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功能转变背景下的档案馆空间配置*
曹宇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档案馆空间的合理配置是档案馆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随着档案馆功能的转变,档案馆空间配置也应进行调整。在档案馆建筑空间的选择上要考虑市内郊区、空地扩建、独立建造合建三个问题。在空间配置方面要考虑基本的原则要素及库区、对外服务区、技术使用区和办公区的不同功能要求。在空间的动态配置方面,要考虑到档案馆空间未来发展的要求及动态配置的方法。
档案馆建筑空间功能转变空间配置
国家档案局于2009年10月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档案馆职能要求。功能的转变必然与档案馆实体需求相呼应,档案馆空间的构建如何适应功能转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中国档案年鉴》(2010—2012)的数据显示,国家新建档案馆的数量增长迅猛,档案馆面积也达到539万平方米。“十二五”规划以来,国家发改委共投资37亿元,新建897个档案馆。如此大规模的新建扩建以及功能的转变使得档案馆必须要正视空间的合理配置问题。
档案馆建筑空间的选择是档案馆内部空间选择的基础。按照城市规划,档案馆以独立体还是综合体作为建设基地,以何种形象展现给公众以及档案馆空间未来发展趋向都是档案馆建筑空间选择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25—2010)》的要求,我国档案馆建筑空间要选择地质水文条件好、远离污染源、交通方便、地势较高的场地作为建筑基地。在此基础上,档案馆建筑空间的选择还要考虑如下因素。
1.1市内与郊区的选择矛盾
如今许多档案馆在选择新址时都面临着同样的矛盾问题:市内的空间已不足以满足档案馆大体量的需求,郊区空间广阔却交通不便;市内交通便利、便于公民参观查阅,郊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市内空气质量差不利于档案保护,郊区地处偏远不利于对外服务开展。在矛盾权衡时,部分档案馆选择了郊区作为基地,如辽宁省档案馆选择了沈阳南郊的地段作为新馆基地;还有档案馆选择了与同为文化单位的图书馆、博物馆在市内锻造合体建筑。无论选择何种形式的建筑空间,档案馆首先需要考虑到公民利用需求,交通的便利和环境的优美、相关文化设施的共建都是档案馆选址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1.2留有必要的扩建余地
从我国档案馆新建、扩建的历史可以看出,我国档案馆平均20年进行一次大规模新建工作。许多档案馆在扩建时通常也会遭遇这样的困境:一是新基地面积不足,新老馆同时存在;二是新馆建成后,老馆的档案、设备都要搬家,档案馆有很长的时间无法正常运行。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档案馆在基地选址时就应将档案馆未来的发展扩建纳入考虑范围,留有必要的扩建余地。
1.3独立建造与合建的问题
由于档案的开放程度和利用方式不同于图书、文物,因而在档案馆的设计时仍需要考虑到档案实体的保护和档案信息的保密需求。档案馆建筑的最优选择是独立建造。但若因用地面积所限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则必须充分考虑档案馆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一般而言,档案馆设置应自成一区,并单设出入口。
2.1空间配置基本要求
档案馆空间功能是档案馆空间配置的基础,因而档案馆空间配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功能的实现。
(1)功能分区明确。按照档案馆的基本功能,可将档案馆分为库区、对外服务区域、业务和技术使用区域和办公区域四大区域。四大区域内还可进行细分,如库区可以由纸质档案库、电子文档管理区、缩微胶片库、照片库、光盘库、特藏库等部分组成;对外服务区可由服务大厅、展览厅、报告厅、接待室、档案阅览室、政府公共信息查阅区、打印复印室和休息区等组成;业务和技术使用区域由中心控制室、档案接收室、档案编目室、保护技术室、数字化室等组成;办公区域分为办公室、空调机房、通信机房等组成。对于不同规模的档案馆,其基本功能是不允许缺失的,因而即使是小型档案馆,其空间多重整合基础上的区域区分也是必要的,以保证其整体布局紧凑有条理。
