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民军,闫 艳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康民军,闫艳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
从社会性背景和文化认知上界定,认为社会性弱势群体是指社会在发展变革中自身掌握的文化知识与从事行业或者个人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而形成的群体。分析了社会性弱势群体接受科技知识的途径,即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其接受知识的效果,其中内部因素起主要作用,针对该群体的心理特点提出如何激发其动机来接受文化知识的措施。
社会性弱势群体;心理动机;科技知识
自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弱势群体”这个词后,“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如何定义“弱势群体”,学者们尚未达成共识。如美国学者弗里曼认为,“弱势群体是指那些不能对自己负责的社会成员”。我国学者陈成文提出,“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群体”。尽管学者们囿于各自的学科背景和研究目的对于弱势群体的界定不尽相同,但有两点是相同的:一是大都基于社会学的视角侧重于根据物质生活条件判断;二是强调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
根据现代社会学解释,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在社会结构从整合型社会向分化型社会、从同质型社会向异质型社会转变过程中产生的以生存为直接性目标的生存性个体。[2]这直接从生存目标上对弱势群体进行了界定。本文着重从两方面来对此概念进行界定:一是社会性背景;二是文化认知。认为社会性弱势群体指的是社会在发展变革中自身掌握的文化知识与从事行业或者个人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而形成的群体。此定义从文化层面对社会性弱势群体进行界定,既体现了社会性,又凸显了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因此该群体既包括农民工、下岗人员,也包括很多因自身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有待培训的人员,如机关干部,教师等。
对于社会性弱势群体,根据其自身的经济生活状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济生活比较拮据,生活水平较低的群体;二是经济生活水平较高,相对富足的群体。此处经济生活状况并不指个人收入的高低,而是指此处生活来源可能是由于亲属家长原因造成的,如啃老族,很多人不思进取,他们肯定当属社会性弱势群体,但是由于是接受父母的供给,自身生活还算富足。
根据自身对于接受科技知识的意愿,我们把社会性弱势群体分为两类:一是学习动力充足型。二是:学习动力欠缺型。对于这两类从其自身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对于打破心理障碍,最终让社会性弱势群体成功接受科技知识,实现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性弱势群体接受科技知识的路径有多种,如培训、夜校、自学、进修等。接受科技文化知识有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外在提供的环境和条件;二是个人的态度和努力。外在的环境和条件与自身的态度努力相互作用其中,自身因素是最根本的因素,外部因素必须通过自身因素才能起作用。因此,当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在阻碍着其接受科技文化知识时,我们要改变这种因素,但是当外部或者内部因素自身难以突破时,要运用相对性的因素来克服另一种因素的阻力或者让另一种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并且尤其要注意内在因素的作用,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共同促进社会性弱势群体接受知识路径的实现。
(一)外在因素的影响
外在因素有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宏观的如社会背景,微观的如工作环境,他们对于社会性弱势群体都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环境,例如社会对很多农民工的歧视就会造成心理阴影,不利于他们学习掌握知识,而如果政府、社会等对他们给予同情、重视,将对他们接受科技知识产生好的作用。周围环境氛围也有帮助作用,不同的学习氛围也将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内在因素的影响
个人自身的态度和努力将深刻影响着接受科技知识的效果。当然,这种效果也有正反两方面,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将产生积极效果,反之则产生消极效果。如果一个人有强烈的求知欲,有上进心,愿意接受科技知识,则学习效果相对会更好;如果厌倦学习,不思进取,那么效果相对则较差。
(三)外在因素通过内在因素起作用
外在的环境和条件最终起作用是通过内在态度和行为努力程度的改变而实现的。社会的歧视、不良的氛围,会消磨学习者的意志,使学习难有起色;而意志坚强者,通过自身积极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会克服外在的消极影响,最终改变命运。同样,社会的关爱等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滋润和感化着学习者的内心,让他们树立起信心和积极的态度,拥有顽强意志,来克服知识的不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某种因素受阻下的困境突破
实践中,内部或外部因素往往出现受阻的情况,即该因素所处状态正阻碍着社会性弱势群体接受科技文化知识。当外部因素受到阻碍时,我们可以发挥自身内部因素的作用来加以克服,将其扭转为有利因素,从而实现内外协调。而当内部因素受到阻碍,自身难以突破时,可以借助外在的力量来改变,将消极变为积极,将不利转化为有利,从而顺利地接受科技知识。
