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训立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 710065)
现代陶艺形态语言的隐喻浅析
刘训立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 710065)
研究现代陶艺形态语言体系的发展和隐喻的发生,分析现代陶艺创作概念,同时阐明现代陶艺观念和形态语言的存在土壤,进一步分析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表现介质、形态语言与隐喻手法的内在联系,提出在当代社会审美意识和当代艺术环境内,表现形态语言中隐喻的特征优势与发展状况的构想,结合陶瓷艺术本身具有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材料语言特征和传统审美意识,寻求和发扬具有东方审美意味的现代陶瓷艺术创作表现形式。
现代陶艺;形态语言;隐喻
陶瓷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源远流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以材料为表现媒介的艺术形态,形式纯粹、直接,开启了人类文明劳动和生活的新篇章,火的使用,使人类走进了文明发展的阶段,而在陶器的制作中,以火为最终的完成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讲,陶的发生,是人类社会在意识形态与劳动发展中的必然,也从此进入了新的文明高度。
现代陶艺是现代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结果,在中国,早在50年代,艺术家已在陶瓷艺术创作和教学中结合个人特点与感受,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尝试新的创作手段;在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多方面的体制体系,同时也使艺术领域的开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外现代艺术的空前冲击,相对于具有优秀传统的陶瓷艺术,同样在其博大的包容性中很快接纳了现代艺术的理念和表现形式,形成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是建立在陶瓷艺术工艺普遍标准的基础上,受现代艺术创作理念和社会审美意识的影响,以个人观念为出发点,充分体味自我生活和生存的多种意识形态,形成一种对社会现象、文化状态或生活的个人感受,其最终以陶瓷材料为媒介,尊重本性,完成作品所要表达或传递的艺术观念和思想。
在陶瓷艺术表现领域中,其艺术形态同样隶属于视觉艺术的设计范畴,与图形的概念密不可分,更是是视觉艺术信息重要的传递媒介,在设计范围来看,也是设计艺术的核心部分。造型的形态语言与设计中的文字想比,更加富有形象、生动和感性,也更为直观,它是一种不受任何限制的视觉交流形式。
陶瓷艺术表现的形态语言,基本以点、线、面、块、体、肌理、色彩等组成,通过艺术家对表现艺术观念和思维的不同,有意识地选择表现,依据相关的形式法则进行创作活动,将各种造型的基本元素进行组合,赋予其具有视觉信息的传达功能。在设计的范畴中,完整的形态语言应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形态化的视觉表现,一个是形态或者造型本身具备的内在涵义。陶瓷艺术的形态语言属于立体形态,符合完整的形态体系,通过视觉表现传达对事物的理解与抽象的思维内涵。在现代陶瓷艺术的表达过程中,现代的陶艺家更加倾向于运用简洁而内涵深刻的形态语言通过作品形式传达艺术理念,据其原因,这种形式较为简洁、而且能够准确地表达作品的信息,相对于形式较为复杂的形态而言,则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耐人寻味。陶瓷艺术的形态语言体系并不是直白地表达,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信息的梳理,创造出来的形态艺术表达语言,运用表面上看似不相干的以体现泥性为主的形式和符合化的形态,提取相似元素,围绕作品内涵建立联系,传递作品想要表达的艺术思想或艺术概念。
首先,现代陶艺形态语言的符号性是重要的一点,形态的简繁、寓意的深刻,直接构成了艺术构思与理念的信息传播和记忆,通过直观形态表达深刻的思想观念也是现代设计中的一大特征。陶瓷材料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陶艺形态语言的社会文化属性特性,能够准确、明了地为作品阐述无声的信息,形态语言的认知在心理接受上具有普遍的社会认同,有时一定的形态转换与借鉴,可以在视觉艺术信息传达中代替或表现对事物和现象的感知,这样非常有益我们对事物进行识辨、甄别,并作出对形态语言要求的选择。人们在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设计的形式来代替或表现客观事物,从原始岩画、图腾,到今天设计领域中最具抽象含义标识、标志,都是通过简洁、易识别的形态来表现其深刻含义,当然在现代陶瓷艺术领域中,陶瓷艺术材料的多变和丰富性,恰恰为现代陶艺创作的形态语言强化了深层含义的情感表达。
其次,陶艺的审美特性进一步强调了对形态语言的要求,在视觉表达上要有强烈的材料对比或视觉差,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构成形态、肌理、釉色与意识相结合的形式美感,并依照现代艺术的形式法则,运用多种工艺辅助并创造完成造型概念的艺术语言形态,使之在符合现代审美特征的基础上能够做到对作品内涵的诠释。
图1 张菊芳《13+1的变相》(http://www.dolcn.com/)Fig.1
图2 罗小平《赌具——多米诺扑克牌》Fig.2