(2)人流和档案流分开,科学安排收、管、用之间的运行路线,使参观利用者、工作人员和档案的运输路线便捷通畅,互不干扰,如图1。参观利用人员流线,由利用出入口到门厅、查询利用室,或直接由门厅到达展览厅、报告厅;办公人员流线,由办公出入口到管理用房和技术用房以及利用部门和档案库等岗位;档案运动流线,由档案接收、编目室到档案消毒室到档案库,在保存利用过程中由于损坏,需回到保护和数字化室进行修复、缩微化、数字化。
三种流线在设计时,应做到各自简洁、通畅、便捷,避免相互之间交叉干扰。档案馆空间线路的设计不仅是档案馆建筑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将空间有效联系起来的重要手段。档案馆设计是否合理,也取决于运行线路设计的优劣程度。例如参观利用人流线路,既要考虑到主导线路的设计,又要使线路组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同时还要考虑防火规范的疏散时间等要求。
(3)空间配置应紧凑合理。档案馆分区可按功能重要程度分为主功能区和次要功能区,库区和对外服务区应视为主功能区,而业务技术使用区和办公区则可视为次要功能区。功能分区的布置需要考虑到功能序列的连贯性问题,如档案利用室要与打印复印室相连,报告厅要与展览厅相连。
图1 档案馆基本功能空间人员、档案流向图
2.2档案库区
保管是档案馆服务功能实现的基本保障。保管空间的合理构建是其他空间功能实现的基础。
(1)档案库区的容量与空间设置。目前,档案馆的保管空间可以按其实体差异分为传统档案保管空间和电子文档保管空间。电子文档由于其高密度存储特点,所占空间比例较小目前仍可忽略。而传统档案保管空间的不断扩建更多地源于档案馆胀库的压力。近十余年来,虽然国内综合档案馆开始接收电子文件,但档案馆胀库问题并未因此得到解决,烦冗的双套制双轨制给档案馆带来更多的是信息载体保存压力。因而众多档案馆在新建扩建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保管空间的压力。目前传统档案保管空间不足仍是档案馆空间扩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规范》要求,档案库房在设计时需考虑未来进馆档案库存压力,要留出至少20年的档案进馆空间。目前许多档案馆在新馆建设时会预留更多的库存空间。如鄂州市城建档案馆于2015年9月建成使用,其库房面积为1500平方米,占总面积比为65.2%,可满足未来50年档案库容需求。
(2)档案库区内的空间关系。档案库房还需要尽可能地集中设置,有利于安防。库区内的空间层次也会影响库区整体的布局。
从水平层面来看,一般档案馆采取水平线型并联封闭或水平辐射并联封闭的布局方式较多。如图2,水平线型并联封闭一般适用于档案库房处于单侧的档案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布局一般需要单设缓冲间以保证温湿度的稳定。水平线型并联封闭的设计一般适用于仅占一层的小型档案馆。水平辐射并联封闭一般为档案库房所占区域占据某一层或多层的档案馆,这类布局一般无需单设缓冲间,适用于多层的大中型档案馆。
(3)档案库区设置的安防问题。由于档案库按其保存载体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因而对不同机能要求的档案库设置也应区分,如基于光盘、胶片的易燃性,其档案库应尽量靠近防火安全通道。同时,还需要合理设置特殊珍贵档案的保存空间,例如新疆档案馆新馆要求用来保藏珍贵文献档案资料的库房不允许水管进入。
2.3对外服务区
档案馆功能通过多种对外服务设施展现,如档案馆的阅览空间、展示空间和报告空间等,这些空间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档案的价值。
(1)阅览空间。阅览空间的位置、设置面积及空间内部的布局都是其空间配置需要思考的问题。首先,阅览空间的布局位置。一般而言利用空间的位置要与所对应的档案库房相近,但鉴于库房的设置一般要求紧凑一体,因而档案阅览空间可设置在档案库房的另一侧或紧邻的一层,且阅览空间与库房空间之间要有必要的分隔空间和装备。若档案库房在一侧,档案阅览空间在另一侧,则要设置可靠的安全防护门;若档案库房占据某一层或某几个楼层,则除档案工作区外,一般阅览服务区可不设置能通往库区的楼梯和电梯。其次,阅览空间的设置面积。可统计本馆的利用人次和利用率,根据《规范》要求的座椅面积科学设置档案阅览空间面积。在空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档案馆阅览空间也可设置专用阅览室,以满足不同利用主体的多元需求。最后,档案阅览空间的内部布局。档案阅览的窗地面积比与档案库房的窗地面积比可略大,但出于保护档案和满足利用者阅读舒适度的考虑,虽然窗可较大,但要设置遮阳设施,避免阳光直射和炫光。
