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晶 李红斌 侯小玲(石门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 常德 415300)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
金 晶 李红斌 侯小玲
(石门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 常德 415300)
目的 了解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近3年呼吸内科送检的下呼吸道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1548株病原菌,检出率为29.5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39株,占80.04%,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结论 本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较高,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病原菌;耐药率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最常见感染性疾病,该病发生率较高,多见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重症患者以及接受侵入性诊疗者,治疗难度较大。其病原菌分布特点和细菌耐药性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本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现状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对本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报道。
1.1菌株来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临床送检标本(重复株不计算在内)。
1.2方法:平皿购自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常规培养分离。细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均采用梅里埃公司的VITEK3D-120微生物分析仪及其配套的鉴定和药敏卡进行分析,补充实验采用K-B法。以上结果均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0标准判断。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肺炎链球菌ATCC49619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1.3统计学方法: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1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近3年共送检5240份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共分离出1548株病原菌,检出率为29.5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39株,占80.04%,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具体见表1。
表1 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构成比
2.2主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41.7%和29.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具体见表2。
表2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比较(%)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是医院内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治疗难度大且易复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表1结果显示,共分离出1548株病原菌,检出率为29.5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39株,占80.04%,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为主,与国内部分地区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2],革兰阴性杆菌是导致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呼吸道分泌功能的逐渐衰退和纤毛运动的减弱。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接受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和不能及时将体内的痰排出体外均能导致下呼吸道感染[3]。
表2药敏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其中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治疗首选,重症感染者可优先选用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低,未发现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可作为治疗首选。因此,及时掌握本医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对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1] 王峰,陈延军.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8):561-563.
[2] 周有旺,梁业飞.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8):1251-1253.
[3] 陈爱华.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7):109-110.
R446.5
B
1671-8194(2016)22-0099-02