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芳妍药师 石浩强副主任药师(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 编辑/一帆
含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外用自制制剂,您用对了吗?
文/周芳妍药师 石浩强副主任药师(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 编辑/一帆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皮肤科外用制剂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我院自制制剂中添加此类药物的皮肤科外用药物占有较大的比重(见表1),且近年来用量增长趋势非常明显。
虽然糖皮质激素的问世使皮肤疾病的治疗效果改观明显,但其乱用、滥用的现象也会造成不良反应的频发。在表2中,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布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采用四级分类法,将皮肤科常用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按强度进行了分级。
?
我院自制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多为复方制剂,大多含有氯霉素,以达到抑制致病菌的目的。氯霉素是广谱抑菌剂,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后者的作用较强。局部采用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减轻皮肤炎症,提高疗效。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上将糖皮质激素与其他药物(如抗菌药物、保湿剂等)混合或稀释使用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在糖皮质激素含量降低的同时,如何保证药物的稳定、有效,目前缺乏规范性和理论上的依据,还是多以医生的个人经验为准,因而很值得进一步研究、论证。
在剂型设计上,多以搽剂和乳膏剂为主。搽剂是一种在皮肤表面揉搽或用软刷涂抹的外用液体制剂。反复揉搽可使搽剂中的药物成分透皮吸收,但搽剂不能用于已破损的皮肤。抗炎的搽剂多用乙醇或二甲亚砜稀释液为分散媒,可增加穿透作用。而乳膏剂采用以水相,油相和乳化剂组成的乳状基质,具有润滑皮肤,保护创面和局部治疗作用。乳膏剂中通常会加入透皮吸收剂,如丙二醇、氮酮等,软化皮肤的尿素,或采用封包作用,使药物穿透能力增强。
在用法、用量上按“指尖单位”(fingertip unit,FTU)来计算能较好的掌握身体不同部位需要的剂量。FTU是指从一个5mm直径的标准药膏管内挤出一段从食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线至指尖长度的药量。1FTU≈0.5g,可覆盖2个手掌大面积。外用用药次数以1~2次/天为宜。
妊娠期妇女慎用外用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必须应用时,应权衡利弊,在取得患者同意后可以使用弱效、中效激素。孕早期勿用含氟类激素,哺乳期勿在乳部应用。儿童应避免使用超强效外用糖皮质激素,弱效及中效外用糖皮质激素则是儿童使用的首选。儿童外用糖皮质激素引发系统性不良反应的风险远大于成人,且儿童对于外用药物吸收后的代谢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此外,婴儿尿布的使用具有封包作用,使外用药物吸收量明显增加,因而在用药时一定要慎重。老人由于代谢及排泄功能减弱,大面积、长期应用容易引发全身吸收,产生系统性不良反应的概率会增加。
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外用药物经皮吸收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面部、颈部、眼周、阴囊、腋窝、腹股沟、股内侧、乳房等皮肤薄嫩部位应选择浓度低、弱效的糖皮质激素类制剂,禁用强效、含氟的制剂。
外用糖皮质激素类制剂主要通过抗炎、抗增殖、免疫抑制和收缩血管的功能而发挥其药理作用,疗效确切。但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加重或诱发局部感染,全身长期大面积应用更有引起系统性不良反应的可能。总之,在合理用药上药师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对于现有的外用糖皮质激素类制剂,药师应作详实的用药指导,告知患者准确的使用方法,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消除恐惧感。而对于制剂专业人员来说,开发高效、低毒、价廉、质优的新制剂则是当务之急,以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药物、更多的选择为己任。总之,糖皮质激素类外用制剂的不良反应并不可怕,只要医患紧密配合,使用合理、得当,它就是治病的利器,且根本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