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育苗期间病害发生及防治措施

2016-09-18 07:50张壮志李晓捷潘金华盛宝利姜永新
中国水产 2016年6期
关键词:配子体藻体海带

文/钱 瑞 张壮志 李晓捷 潘金华 盛宝利 姜永新



海带育苗期间病害发生及防治措施

文/钱瑞 张壮志 李晓捷 潘金华 盛宝利 姜永新

海带育苗周期比较长,变数较大,育苗持续时间最小也需要60天,这就为一些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空间。本文对近几年来海带育苗期间出现的主要病害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每种病害的发病特点、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探讨。

海带与裙带菜、紫菜并称我国三大经济海藻,近几年,随着我国食品、医疗卫生、服装、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海藻需求越来越多。海藻养殖面积正在逐渐的加大,养殖规模不断的增加,养殖产量也处在不断的上升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的海藻育种、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培育出了具有明显经济性状的新品种,这些品种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全国的海藻育苗规模也不断地增加,尤其海带育苗规模出现了大幅的增加,2008年全国的海带育苗能力仅有150亿株,到2015年已经达到了300亿株。海带栽培产业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表现在育苗期间,本文对近几年来海带育苗期间出现的病害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对我国的海带育苗产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海带配子体死亡综合症

该病是海带夏苗培育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病害,其危害程度远远超过其它疾病,特别是在现行的育苗周期比较短、采苗时间比较晚的情况下,更容易给育苗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危害。

1.发病特点

该病的症状和发病特点在海带幼苗的各生长发育阶段是不一样的。配子体初期,雌雄配子体发病初期的症状是生长迟缓;细胞壁略厚,颜色发灰,色素体界限不清,灰黄色,进而原生质体收缩,出现质壁分离,严重时原生质体收缩到细胞中央,形成几个透明的或黑色的小球,最后分解,剩下细胞壁空壳而死亡。配子体一般在附苗后第4天开始发病,该病发展迅速,大多数配子体在1天~3天内全部死亡,附着基上剩余的配子体,色泽砖红向褐红转变,并逐渐分离死亡(图1)。

排精、排卵出现质壁分离阶段,发病的配子体前段收缩变窄,致使整个卵不能排出,个别卵即使排出,也不能正常形成合子,进而不能转化为幼孢子体。

图1 发病后质壁分离的配子体(左)和孢子体(右)

2.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形成原因,主要为以下几方面病因:(1)海带育苗系统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育苗准备前期必须要严格的消毒,防止海带育苗系统中的兼性附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建议使用含有效氯60mg/L漂白液进行浸泡消毒,浸泡维持12小时。(2)种海带成熟度不足或者成熟过度造成配子体先天不足,建议北方在种海带培养海区表层水温达到23℃以前采苗,并且在计划采苗前15天~20天内密切观察种海带孢子囊的发育状况,南方育苗室需要加强种海带的培管理,适时合理采苗。(3)育苗附着基处理效果差造成的,尤其是北方的海带育苗场,因为处理工序复杂、制作麻烦、工人成本高等问题,减少了很多处理环节,该病曾经在2008年对海带育苗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建议建有条件的育苗厂家使用维尼纶苗绳作为附着基质。

二、海带幼孢子体解体病

1.发病特点

近5年来,该病呈现出发病早、发生范围广、发病面积大的趋势,该病主要发生在1列~2列细胞期,发病前期幼苗生长缓慢,孢子体细胞出现非正常分裂,细胞形状突然出现爆炸式分裂,细胞质从不同部位、不同角度外流,进而色素变淡、变绿,直至细胞变空死亡。

图2 海带苗幼体解体病害

2.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1)育苗附着基处理效果差,附着基不光滑,成为生物床,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空间;要加强苗帘洗刷,尤其是苗帘反面的洗刷,以减少发病。(2)加强种海带的选育、洗刷工作,生产上严格要求,洗刷3遍,尤其存在病烂的部位,一定要去除,种海带选择时,固着器不能留取的太大,防止带入大量的附生细菌,我们在育苗系统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发病高峰期发现了大量的褐藻酸降解菌,致病菌数量可以达到109个(图3)。(3)加强清池工作,保证能够提供幼苗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必要的时间,在育苗水体中添加臭氧消毒系统和蛋白分离系统,臭氧添加量为0.5m☒/小时,每天添加8小时,3天一个循环,蛋白分离器处理能力可以配置为50m☒/小时,一般占回水池水体的50%。

