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特色团队文化 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淮安市档案工作情况调研与思考

2016-09-19 06:07淮安市档案局课题组淮安市档案局江苏淮安223001
档案与建设 2016年8期
关键词:编研淮安市全市

淮安市档案局课题组(淮安市档案局,江苏淮安,223001)

构建特色团队文化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淮安市档案工作情况调研与思考

淮安市档案局课题组
(淮安市档案局,江苏淮安,223001)

近年来,淮安市认真贯彻“四个全面”精神,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全力推动五个重点领域迅速突破,全面推进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与全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态势相比,与全省档案事业发展大环境相比,淮安市档案事业的发展步伐较为缓慢。为了分析制约全市档案事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推动全市档案事业及时实现“弯道超车”,市档案局课题组对全市档案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全市有9个国家综合档案馆以及519个档案室,档案机构基本遍布全市的部门和行业,档案人才队伍远远大于其他文化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规模。但是,由于档案馆(室)保存的基本上都是文书档案,且总量较少,利用率一直不高,档案的真正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一直较弱。

1.档案人才队伍情况

全市专兼职档案人员将近2000人,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全市档案干部队伍却呈现“三少三多”现象,结构比例失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全市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专职档案人员少,兼职人员多。许多单位制定内设机构和“三定”方案时很少专门设置档案岗位,往往由办公室文秘人员兼任,在实际工作中档案员更换非常频繁。二是档案专业出身人员少,非相近专业人员多。全国大中专院校设置档案专业的较少,所以每年档案专业毕业生总量偏少,又由于各单位在设置招录岗位时,很少单独招录档案专业人员,这就造成了能够进入档案系统工作的专业人才数量更少。三是档案科研专家少,普通从业者多。全市档案专业的从业者中,研究生4人,本科生59人,具有副高以上档案职称仅有26人,档案科研队伍还没有真正形成,档案科研力量薄弱,竞争优势很不明显,档案事业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

2.档案编研利用情况

淮安市档案编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存在数量少、层次低、影响小等问题,“死档案”没能真正转化成“活资源”。一是编研成果少,不成系列。长期以来,全市档案编研成果数量比较少,形式比较单一,还存在重“编”轻“研”的现象,主要就是进行史料汇编和大事记编写,缺乏深层次的研究性成果。市档案局曾经举全局馆之力编纂出版《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档案史料选编》《清代中央档案中的淮安》等书籍,但由于既没有形成成套的系列,也没有拓展开发影像、展览等其他形式的成果,对档案资料的挖掘比较浅显,最终未能打造出具有淮安特色的档案编研品牌。二是没有贴近中心,脱离现实。全市档案编研工作未能练就一双“政治眼”“新闻眼”,成果开发没有紧紧贴近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没有密切结合当前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社会化、组织化、市场化等方面程度也不高,档案编研成果的质量和效益提升较慢。再加上馆藏内容少、结构不合理,又没有充分利用当前信息共享平台,编研出来的成果往往仅局限于自己的馆藏,内容不够丰富,脱离现实比较远,外界反应比较冷淡。三是未能整合力量,单打独斗。客观上全市档案编研力量严重不足,主观上又习惯于关起门来搞编研,这种单打独斗的工作格局既不利于整合全市档案信息资源之精华,又不利于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编研力量,最终无法进行编研成果的大规模、全方位、深层次开发。党史、高校、科研部门以及文化局、水利局、民政局等大的系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而档案馆又有他们没有的档案资源,如果双方加强合作交流,就很容易扬长避短,壮大声势,产生更完整、更系统、更有影响力的编研成果。

2015年底全市档案从业人员情况统计表

3.档案社会影响力情况

由于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够,档案工作本身的吸引力又不足,造成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进一步弱化,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不断下滑,甚至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危险。一是主动宣传不够。档案宣传工作没有真正走到前台,往往是被动应付,内容单一,形式呆板,缺少互动,造成大部分社会公众不感兴趣,参与热情不高,最终无法主动引领舆论、主动占领阵地、主动树立典型,档案宣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实效。长期以来,淮安在市级以上报刊很少出现档案方面的内容,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上也悄无声息,甚至在全省档案系统的学术论文研讨中淮安也从来没有获得过一等奖,社会各界的关注度低,无法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关注民生不够。由于全市馆藏资源数量少,结构单一不合理,无法满足社会各界,尤其是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与此同时,在档案资源的接收、管理、开发等方面,也没有主动考虑到老百姓的实际需要,所以造成社会各界普遍感到档案部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三是服务中心不够。档案部门在工作中习惯于站在本单位、本系统的立场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缺乏全局意识,没有主动将档案工作放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部署。没有及时掌握市委、市政府阶段性中心工作情况,对于档案部门能够做些什么,哪些环节可以参与其中并提供有效服务,缺少必要的思考和认识。常常以人力、物力不足为由,未能主动参与到全市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大项目中去,造成档案部门长期“失声”不被重视。

二、分析原因

通过对调研情况进行分析,课题组发现在档案队伍结构、编研利用情况、社会影响力等多个方面,淮安与全省兄弟市相比,都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一差距的形成,虽然受地区差异、经费投入等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从事档案工作的这支队伍上。