观念是形态语言所要表达的抽象思维来源与思想内涵。如同人们运用多种语言形式沟通和交流,通过信息传递和互换,阐明彼此的观点和意图。陶瓷艺术形态语言是一种抽象、静态的载体,它的意义的产生,不可能与文字一样相提并论,可以由单个词汇的累加成为整体句段,而是需要靠艺术作品的整体效果来体现。当然,基本的艺术形态以点、线、面、块、体、肌理、色彩等构成的体系,使作品在信息传递的语境中构成了一个整体而具有意义,如同在生活中的设计概念一样,红三角警告示险标识、绿方块紧急需要标识、蓝方块为公共信息标识等,在形式语言的选择和运用中参照不同的艺术表现需求,现代陶艺的观念和意义只有使所有元素相互关联,并形成整体意境,共同发挥起作用,才会完整的呈现出来。
现代陶艺的作品形态其实是一个由各个元素之间形成不同的层次造型系统,通过具有一定意义的单元符号组合完成,构建语言形态。这种形态具备形式语言符号本质特性,同时,也具备了一定意义上的两重性,“两重性是指拥有两层结构的特性,底层结构是上层结构的组成成分,每层都有自身的组合规则”。①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一是构成语言形态本身的材质属性特征,二是由点、线、面、块、体、肌理、色彩等构成的基本语言要素,如同文字的偏旁部首,这些元素本身没有特定意义,但它们是形式语言符号组成的根本基础。意义由形式体现,形式是意义的载体,所以,形态语言的意义也也因此分为个性的语言体系和组合构成的形式符号意义。
单个的形态语言,由单个符号形式传递出的意义,在现代陶艺中经常表现为对一种节奏或感知的强化;构成组合的形式,是由单独的形态符号形成,并通过单体形态在创作中形成新的组合式。众所周知,作品乃至广义上的意义是通过语言的体系传达,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传递话语、阐述意义等,以交换对方的意图和观点,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其意义的表达,所以类似于语法修辞运用的艺术创作手段,日趋成为现代陶瓷艺术表现领域的一种形态语言体系,例如夸张、对比、借代、隐喻、拟人等,表现出更为丰富的形态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既可以以语法修辞的标准来提升艺术创作所要表达的艺术观念和思想,又能直观地使作品展示自我特性、提高艺术语言的的表达能力。如同在对话过程中使用语法修辞的关系诠释艺术形态的意义,在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发展的同时,也突破过去单一的工艺操作的传统语言表达体系,有选择地运用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语言介质,表达更加丰富、深刻的艺术思想。
语言学家认为:有些词语可以直接表征客体,能够直接指向某些客体或某类主体,词语与客体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有些词语,离开交际双方或会话环境,意义就无法肯定了。这类词语需要在语境中才能确定其意义。②参见朱永明.平面传达设计中的符号形式与语义.苏州大学学报,2005,(5).我们将这种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到现代陶艺形态语言中发现,意义也是如此,有的形态可以直接表达内在含义,如周国祯作品《任重道远》,在初次印象中便可以理解它所传达的作品内涵,以泥条为形态语言的塑造手段,以骆驼的精神属性为实际意义的转换,含蓄地表达自己深深的爱国思想。如此,有些艺术载体不如陶瓷艺术对材料的把控,本身语言的属性在材料所不能及的同时,需要借助一定的语境来强化意义,比如在设计领域中,平面设计大师日本的胜井三雄,海报的设计是用色彩来塑造画面,用以体现日本文化概念。由此看来,艺术表现的形态语言形式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性的表达,多以利用的材料语言特性为前提的艺术表现形式;另一类则是在体现艺术介质特性的基础上,结合艺术思维以隐喻的方式间接性表达,这也是本文谈到的现代陶艺的形态语言。
图3 周国祯《任重道远》Fig.3
图4 胜井三雄(日本)《海报》Fig.4
首先,隐喻的艺术形态表现多属于综合表现手段,所以它的意义是由一定的相互关联较为紧密的社会属性相近的形态组合而成的。艺术形态的隐喻体现在借助既定形态的比喻或象征,暗示或传递一种形象的隐喻关系,以对形象的模仿或设计创意组合表现形式与艺术思维融合在一起,来综合表达作品内涵。
其次,隐喻是用一种艺术形态语言表现一种事物或现象,单凭从形式来解读某类作品,会产生很多的意义,通过一种具体形式来表现,观者的修为不同、观念不同或角度不同,继而产生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所以隐喻形态语言意义的传达,主要靠形式和内涵之间的相似性连接起来,这种相似性也许是形的相似,也许是意的相似。
再次,现代陶艺领域中,“隐喻的形态语言(喻源)与内在意义(本体)的关系是统一的”,③参见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4。它们是并行发展相互依存,只不过在不同的艺术创作的环节中,形态语言的选择显得略微重要些。比如在艺术创作的构想之初,对于基本的造型概念只是个大致意象,此刻图形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设计构思的不断深化,通过具体形式将构思完整的表现出来的时候,形式感却又重要一些,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二者还是相互促进发展的,隐喻形态的意义要靠形式表达,通过相似性特征,将喻源的特征和涵义全部转移到本体上,形式有了内在涵义才会具有意义,所以需要全方位的提高专业认知和艺术素养。
图5 刘训立《惑之源》(http://www.dolcn.com/)Fig.5