三、海带幼孢子体变形烂

1.发病特点

幼孢子体变形烂又称幼孢子体畸形病或者水肿病(福建),2008年以前该病主要发生在2列~4列细胞的孢子体,孢子体发育到8列细胞,病情基本结束;近几年该病出现发病期延长的特点,发病的幼苗一直持续到1mm左右仍然能够出现;自发病至脱落、死亡,大致可分为病症前期、中期和晚期(图3)。

发病前兆:30%的2列细胞的孢子体,色泽嫩黄色,体形细长、舒展而不肥胖;发病初期,2列~4列孢子体体型瘦长,上下部细胞纵向分裂不明显、分裂不整齐,整个幼苗有的部位出现细胞列数多,排列整齐,色泽正常。有的细胞列数少,膨大延长,排列松散,分裂缓慢或停止分裂,细胞大小约为细胞的3倍~5倍,甚至5倍~8倍,细胞色泽呈现为乳黄色、淡黄色,甚至呈无色中空状;发病中期:出现病害的孢子体,细胞停止分裂,幼苗停止生长,部分细胞变得更加膨大,而且像肿瘤一样挂在体外,似变形,色素分布不均匀。 发病后期:发病的幼孢子体此时基本已经没有生命力,基本上属于被动的挂在苗帘上,细胞颜色大部分已经呈现出黄绿色、浅绿色,突出体外的部分基本不再膨大,发病重的孢子体基本全身畸形,导致死亡。

图3 海带苗幼变形烂发病状态

2.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形成原因及预防:(1)幼苗总光量不足是该病出现的主要原因,实际育苗生产中,可以采取提前调节光照、调节虾网、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提供幼苗分裂进行光合作用的所需的能量,减少该病的发病几率,尤其在连续阴雨天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采取措施,提前预防。一旦发病,一定要及时清洗育苗系统,并加大清洗苗帘的频率和力度,去除发病苗体,减少次生危害。(2)应该说该病几乎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是常见病,但危害性不同,可以采取添加2mg/L尿素的方法进行预防。

四、海带幼孢子体绿烂病

1.发病特点

幼苗绿烂病属于后期出现的病害,病烂现象开始从叶片的尖端、中间变绿、变软而逐渐腐烂脱落,而后发展到整个叶片,直至幼苗死亡(图)。

图4 海带苗幼绿烂发病状态

2.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光照强度不足引起的,尤其是在连续3天~5天阴雨天、幼苗过大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到育苗的后期,北方一般在0月初的的时间,幼苗大小一般在mm~10mm,苗体越来越大,苗与苗之间相互遮光现象重,有一部分小苗因长期受光不足而发生绿烂;此时发生绿烂,应该有计划的提高光照强度、加强洗刷、降低培育温度至℃~6.5℃;防止因水温较高时,藻体呼吸作用旺盛,而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强度低,释放出来的氧气少,加重了绿烂的发生;同时可以避免培育系统内的褐藻酸降解菌出现大量的繁殖如进而入侵并导致疾病;另外一项需要注意的是要合理的密植,尤其是控制8列细胞以后的密度,因此环境因子是诱发病烂的主要原因。

五、海带幼苗白尖病

1.发病特点

海带夏苗培育中的常见病害幻之一,主要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一般发生在3mm~5mm的幼苗身上, 发病藻体叶片前端突然变白,而后逐渐的加大面积直至脱落,16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内的原生质失去,色素基本丢失,颜色发白;发病前兆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空呈筛子状或者大眼睛状,细胞内色素分布不均匀,向四周聚集;肉眼可见幼苗卷曲不舒展,色泽较正常苗种浅。该病的发病部位主要在幼苗叶片的前端,一般不会扩大到叶片的中、下部,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出现色素环的现象,说明病害停止。通常认为是藻体收到过强的光照后发生了光氧化现象,从而将细胞内的色素全部分解掉而使细胞呈现白色(图5)。

图5  海带苗白尖病发病状态

2.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1)降低培育光照至一定的范围,待病害结束后,逐步恢复光照,(2)加大苗帘洗刷、清池力度,将发病的藻体部分洗刷掉,同时分拣苗帘,隔离培育。

