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225009) 刁金朋
在对话中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江苏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225009) 刁金朋
简约、高效的师生对话既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通过直接对话、发散对话、迁移对话的方式,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自主性。
教学对话思维训练敏捷性深刻性自主性
教学对话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是师生交流思想情感的媒介,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桥梁。
教师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索知识的愿望。为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教师“教”的痕迹,让“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核心自然生长,在导入部分笔者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你能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出示图1) 4。
图1
师:观察这组分数,有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生2:分子没变,都是1,分母变大,分数变小了。
师:接着请看这幅图,涂色部分又可以用哪些分数表示呢?(出示图2)
生1:1
2、1
3、1
图2
师:这组分数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生4:分母没变,都是8,分子变大,分数也变大了。
师:一个分数的分母或分子发生变化,分数的大小就变了。再仔细观察这两组分数,其中有没有两个一样大的数?
生5:和一样大。生5:可以将分数化成小数,即,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没有变,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像这样分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还有吗?
开门见山,通过比较异同点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让学生发现知识的生长点,自主进入学习快车道。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
师:你能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吗?把每一个知识点放在对应的知识链中去深刻理解,做到真正内化和吸收。
师:大家认为这个答案正确吗?
生1:不正确。
师:正确答案是什么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2:可以用倒数的知识解答,设桃树棵数×=梨树棵数×=1,则桃树棵数=,梨树棵数=,桃树棵数∶梨树棵数==16∶21。
生3:还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答,由桃树棵数×=梨树棵数×,得桃树棵数∶梨树棵数==16∶ 21。
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素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出问题,训练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笔者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角有大有小,那这个角有多大?能看出来吗?
生1:看不出来,得用量角器量。
师:对了,量角器是测量角的工具。角的单位是“度”,写作“°”。仔细观察量角器,你有什么发现?
生2:量角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0。
师: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个刻度在内圈,称为“内圈刻度”;另一个在外圈,称为“外圈刻度”。
生3:量角器上的刻度线反向延长后都相交到了中心的一个点。
师:这个在中心位置的点就是中心点,它就像狙击枪上面的瞄准镜。那么,这个“瞄准镜”瞄准角的什么?
生4:角的顶点。
教师不可能教会学生解答每一个问题,但是这种“从0开始数”的思路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成为一种“带得走”的数学。
(责编李琪琦)
G623.5
A
1007-9068(2016)17-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