隐喻形态语言意义的准确传达,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形与意的准确传达,更重要的还取决于接受者是否能够准确的解读形式与意义,也就是通过形式反映的意义。这就要求在以陶瓷材料为媒介的艺术创作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形态语言的选择,也要考虑审美接受的过程。“1954年施拉姆提出了符号传播的完整模式:信源—编码—信号—译码—目的地。”④董传超.图形语言创意过程中的意象与意念研究.7.这个模式反映出了符号传播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信源”是搜集的艺术客观的素材,形态的创作过程可以比作“编码”,当艺术创作的客观事物或者主观对一种现象的认知,要通过编码构建语言形态,“信号”则是创作的完整图形符号,受众对艺术思想与观念的解读与理解则是“译码”的过程,“目的地”就是最终的认知实现。所以观者对艺术形式与观念的正确解读,也是隐喻形态意义传达的重要环节。
在当今的艺术接受中,不乏有观者对造型内涵的解读除了需要一些普遍知识外,还需要一定的专业领域的知识素养,那么,隐喻的形态语言将会在一定范畴中显然受到约束,因为个人的视觉感知会随其自身阅历、文化素养、价值观、人生观,乃至世界观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且和人所处的环境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不同的空间、地域、国家都不同,社会的伦理道德、历史文化、民族特征、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大众对艺术形态语言的表达和形式内涵的普遍认同,是对艺术作品中包含的艺术思想、观念和意义理解的先决条件。就如同对龙的理解,东方人将他看作是民族的象征,但在西方却被理解为怪兽。还有万字纹在不同时间和空间意义也不同,在东方它即象征佛祖永生,而在西方被认定是纳粹的代表。
图6 刘训立《凰》(http://www.dolcn.com)Fig.6
现代陶瓷艺术形态语言的隐喻发展,在现代艺术成熟发展的状态中成为艺术家不可忽视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他在无意识中贯穿着我们以材料为主要表现介质的专业领域,利用形象化的视觉语言、联想的方法间接表达形式内涵与意义,在视觉形象上的选择也要考虑到受众的因素,并且完善了我们艺术创作和受众者的关系。还要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审美需求的改变,不断地更新视觉形象,选择更贴近时代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形式语言。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
[2]谢之君.隐喻认知功能探索.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124.
[3]董传超.图形语言创意过程中的意象与意念研究.7.
[4]朱永明.平面传达设计中的符号形式与语义.苏州大学学报, 2005,(5)
[5]吴祖慈.艺术形态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8.
date: 2016-01-17.Revised date: 2016-04-21.
Metaphor of Modern Ceramic Art as Language of Form
LΙU Xunli
(Xi'an Academy of Fine Arts,Xi'an 710065,Shaanxi,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orm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eramic art,its introduction of metaphor,its concepts of art creation,and the soil that nourishes both its concepts and form language.The inner relation among the expressive media,form language and metaphoric techniques of modern ceramic art is also analyzed.Ιt's suggested that the metaphoric advantages of the form language should be us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eramic ar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esthetics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art.A modern ceramic artist should give considerations to the social,cultural,material and aesthetic attributes of the art to seek for his own creation an expressive form with the oriental taste.
modern ceramic art;language of form;metaphor
TQ174.74
A
1000-2278(2016)04-0441-05
10.13957/j.cnki.tcxb.2016.04.023
2016-01-17。
2016-04-21。
通信联系人:刘训立(1976-),男,硕士,讲师。
Correspondent author:LIU Xunli(1976-),male,Master,Lecturer.
E-mail:3801702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