图2 水平线型并联封闭库房
水平辐射并联封闭库房
(2)陈列展示空间。陈列展示空间的空间选择、展厅布局以及陈列展示档案与空间的选择关系都是其空间配置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陈列展示空间的选择。大中型档案馆根据其规模设置固定区域的常设档案珍品展厅和为不同专题设置的预设展厅。小型档案馆则可不限于固定展室,门厅、中庭、休息处、走廊在不影响交通组织和安全疏散的情况下都可兼作展示空间。第二,陈列展示空间的展厅布局可以串联式、放射式、串联放射式以及大厅式布局,如图3。串联式以线型或者环形的方式将不同展厅结合,其参观线路非常明晰,但不利于参观者有针对性地参观某一展厅;放射式为围绕某中心空间设置的展厅,参观者可专注于特定展厅的展览,有助于疏散人流,一般适用于大型档案馆设置的大型展览;串联放射式结合了串联式和放射式的优点,既有中心枢纽又有内部通道;大厅式将档案汇聚在同一大厅内展示,一般适用于档案馆的日常珍品展示。
(3)报告厅。报告厅是档案馆、档案研究人员、历史学者将档案研究成果展示交流的空间平台,许多档案馆新建时增设了此空间。报告厅的设置需要考虑到闹区和静区的分隔问题——一般而言,三百人以上规模的报告厅要与阅览区隔离,单独设置。建筑设计应符合《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的有关规定——报告厅应满足幻灯、录像、电影、投影和扩声等使用功能需求。
2.4业务技术使用区与办公区
在创建原料基地的环节,科研机构要按照国内农业资源发展优势努力开发适合速冻和“玻璃态”温度大的新品种,研究风味特殊、品质优良和附加值大的蔬菜种类,将零散栽种的地区性特产研发成大范围的商品化生产,且培育成出口产品;或引入国外先进的优良品种和科学技术,通过“本土化”培植形成新品种,以迎合出口要求。
业务技术使用区一般有给水排水、废气排放、空气清洁、光线控制等要求。因而,对业务技术使用区的空间设置也需慎重安排,如档案消毒室要求排气管道不能穿越其他空间,因而消毒室应设置在非人员密集墙体附近,且保证排出气体经无害化处理;裱糊复制室需要有充足的自然光线,可选择南向房间;翻拍洗印用房同样对光线控制有较高的要求,选择北向房间更为合适;拷贝复印室因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应设置在自然通风处。
办公区较其他区域没有特殊的建筑设置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办公区域涉及实体档案工作,这一类的办公区域应集中设置,并注意安全保密。
图3 陈列展示空间布局形式
根据《规范》要求,档案馆的总平面布置需要一次规划、建设,或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但根据目前档案馆功能的快速演变而言,档案馆的空间配置很难一次性满足空间所有的未来需求。因而档案馆空间的配置需要采取动态的发展思路。
3.1档案馆空间未来发展趋势
(1)保管空间与利用空间比例发生变化。2013年10月,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推进会上要求,要用15年的时间,建成以数字资源为基础的数字档案馆体系。档案库房所占比重缩小是未来发展趋势,那么档案馆所“剩”空间该如何合理配置,利用空间、办公空间等其他功能空间所占比例应是档案馆构建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2)传统技术用房受新技术影响而转型。档案缩微复制技术曾一度因为档案数字化的冲击而面临挑战,但由于缩微胶片存储时间长、迁移速度要求低等特点又使其重新回到档案管理的视线中。随着缩微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日益融合,缩微胶片数字化和数字信息转存缩微胶片工作也在各档案馆普遍展开。档案缩微技术用房随功能转变亦需转型,若采用数字信息转存胶片的方式,则缩微技术用房的设置要求可适当降低——无须设置冲洗和配药室;若采用缩微胶片数字化的方式,则在原有缩微技术用房的基础上还须增加“模转数”转换室,以满足数字档案分辨率和色彩模式等方面的要求。
(3)利用展示空间的扩展。档案利用展示空间因“五位一体”功能的提出呈现不断扩展的趋势。档案馆的功能实现已突破了原有的“你借我调”模式,主动推送展示会成为档案馆功能实现的另一个助推器,推动档案馆利用展示空间进一步的扩展。近年来,许多新馆在建设时也将利用展示空间进行了大规模扩展,如青岛市档案馆主体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馆库面积占4096平方米,档案展览中心占6000多平方米。
