应向国家争取,对所有书店减免税收,尤其是减免大众社科书店税收。如此,不但可以推动产业发展,繁荣文化产业,还可以促进国民阅读,涵养书香社会。”因为在鲍红看来,这些社科书店存在的价值,既关系到整个大众出版的繁荣,也关乎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更维系着社会精神文明的高度。
“现代人读书功利性太强。”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认为,中国人的文化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所读的书目种类中,教材教辅占很大比例。那么,要想真正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究竟该怎么做?
没有阅读习惯,蒲公英种子如何发芽
关于阅读这个课题,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教育学研究员乌仁塔娜刚刚完成了一个调查报告,事关中小学生的阅读情况。调查发现,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明显不足,值得人深思。
乌仁塔娜看着自己的调查报告,有着隐隐的担忧:样本中从特别喜欢到比较喜欢阅读的学生比例高达近97%,这是个可喜的数据,但近60%的学生“没有阅读计划”。这两个数字说明学生的阅读大多数仍然处于被动的状态,没有进入兴趣带动、有阅读线索和计划的深度阅读状态。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最大障碍问题中,将近60%的学生“没有时间阅读”,这个答案完全在意料之中。国家根据中小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语文课程标准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规定了“不少于”的底线标准——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不少于260万字,高中生不少于150万字。而这一底线光靠学生们自己是无法保证的。
之于阅读,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蒲公英种子,而种子是否能够发芽,也需要外部条件。学生能否完成阅读,很大一部分也在于老师的引导和家长的支持。参与调查的家长中,70.37%支持课外阅读,而15.12%的家长只同意阅读与课本有关的内容。
让课题组担心的是,一般而言,一个人如果在求学阶段没有建立读书习惯,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很难有好的阅读习惯。“如果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能有一份完整的读书履历表,详细地记录自己读过的书,包括读后感,读书评论等该多好。至少这延续12年的一张书单,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认知兴趣、知识结构、能力倾向,这份记录比起成绩单来,更是一个难得的‘慢变量’。”乌仁塔娜把自己的观点写进了调查报告。
课外阅读为何成大学校园奢侈品
关于阅读在大学校园也存在隐忧。在西南大学,关于名著的考试竟变成了学生和老师间“斗智斗勇”的闹剧。
2012年9月,西南大学颁布了《西南大学本科生阅读名著考核与管理试行办法》,其中规定,选修学生需在学校专家推荐的120本(种)、11类书籍中选择10本进行精读,通过考试即可获得两个通识教育学分。
试卷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写出自己所选10本书的书名和作者;第二部分需任选其中一本写出主要内容。而真正令同学们发愁的是第三部分——每个考场会指定考生共同选择的一本书,考生需据此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然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告诉记者“通关”的“秘诀”:一间考场只考一本书的读后感,意味着同考场考生的书目里肯定有共同的一本,只要在考试前找到同考场的同学,再核对各自的书目就能缩小范围。
学校安排这样的考试,本来是想鼓励大家读书,结果就变成了学生和老师之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对抗,读书也就变得更加功利化了。
大学生们不愿意读书,是因为活动、考试和手机疯狂挤占了太多的读书时间。刘欣然是中国地质大学科技英语专业大三的学生。“正面临着一个抉择”的她“根本没有心情看书。”她想考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科技类英语专业硕士,以便将来有更多更好的机会留在北京。
每天在图书馆里坐到腰疼,面对着成摞的专业书和习题,刘欣然形容自己“每天回到宿舍之后就有一种大脑被榨干的感觉”。晚上回到寝室,她会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或电脑看看电影和综艺节目。“大家都累,没人愿意在读书上消耗脑力了。”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芮必峰在采访中直言,“我有切肤之痛,现在考上来的学生,一些基本上只读教科书,课外的、真正的经典读得太少,这是现在所有学生的通病。”芮必峰还认为,这与应试考试制度和社会环境有关,“整个机制太急功好利,只训练如何应试。”
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
其实,阅读对于整个国家、社会和民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就指出,阅读对于提升公民综合素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去功利化,真正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文化强国呢?专家指出,这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机构和一部分人的事情,需要政府部门、出版商、图书馆、书店和社会组织等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
出版商:好书在哪目前,出版行业存在着一种“出版人们更喜欢的内容”的现象。专家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意味着出版商也要更多考虑自身的社会责任,思考如何出版更多好书推动全民阅读。
借阅机构:如何服务好读者“倡导全民阅读应该给百姓提供更多读书的地方。”合肥市图书馆馆长李永钢认为,现在公共阅读场所的数量还远远不够,亟待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居民进行无差别、一体化的服务。
李永钢认为,今后图书馆要丰富和拓展服务内容,提升和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品质,更好地服务读者。
书店:如何推介好书上海季风书园相关负责人认为,相比功利化、快餐化阅读,书店应该给人一个精神休憩的场所,帮助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中找回一些慢节奏。“我们结合读者在书店的阅读体验,推出了新书分享会、纪录片放映、小型话剧、音乐剧、剧本朗读会、讲座等多种活动来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
社会组织:如何推进全民阅读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玉认为,推动全民阅读不能孤立去看,而应将社会保障、投入机制等各个方面联系起来,保证人们有精力去阅读,保证全民阅读的各个环节能够顺畅运转,能够让出版商、书店、图书馆、社会组织发挥联动作用,让人们有地方阅读、有好书阅读。
(半月谈网2015.04.14、《中国艺术报》2011.09.02、《内蒙古日报》2016.03.3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