但是,改变内在因素情况要更为复杂,而要从内部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来处理。一是因为外部因素只有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故而尤其要重视内部因素;二是内部因素又有其自身特点,这也要求先从内部因素着手。因此,欲想用外在因素改变内部因素应该经由从内到外再到内的思路,先探究内部因素特点,再制定外在因素干预并且让其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才真正的改变内部因素,成功实现接受科技知识过程中内外的协调。
社会性弱势群体接受科技知识从外部因素来讲有好有坏,但是好的大于坏的。有不好的环境,比如对弱势群体的歧视等。但是,整体上现在的社会是开放流动的,为知识改变命运创造了无限可能,因而存在着鼓励向上进步的激励环境。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在做着改变社会性弱势群体生存环境的努力,有帮助他们的意愿;从内部自身来讲,弱势群体自身的弱却成了突出的问题,种种心理障碍存在,种种不良心理状态,正阻碍着他们接受科技知识;外在的努力通过自身作用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着自身的抵触,另一方也存在着外在措施未充分结合这一群体特点因而效果不佳的矛盾;因而内部因素已经成为关键的阻碍因素。对于内部因素受阻时,我们遵循从内到外再由外到内部改变的思路。具体即是先探究社会性弱势群体在接受科技知识时自身的心理特点,并针对此制定相应的措施,创造外在条件,引导内部其心理结构的转变。
(一)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因素分析
1.经济生活相对拮据群体的双重心理特征
这一群体心理表现出双重性。即动力充足和自卑导致动力弱化并存。如农民工,一方面他们身处于社会的底层,每天从事着最劳累的工作,自身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很多再也不想回到父母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状态,渴望改变自己。这使得他们有学习接受技能和知识的强烈意愿,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因此他们的学习动力是充足的。然而,根据布迪厄的后现代社会文化分层理论,不同阶层文化资本和文化方式的不同已经成为各个分层区分的一个很明显的标志。农民工单凭学习本职工作所需的技能是很难改变命运的,因此学习其他知识,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才是改变的关键。然而,在新的知识结构面前,他们知之甚少,是十足的社会性弱势群体。而由于长期处于社会的底层,多多少少受到社会其他阶层的歧视,使得他们在接受其他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时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从而极大地打击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了解他们的这种双重心理对于打破困境有着很大的意义。
2.经济生活相对富足群体的消极心理
由于这类成员在经济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富足,他们完全有条件接受很好的教育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自身学习的意愿相对较弱,动机不强。其心理上的原因有:(1)领导意识作怪。很多人长期处于领导地位,认为自己是领导,不习惯于别人对自己进行教育,对此也很不适应,因为平时总是在教育别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角色失调,对于领导和受教育者的角色认知失调。(2)自认年龄过大。还有些人认为自己年龄已经大了,已经过了学习的年龄,没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只要能做基本的工作就行了。(3)倚老卖老。有些人依仗自己是老员工,自己倚老卖老,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完全能够处理工作的各种情况,自己沿着老路子就可以处理问题,而不需要学习现在的各种新知识,不需要去做额外的培训,接受额外的教育。(4)学习吃力。有的人因为在接受现在新信息、新技术的过程中感到很吃力,学习时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失去了自信心、学习的热情和动力。(5)缺乏危机意识。很多人有满足现状的心理,比如啃老族,自己明明已经很大了,自身没有收入来源,也没有一技之长,很明显落后于时代和工作的需要,但是长期依赖父母,没有危机意识,学习的动机不强。(6)厌烦学习内容,缺乏兴趣动机。很多人对于自己要接受的培训内容感到厌烦,激发不出学习兴趣,因而也没有动力。
(二)内部心理着手,引入外在因素,打破求知困境
1.经济生活相对拮据群体的帮扶举措
一是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对于像农民工这类弱势群体,他们之所以缺乏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对他们歧视而造成的自卑感使然。因此我们的社会应该倡导给予这些弱势群体更多的精神关怀,政府应该大力倡导,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公平、正义、关怀的环境,同时要大力依靠民间的力量,积极鼓励支持爱心、公益组织的建立,让平等、自由的观念成为民间的共识,从而为弱势群体打破内心障碍提供外在的文化环境。二是改善物质条件,完善学习设施。对于上述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即使他们自身愿意接受学习,但是学习路径很不通畅不具备条件。例如各地图书馆、公共学习的设施和场所数量不够,也很不健全。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在这些方面的物质投入,兴建学习设施。同时,依托于具体的场地建设来突显对他们的人文关怀,让弱势群体学习时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感受到平等的氛围,感受到自己是真正的国家主人,从而打破自我心理障碍,去追求知识,改变命运,服务社会。
2.经济生活相对富足群体的改变措施