1.思想观念保守

长期以来,受到“重保管轻利用”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档案部门一直强调默默无闻搞档案,更多地关注档案的安全保密,不懂得、不重视开放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不太接受新鲜事物。比如,淮安市的档案数字化工作,为什么起步比别人晚,为什么推进速度比别人慢,为什么不能后来居上?归根结底还是观念上死抱着传统的档案管理利用方式不放,不接受档案数字化这种管理利用新趋势。再如,为什么淮安市档案工作受到表彰的很少?主要还是因为档案部门、档案工作者主观上就不愿意去争取荣誉,从而使档案工作逐渐被埋没不知所踪。但是,在当今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档案部门不能消极地等待别人来发现“酒香”,而要主动自我开放、自我包装、自我营销。

2.工作主动不够

有些同志主观上多少以为档案工作不是中心工作,不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不是领导关注的重点部门,也不是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部门,工作抓紧点或放松点问题不大、影响不大,在具体工作中投入精力不足,采取措施不力,监督检查不到位,工作效率低。这种“看门守摊,等人上门”的被动工作状态,造成许多大家都知道、都看到的工作得不到有效推进,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档案工作持续发展的需要。

3.创新能力不足

在历年淮安市创新创优奖评选活动中,难觅档案部门踪影,更不要说获奖了。这主要是因为全市档案工作者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造成档案工作长期处于毫无起色的状态,也就无法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是缺乏基本自信。许多同志认为档案工作性质单一,不处于经济一线,错误地认为创新与档案部门无关,不愿意创新,怕多做事情,怕承担责任。二是思维方式落后。由于知识僵化、能力弱化,造成档案工作者的思维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新事物面前总是感觉无所适从,往往错失发展良机。三是找不到创新点。认为档案工作是比较死板的事情,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去创新,也就形不成新的思维、新的思路去破解难题。

三、对策思考

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淮安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市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加强新形势下档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举措、新要求。全市档案系统应充分利用学习贯彻《实施意见》的有利时机,把加快档案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作为档案事业发展的主题工程来抓,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的方针,大力实施“人才兴档”战略,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积极构建外向、务实、规范的淮安特色团队文化,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干部队伍,把全市档案事业推到一个新阶段。

1.营造氛围,打造学习型队伍

档案工作者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以不断适应新形势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一要搭建学习平台。要通过广泛开展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搭建档案学习平台,努力把档案工作者培养成学习型队伍,确保档案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近期,淮安市档案局连续举办多期“兰台讲坛”,鼓励大家走上讲坛,培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大家的自信心,取得了非常好的实际效果。二要加强交流学习。定期组织大家“走出去、学进来”,鼓励向领导学习、向身边先进典型学习、向基层学习,真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调研活动,加强对一些重点课题的前瞻性研究,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三要建立激励机制。要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支持大家一心一意学知识、干事业、出成果,切实把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关心人才,尊重人才,让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推动档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2.提高效率,打造高效型队伍

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传统的工作节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档案工作者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打造一支高效型的档案人才队伍。一要建立制度约束机制。各级档案部门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把档案工作尽可能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达到管理更精细、流程更规范、协调更到位,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和不稳定性,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二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要主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来开展工作,尤其是要在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以及数据化查询服务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三要提高对外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档案利用流程,整合预约查档、信函查档、电话查档等多种档案利用方式,并尽快推出自助查档模式,努力满足社会各界的档案利用需求,真正做到让群众查档“零距离、零等待、零投诉”,不断提升档案工作对外服务形象。

3.开拓视野,打造外向型队伍

要努力贴近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贴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来开展档案工作,主动以开拓的精神、开放的姿态、开阔的视野破除安于现状、贪图安逸的惰性思想,切实改变被动的工作局面,努力保持干事创业的勇气、锐气和志气。一要增强服务意识。要增强服务中心意识,自觉地把“要我服务”变为“我要服务”,把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在对外服务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二要开展对外交流。要努力创造学习深造、交流锻炼等机会,让档案人能够真正走出去,与外市、外省甚至是国外的档案同行,以及其他行业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拓宽眼界,开拓视野,调动工作积极性。三要拓宽工作领域。要将档案工作与外部世界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创办《档案·影像》《档案记忆》专版、创建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服务市民家庭建档等各种形式,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服务,将档案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总之,淮安要紧紧抓住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发展机遇,大力贯彻“尽心尽力抓落实、全力以赴争一流、量力而行赢美誉”的工作理念,努力营造“做有心人、干实在事、按规矩办”的档案工作新文化。具体归纳为“三心三实三规”,“三心”即要有责任心、自信心、进取心;“三实”即要做到诚实、务实、落实;“三规”即要明规律、守规则、讲规范。全市档案系统要以档案工作新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真抓实干,不断推动淮安档案事业创新与发展。

(淮安市档案局课题组:金德海、韩仁先)

猜你喜欢
编研淮安市全市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科研档案编研工作的新认识
档案编研在地铁文化中的应用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房地产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及其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