六、海带点状白烂病

1.发病特点

藻体叶片局部色素消失,出现先变绿后变白的现象,出现小绿点或者小白点,进而逐步加剧蔓延,直至整个藻体腐烂死亡。该病一般出现在育苗后期,尤其是10mm以上的苗种容易出现, 该病发展速度极快,3天~5天内就能造成严重的腐烂;2015年山东40%的育苗厂家发生了大面积的点状白兰病。

2.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发病原因是由于连续的光照突然增强所致,致使藻体发病,首先进行降低光照至适宜的的强度,其次控制育苗水温,不可过高,一般控制在6.0℃水平;再次分拣苗帘,隔离培育,加强洗涮工作。

七、海带烂茎病

1.发病特点

海带育苗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也是危害性最大的病害,该病发生频率高,危害大,对生产育苗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可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给当年的苗种市场造成大的波动,进而影响苗种的正常供应,使海带养殖面积大幅度锐减,直接影响沿海养殖公司的生产和收入。一般在幼苗规格达到5mm左右时就会出现发病征兆。首先在幼苗颈部会出现个别侧生根、出现瘤状物、细胞质外流的现象,然后逐渐增多;有的未出现侧生根的颈部会出现附有少量的粒状物的现象,且容易发现半圆状菌斑,一般仔细观察的话前期就会出现弧状的菌斑,数量会逐渐增多;颈部细胞颜色、形状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细胞界限不清晰,组织疏松,色泽由明亮变为灰暗,颈部细胞外缘干萎缩。如果控制不好,就会逐渐的扩延,直至幼苗在培育室内全部脱落,也有的育苗厂家在室内控制的相对较好,但颈部恢复不到位,即使幼苗下海后自然条件正常,仍然会出现大面积的幼苗脱落现象(图6)。

图6 海带幼苗烂茎病(颈部色素烂掉脱苗)

2.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以下几种原因:(1)微生物引起病害。在整个发病阶段褐藻酸降解菌一直是育苗系统中的优势种群,而且发病前期会有一个数量级的上升,这就要求我们在育苗后期必须加强管理,去除一切有利于微生物繁殖的条件,防止培育池中的有机物成为该优势种群的培养基,防止致病菌大量繁殖,乘虚而入。可以采取在水系统中添加蛋白分离器过滤、活性炭过滤的方法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2)培育环境不适宜造成发病,随着幼苗规格的增加,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果育苗池水过滤净化措施不力,水质理化因子不正常或pH急剧升高,容易引起藻体在水中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幼苗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提前加大新水量、循环水量、降低培育温度的措施,同时可以在水体中适当补充二氧化碳,调节pH值至合理的范围内。(3)合理密植,提供幼苗适宜的生长条件。近几年,育苗厂家为了满足养殖场的需求,基本上都是培育大规格的苗种,而且商品苗种的规格越来越大,有的甚至达到了5cm~8cm,而栽培密度不减,为了能够提供较好的光照条件,必须要提高光强,后期光照高的达到15000lx甚至20000lx,致使幼苗颈部首先受到病害。

八、小结

总之,海带育苗周期比较长,变数较大,需要时刻绷紧神经。近几年来,为了降低成本,育苗厂家都推迟了采苗时间,北方一般在8月上旬基本结束,南方一般在9月中旬,但育苗持续时间最小也需要60天,这就为一些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空间,所以在微生物病害的防治上,要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原则,防患于未然;另外一定要做好种海带的选种、培育工作;做好平时的苗帘洗刷工作,加强管理;对于由于光照引起的病害,要求技术人员做到勤观察、勤调节,务必掌控海带幼苗生长、发育整体状态的各个细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整体局面做到心中有数。

作者单位: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海藻与海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海藻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重点实验室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12AA10A40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55G01)

猜你喜欢
配子体藻体海带
海带配子体预发育适宜光照强度、密度和发育程度研究
鼠尾藻活性氧清除系统对UV-B辐射增强的性别差异响应特征❋
梦的解析
我的祈祷
秩序
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配子体生长影响研究
不同环境因子对珍稀观赏蕨类金毛狗配子体性别分化的影响
混合藻体溶液中藻体浓度检测方法优化的研究
蕨类植物的孢子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