一是加强学习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对于这类群体很多存在着学习观念上的问题,有的缺乏终身学习的观念,有的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不明白自身学习是为自己,也是为社会。因此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白终身学习,对于啃老族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则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将他们的观念转变了,自身学习的动机才会改变。
二是增强激励措施推进培训。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因此我们可以设计出较强的激励措施,来激发此类群体的学习动机。给予物质激励如创立带薪培训,发补贴培训、休假培训等制度。也可以给予精神激励,进行培训评审、比赛,综合运用现代的各种激励手段来进行培训动机的刺激。
三是增强危机意识的教育。很多人没有学习意识是因为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危机意识。对此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增强危机意识,一方面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宣传,让他们明白为什么有必要学习,明白旧技术和现有技术差距,进行对比,让他们自身意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应该将适当的再教育培训学习和任职、升值、下岗淘汰结合起来,适应的就在职,不合格的就处罚或者辞退,增强他们的危机意识,从而有动力改变自我,努力学习,以在工作中能够生存。
四是正确的进行归因训练,来培养自信心。该群体中很多人感觉学习吃力,遇到学习困境,将其归因于自身的智力和年龄因素,使得自我信心受损,求知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要解决这一点,应该教会这些群体学会正确的归因,有利于建立自信心。正确解释学习的成败著名的心理学家威纳B. Weiner教授认为学习者一般用4种不同的归因解释自己学习的成败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其中能力和努力是学习者自身内部的原因,而任务难易、运气好坏则是无法控制的外部原因。如果学员将成功归因于努力这种可控制的因素他们就会信心倍增并预期今后再次获胜并在行动中增强努力的程度,反之如果学员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自身能力差,那么他们就只会听任失败从而今后的学习缺乏信心因而在行动上也不会作出任何努力。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引导学习者,而学习者自身也应该努力学习,从而让学习者学会进行正确的归因,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或学习方法不当等内部因素,从而提升自信心,增强内心学习的动力。
五是变革教育内容和方法,使之符合受教育者心理特点。对于培训、进修等,应该注意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例如有的学者就提出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习,或者倡导人人为师,进行交互式学习,这样能够真正激发学习者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加入何种内容,其原则就是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能够以最小的阻力、最大的动力来接受科技文化知识。
[1]孙祖皓.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帮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232.
[2]张莉.英、法、德、美四国社会性弱势群体救助安排比较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9(3):78.
[3]胡景娣.山东省高师函授学员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探析[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7.
[4]周加喜,郭元妹.小组学习中弱势群体建立积极心理暗示的教学策略[J].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2008(3):47-48.
编辑朱荣华
Knowledge Accept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Psychology
KANG Min-jun,YAN Yan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awareness defines that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are a group of people whose acquired knowledge can't meet the needs of their jobs or personal goals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It also discusses their ways to receive the knowledge which can be affected by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and concludes the internal ones play a vital role.The suggestion on h How to stimulate them to learn knowledge is put forward in the paper.
Social vulnerable group;Psychological motivation;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913
A
2095-8528(2016)04-124-05
2016-05-03
康民军(1970),男,河南修武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此文为河北社会发展课题青年项目“西方马克思政治美学理念及其对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14041502)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