档案馆功能的不断丰富使档案馆建筑很难将所有功能和空间一一对应。同时,限于档案馆整体体量的束缚,许多中小档案馆很难实现众多功能的空间需求,也需要合理地动态配置空间,以较小的空间满足尽可能多的功能需求。
(1)空间的混合使用。档案馆相近功能的空间中有些空间是可以合并或混合使用的,如休息室和小型会议室,各种类型的阅览室,接收档案室和整理编目室等。上述空间中,有些空间可以在设置时进行合并,有些空间则需要在使用时进行微调再使用。
(2)空间结构的重整。功能的拓展促使档案馆需要不断地改变、升级空间的配置,如档案展示室会因为档案展示主题的不同而对空间有不同的规模要求;缩微技术用房会因为技术的创新而使原有的空间布局有所改变;不同类型的阅览室也会因为设备的更新而重组、产生或消亡,因而空间结构重整成为了档案馆在不新建扩建基础上的最优选择方式。现代建筑材料的出现使得空间结构重整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快速的空间重组模式使得档案馆空间的重构成为可能,亦满足了档案馆功能不断变化的需求。
“对功能的追求不可能是完美的,不仅因为我们对功能问题的解决仅仅是相对意义上的解决,还因为人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需求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使用者对舒适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还体现在使用者会改变建筑的用途,甚至连使用者自己都会发生变化。”[2]档案馆空间的设置同样如此,档案馆空间不会因为一次建设便能够实现所有功能,档案馆功能的转变必将要求档案馆空间配置的转变,因而这是个无穷尽的问题,对该问题的探索也只能逐步进行。
*本文为辽宁大学人文社科类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档案馆空间动态配置研究”(项目编号:LDQN-2016032)阶段性研究成果。
曹宇,女,1981年生,辽宁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档案法、外国档案管理。
Study on the Archives Spatial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Cao Yu
(History School of 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136)
The rational spatial alloc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archives architecture design. Along with the transi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archives,spatial allocation of archives also should be adjusted.On the choice of archives building bases,it should consider three issues:interior or suburbs,space expansion and the independence or co-construction.In the aspect of spatial allocation,it should consider the principles and the different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archival repositories,external service area,technology area and office area.In the dynamic allocation of space,it should conside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archives and the method of dynamic allocation. Keywords:Archives;Architecture Space;Functional Change;Spatial Allocation
G278
[1]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8.
[2]邓志勇.建筑设计原理16讲[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